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博明駁斥美國將台灣烏克蘭化謬論 美國將與台灣並肩作戰

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在台灣以中文發表演說,他注意到台灣許多流傳的說法跟北京的宣傳很像。攝影李宗翰

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周四(12日)在台灣政治大學發表演講時表示,他在台灣聽到一些謬論稱,美國把台灣當做棋子,準備把台灣「烏克蘭化」。博明強調,美國總統拜登已經四度表示,一旦中共攻台,將派美國軍隊保衛台灣。他說,美國認為在和平時期必須與台灣站在一起,必要時在戰爭中與台灣並肩作戰,以實際打贏戰爭的努力來遏制戰爭。

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目前擔任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中國項目主席,12日他在台灣的政治大學以「驚濤駭浪中的自由:台灣準備好了嗎?」為題,以流利的中文發表演說。

25年前第一次到台灣學中文的博明,對台灣的民主歷程與成就知之甚詳,他提醒,台灣民主在心理層面已經受到攻擊,威脅來自北京。

他引用曾經在1930年代協助美國在莫斯科創立大使館的資深外交官肯楠(George Kennan)將「政治鬥爭」定義為「戰爭以外,運用一個國家所掌握所有手段來實現其政治目的。」肯楠是使自由國家通過遏制蘇聯擴張,最後贏得冷戰勝利的「遏制戰略」原設計者。

博明:中共是認知戰高手在美、台培養領袖影響當地民代和公民

「中共是政治鬥爭高手,它所採用的技巧老辣而熟練。」博明形容中共在認知戰以棍子與胡蘿蔔交互使用。

他解析中國會耐心而系統地培養台灣和美國的商業領袖、學者和媒體人士,誘使他們以符合北京的方式影響當地民選代表和公民。北京會對有影響力的人物進行獎勵和懲罰,提供或是封斷商業機會和官方通道。中共還會利用新技術,我們必須學會應對。

博明說道:「美國最近才明白,原以為會幫助中國民主化的通信技術,反而被北京利用,用來監視控制民眾,並越來越多針對其他地區。特別是網絡社交媒體平台,為破壞民主敵人提供有力空間。」

博明提到中共散布假消息的手法,隱藏消息來源,通過推特和短視頻,注入公共話語空間,中共利用網絡機器人、網紅,和不透明的算法擴大影響。他們旨在「削弱社會信任,這些技巧使中國政府更能掌控敘事,使某些人物甚至民主制度看起來低效無能,將專制主義打扮得十分誘人。」他說,「北京獨裁者稱『話語權』,並投入數十億美元發展此能力。」

博明拆解台灣充斥的荒謬言論

說得一口流利中文的博明,閱讀中文能力也很強。博明說他在台灣停留期間注意到,台灣電視和新聞以及私人談話一些言論和北京的宣傳很像。例如「美國把台灣當做棋子,準備把台灣『烏克蘭化』。」又或者「普京入侵烏克蘭是對北約長期存在的一種可以理解的回應,根據這種邏輯,台灣加強其防禦侵略能力是『挑釁』的。」

「美國與台灣和盟友密切合作,目的是阻止兩岸戰爭的發生,因為戰爭無論對哪一方都是災難性的。」博明補充說道。

他引用美國建國國父的教導,「為了確保和平,...必須讓人知道,我們已經做好隨時作戰準備。」他說,美國朝野一致認為,

中國對台灣的入侵,是對全世界和平、安全和民主重大威脅。同美國對烏克蘭態度相反,美國總統拜登四次表示,如果北京發動攻擊,總統將派美國軍隊保衛台灣。同時,美國國會和五角大樓正在加強美國和盟國落實這一表態的能力,通過加強軍備支持這個承諾。

博明強調,「美國認為必須在和平時期與台灣站在一起,並且,必要時在戰爭中與台灣並肩作戰,以實際打贏戰爭的努力來遏制戰爭。」

博明以中俄領導人的野心做比較,如果看過普京演講和戰爭,他發動戰爭從來不是針對北約,北約的存在阻止和延遲普京發動和擴大戰爭。

「普京深知北約不會軍事威脅俄羅斯,中共也知道台灣不會軍事威脅中國,但北約確實遏制普京建立帝國夢想,同樣,一個自由民主台灣也會遏制習近平印太帝國的中國夢。」博明說。

民主國家從烏克蘭學到一課

「除了阻止戰爭比打仗更好之外,更重要的一課就是戰鬥意志的關鍵作用。」博明從自己的從軍經驗認識到,贏得戰爭勝利不可估量的關鍵因素是「人的意志力」。他說,「保家衛國的決心,可以彌補人員和裝備的劣勢。也就是說高昂的保家衛國的戰鬥意志,可以成為保衛和平的一種威懾力量。」

他也讚揚台灣將義務兵役制從4個月擴大到12個月,認為這個舉措是台灣社會對捍衛主權的宣告,「向北京發出警告」,這樣的例子必須多多益善。

美國對台灣戰略模糊抑或清晰?

博明演說後並與台灣的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對談,當被問及中共攻台時機,博明的答案讓台下聽講的觀眾發出會心一笑。「時機問題是一個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話,因為只有一個人真正知道,也許他也還沒有決定。話雖如此,我們對北京領導人的意圖有足夠的了解。」

博明與台灣的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對談。(記者李宗翰攝)

博明進一步解釋所謂的「意圖」表示,習近平與過去幾任的領導人對台灣看法有所不同。習將統一台灣視為衡量他是否成功的標準。而且習近平還說過,沒有台灣就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聲明,我認為這是一個意圖。」

博明說,「在過去通常是為了防止台灣宣布獨立,現在如果台灣不積極走向統一,就可能成為戰爭的理由。」

台灣也非常關切美國對台政策仍保持戰略模糊抑或走向戰略清晰,博明重申美國拜登總統四度表明,在中共發動攻擊的情況下派遣美國軍隊保衛台灣。他認為拜登的聲明日漸清晰並未有所迴避。他說,「根據美國的憲法,美國總統制定外交政策,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相信他在這方面的話。」

不過,博明提醒,需要把重點放在硬實力上,甚至比討論關於模糊性與清晰性的政策聲明更重要。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