評論 > 對比 > 正文

盧詩翰:「從來不晚」是一碗很好的雞湯

作者:

這兩天圍觀了新能源汽車行業某廠創業史,說一些小感觸

1成功從沒有偶然的。

某廠是在1995年成立,最早是做電池的,在2000年,他們就是摩托羅拉的電池供應商。

但他們並沒有局限於電池領域,而是在2003年大膽進軍汽車行業,2005年上線了自己的首款汽車。當然,當時的大眾和媒體並沒有太多關注國產汽車品牌,但他們畢竟造出汽車了。

之後他們一直牢牢釘在這個領域不斷積累技術完善產業鏈,終於,這兩年風口來了,一下起飛。所以這兩年好多人好奇我們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居然這麼快,事實是人家耕耘了近二十年了。

2但是,但是啊

這是不是說明,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前瞻性戰略眼光非常關鍵呢?

也不盡然

因為現在你回頭去看下周回國的賈躍亭,可能會驚奇的發現,他其實說的全對。

內容領域,現在樂視還在吃版權收入,智能電視,現在也確實是各家爭奪入口,智能汽車,更是八方參與。

但問題是什麼,他早了五年

假設他晚幾年,比如在去年前年拿著造車這張牌出來打,哪怕只有一份PPT,也大概率可以融一大波資金。

在商業的世界裡,戰略機遇的意義比許多人想像的更為重要,其把握之難也比許多人想的難的多的多。

很多人對於戰略機遇的理解,往往就是「我能不能想到,有沒有戰略眼光看到」

但現實是,決賽圈選手往往都能看到方向,但再大的企業再強的智庫,往往也說不準具體時間。

你走慢了,比如像傳統汽車大廠們,看到新能源前景但轉型慢,那麼可能會被新興入局者彎道超車。

但你要走快了,哪怕就差一兩年,配套環境沒成熟時間窗口沒到,你衝進去大概率會成先烈。

也就是想要勝出,既要抓住時代的方向,又要把握稍縱即逝的時間窗口。

換到我們個人身上呢?很多人常常感嘆,我明白那麼多道理,為什麼過不好這一生

可能一個關鍵在於,晚了,

好多人就是忽視了時間窗口的意義

畢業工作了才發現自己真正喜愛什麼,

拼到三十五了才嚮往起考公

工作幾年了才想到當時應該堅持

「從來不晚」是一碗很好的雞湯

但真相是,好多道理早點明白,可能會有更好的一生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盧詩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