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王慶民:普京發動侵烏戰爭的心理動機分析

作者:

去年的最後一天,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南部軍區司令部發表2023年新年致辭。在致辭中,普京強調了捍衛俄羅斯國家主權、守護俄羅斯民族的道德和尊嚴的重要性和決心。普京也明確宣稱,將會繼續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並要求俄軍和俄羅斯公民為國而戰。

這意味著,普京並未因俄烏戰爭中俄軍的巨大挫敗和嚴重損失而停止戰爭,而是試圖將戰爭持續下去,直到俄羅斯取得「勝利」。

在已持續了近一年的俄烏戰爭中,俄軍已付出了超過10萬人死亡和傷殘的代價,並喪失了在戰爭初期占領的大部分烏克蘭領土,俄方在戰場上呈節節敗退之勢。而戰爭中暴露出的俄軍裝備簡陋、作戰方式落後、軍人戰鬥力差和腐敗嚴重等弊病,也意味著俄軍很難戰勝被北約充分武裝起來的烏軍。

但為什麼普京仍然堅持要將戰爭繼續下去?普京入侵和占領烏克蘭的動機是什麼?普京未來的個人命運可能是怎樣的結局?

對於普京發起對烏克蘭的入侵,很多中國的觀察家都將之當作俄羅斯基於現實利益的帝國霸權和擴張主義行為,認為是其對抗美國、北約、歐盟的手段。

但普京侵烏的動機不止於此。無論是本次新年致辭,還是此前普京在其他場合(如最近幾年普京都會參與的「瓦爾代俱樂部」年會)的演講,普京都不斷提及對俄羅斯民族的讚美、對東正教信仰的虔敬,以及強調對基於二者的傳統價值觀的堅守、相關道德規範的尊奉。

同時,普京也強烈批判了西方進步主義勢力乃至整個建制派的價值取向和相關行為,如歐美各國進步主義者對民族、宗教、家庭的批判與解構,以及對多元社會的構建、對女權主義、LGBT權利、環保主義的支持與拓展,都是普京所公開鄙夷和批判的。

在普京及其支持者看來,西方各國尤其進步主義者,拋棄了基於民族、宗教、家庭的傳統價值觀,乃至瓦解了相應的社會結構,導致國家民族崩壞、國民也變得墮落,簡直如《聖經》中索多瑪之城發生的事那樣。普京還認為,西方已經被持這樣「墮落」價值觀、有著邪惡目的勢力(即一些陰謀論者所稱的「深層政府」)把持,並試圖控制全世界。如「深層政府」得逞,會將包括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在內的全人類帶入災難。

普京及其支持者也認為,在西方普遍墮落的情形下,俄羅斯不僅應當抵禦西方「墮落文化」的侵蝕,還要通過包括戰爭在內的各種手段,擊敗西方掌握政治權力和輿論話語權的勢力,將歐洲乃至世界從「墮落」中拯救出來,讓各國各民族都回歸基於傳統價值觀的社會結構,國際秩序也回到各帝國分割世界的傳統格局。

對於這些動機,各國人士鮮有關注。雖然有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在內的一些人士在《紐約時報》等媒體發表的文章中有所提及,但關注和研究仍然遠遠不夠。

普京及其支持者持有的這些思想,某種程度類似於亨廷頓所說的「文明衝突論」。只是相較於亨廷頓認為的基於不同民族和宗教間並無根本優劣之分的「文明衝突」,普京所認為和主張的,是俄羅斯民族堅守「道德」和「正義」的傳統價值觀,與「墮落」的西方左翼/進步主義價值觀及建制派「深層政府」進行的「正邪」對決。

普京最近十多年來的內政外交行為,都可以追溯到其所堅持的這些價值觀念。正是基於這樣的價值取向,普京放棄了曾經試圖融入西方世界的嘗試,轉而強調俄羅斯國家的獨立、弘揚本民族和東正教的傳統,並走上長期對抗西方的道路。

而入侵烏克蘭,則是普京實現其「保衛俄羅斯」和「解救墮落西方」的其中一個重要步驟。在普京及其支持者看來,烏克蘭的獨立及與西方的親近,不僅威脅到了俄羅斯的現實利益、有損俄地緣政治安全,烏政府還是西方建制派「深層政府」的代理人,是顛覆普京政權的橋頭堡,其奉行的西方價值觀也會侵蝕俄羅斯民族。於是,普京發起了這場從現實角度看並無必要的大規模戰爭,讓烏克蘭陷入殘酷的戰禍,整個歐洲乃至世界也都蒙上陰影。

那麼,在俄烏戰爭已進行近一年、俄軍損失慘重、節節敗退之下,普京為何還堅持將難以打贏的戰爭進行下去呢?這可以通過對普京的言行方式和心理動機進行猜測分析。

普京從進入俄羅斯政治中心至今,一直以強悍、堅毅、勇敢的形象示人。而且,普京這樣的「人設」,正是其得到廣泛支持、問鼎總統大位和長期掌握權力的重要依憑。

例如普京之所以從葉爾欽眾多親信中脫穎而出、成為葉的繼任者,正是因其在擔任總理期間發起第二次車臣戰爭,以鐵腕手段(包括大量侵害人權的殘暴行為,如使用國際禁止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攻擊平民區、殺死戰俘等)鎮壓了車臣族穆斯林的反叛和獨立,洗刷了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俄軍戰敗的恥辱。普京在戰爭中毫不留情打擊車臣反抗者的表現,贏得了俄國軍政各界的讚譽及廣大民眾的支持。而普京當時針對車臣武裝分子所說的話「我們會將恐怖分子淹死在馬桶里」(雖然後來普京曾表示後悔,認為不應該這樣講),也成為流傳甚廣的名言,並得到包括許多中國人在內的各國蔑視人權和慕強者們的讚嘆。

而此後執政的二十多年裡,普京也總是向外界展示其「硬漢」形象。無論是在對外戰略(尤其對美國和北約)上展示的對抗姿態、對國內寡頭的無情打擊,還是經常通過狩獵、游泳、健身等活動打造的個人生活形象,普京都以「硬漢」示人,時時刻刻表現出其攻擊性和威懾力。

對於普京這樣的「硬漢」而言,若要維持其形象,就不能在各種衝突中表現出退縮和失敗,而必須展示其攻擊性並取得勝利。只有強硬到底、不斷勝利(哪怕只是故作強硬、虛構勝利),才能讓畏懼他的政商軍情等各界強人俯首帖耳,讓崇拜強人的民眾保持擁戴。而如果其表現出退縮和承認失敗,就會喪失權威,被曾經敬畏他的部下和民眾合力推翻。

因此,即便俄軍在烏克蘭節節敗退,普京仍然選擇讓俄軍作戰到底。只有這樣,俄國內那些因其鐵腕政策而敬畏的精英和大眾,才會繼續支持普京及普京政權的存續。相反,如果普京承認失敗、和談退兵,就會被視為軟弱無能並被拋棄。

但是,根據現在的情形,俄軍已無望取得勝利,普京難道要繼續打這場必敗戰爭、直到徹底戰敗嗎?這同樣可以通過推測普京的心理來解惑。

如前所述,對普京這樣的「硬漢」而言,是不能退縮的,不僅其處於優勢時要強硬,處於劣勢更需要表現強硬。對於普京這些依靠暴力和陰險手段執掌大權的強人,是極為害怕妥協退讓導致權威喪失的。因此,其越是虛弱,越要虛張聲勢,乃至冒險做出許多實際的挑釁和攻擊行為,來避免外界認識到其外強中乾的本質。

這樣的人為展示自我強大、達成目標,往往會不顧忌後果的冒險行事,並不擇手段、不惜代價,以震懾對手和實現目的。在國際政治學中,一個很有名的「膽小鬼遊戲(Play Chicken)」理論。其大意為,衝突雙方就像兩輛在同一車道上相向而駛的汽車,如果雙方都為了顯示自己不懼衝突的姿態而拒絕讓路,結局就是迎頭相撞,兩敗俱傷;如果一方在最後關頭選擇退讓,選擇退讓的一方會被視為「膽小鬼」,聲譽受損,不過卻避免了慘烈的衝突和更大的利益損失。

普京就是極喜愛玩「膽小鬼遊戲」的人物。他之所以發動烏克蘭戰爭,即是預料西方不會支援烏克蘭(或起碼不會大規模支援),他可以通過戰爭冒險取得勝利。但他猜測錯誤,俄軍付出慘重代價。一般人遇到這樣的情況,可能會選擇退縮。但普京決定繼續與烏克蘭及西方作戰。

普京的盤算是,俄軍在他的控制下不怕傷亡(或者說即便面對巨大傷亡,俄軍也只能聽從普京命令打下去),可以長久作戰;而烏克蘭和西方因為講人權和民主,在乎人命和民意,難以承受越來越多的傷亡、越來越大的代價,會先「認慫」。這樣,俄軍就能取得勝利,或起碼逼迫烏克蘭和西方做出巨大讓步換取體面的停火。

在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名作《三體》中,有一個叫托馬斯維德的人物,其性格狠毒、手段陰險、言行極富攻擊性,為達成目標不惜代價、不怕與敵人同歸於盡。而普京正是這樣的人物。

普京不僅要繼續將戰爭打下去,還多次揚言使用核武器。這同樣是在玩「膽小鬼遊戲」,以逼迫西方讓步。而且,如果普京政權的存亡、普京本人的生死受到威脅,普京是會選擇使用核武器的(當然是否能成功使用是另一回事,或許其下令時就會被手下逮捕)。

其實,普京這種強悍且愛冒險的性格特質,從其年輕時就如此了。在東歐劇變、柏林圍牆倒塌時,作為克格勃東德幹員的普京,就曾持槍逼退試圖沖入克格勃大樓的東德民眾。而其進入政壇後,也一再的在內政外交上強硬行事,並藉助其高超政治手段及時勢和運氣因素,不斷取得成功。

[page]

這些成功激勵了普京,讓他認為強硬和冒險總能成功。而2014年俄羅斯成功「收復」克里米亞、控制頓巴斯,更助長了其野心。於是,就有了今年對烏克蘭的全面入侵。

普京入侵烏克蘭,也出乎一部分觀察家的預料。起碼在美國情報部門得到普京將入侵烏克蘭的消息並公開之前,大多數人不認為普京會發動全面入侵。因為普京已經得到了克里米亞,也控制了烏克蘭東部親俄人士主導的頓巴斯地區,並無必要侵占整個烏克蘭。但普京就是入侵了。其入侵除了價值觀因素,也有普京「為他人不敢為」冒險心理的作用。普京敢於全面入侵烏克蘭,本身就是在展示「勇敢」、「強硬」、進攻性、「不怕犧牲」等個人品質。如果勝利,將進一步鞏固普京的「硬漢」形象,得到俄國內外更多的崇敬、俄羅斯各強力機構人員的更高忠誠。

而這一年俄軍在烏克蘭的意外受挫,讓普京深受打擊。但是普京並不願改弦更張,而是決定死硬到底、繼續加碼,以圖起死回生、重樹其自信和權威。

普京這樣做,從他的邏輯和利益角度,的確有其道理。因為他一旦退縮和承認失敗,不僅無法對俄國上下億萬民眾交待,自己恐怕連善終都難。而繼續將戰爭打下去,寄望於烏克蘭和西方受不了傷亡而妥協,普京還有體面收場的可能。

但普京死硬到底、繼續作戰的代價,卻需要由俄羅斯軍民承擔。近一年來的戰爭中,已有數萬俄羅斯軍人喪生,更多人受傷和殘疾。不同於歷史上抗擊納粹德國的衛國戰爭,本次戰爭是非正義的、毫無必要的,這些或死或殘的俄軍,成了政治野心家的炮灰。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的名作之一為《鋅皮娃娃兵》,書名中的「鋅皮娃娃兵」指的是蘇聯入侵阿富汗時死亡的年輕蘇軍(因為裝殮屍體的棺材是鋅製的)。如今俄烏戰爭中,許多被「海馬斯」火箭彈擊中的俄軍屍骨無存或只有斷臂殘肢,他們的母親連孩子的最後一面都難以見到。1979-198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的不義之戰,造成1.5萬蘇軍死亡和數萬人受傷,而更無正義性、更加缺乏必要性的普京侵烏戰爭,不到一年,死傷人數已超過十年蘇阿戰爭中蘇軍傷亡總和。這些悲劇全是普京為滿足個人野心和展示其所謂「硬漢」形象所致。

而普京又在徵召包括中年人在內更多俄羅斯人參軍,只是送往前線更多炮灰。隨著戰爭持續,更多家庭破碎,戰死者的母親、妻子、孩子,只能以淚洗面,永遠失去他們的親人。而這正是非常強調「家庭價值觀」的普京所作所為導致,簡直是極大的諷刺。

而戰爭傷害的不止是軍人,未參軍的俄羅斯平民也因普京的戰爭而遭殃。自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俄羅斯就遭受了嚴重的國際制裁,經濟越發衰落。而今年普京發起對烏全面入侵後,歐美就加大了制裁力度,俄羅斯與西方的經貿幾乎完全被切斷。俄羅斯還被逐出許多重要的國際組織和跨國合作系統,如美國和歐盟將俄羅斯金融機構踢出SWIFT系統。這不僅導致俄羅斯各大銀行無法正常營運國際業務,普通公民也無法正常取款。

連年的制裁尤其最近一年的各種強力制裁措施,以及戰爭導致的軍費消耗,讓俄羅斯經濟民生陷入極大困境。許多地區居民又要像蘇聯時代和葉爾欽時期那樣,排隊購買廉價食品以滿足溫飽。如今俄羅斯全國GDP僅相當於中國廣東省一省產值,可見其經濟凋敝程度。雖說俄經濟民生狀況早已如此惡劣,主要是因為專制和腐敗,但戰爭顯然加劇了困境。

當然,烏克蘭也為抗擊入侵付出了沉重代價,已有數萬軍人和平民死去或傷殘,許多城鎮被炮火摧毀,人民喪失財產、流離失所。西方為支援烏克蘭,也承受了很大財政負擔和政治壓力。俄烏戰爭也讓本已不安的國際局勢更加動盪,歐洲和世界都因本次戰爭蒙上沉重的陰影。

總之,普京的強硬和冒險,承擔代價的是包括俄羅斯軍民在內的各國人民。普京為了個人的權位和利益,不惜讓十多萬俄烏軍民死於戰禍,且不肯罷手,可謂無恥至極。

但在俄羅斯、中國、世界許多國家,卻有很多人對普京這樣的強人十分崇拜,對其野蠻殘暴行徑頗為讚嘆。這樣的心理是醜陋的,但卻是普遍存在的。

但到了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倡導人權的21世紀,中俄兩國還有如此多的人崇拜普京這種對內鎮壓對外擴張、雙手沾滿鮮血的獨裁者,就是十足的醜陋和自賤了。

殺人者在毀壞世界,救人者在修補它,而炮灰資格的諸公,卻總在恭維殺人者。

這看法倘不改變,我想,世界是還要毀壞,人們也還要吃苦的。

俄羅斯人有崇拜強人的悠久歷史,也嗜好戰爭和擴張(哪怕大多數人只是戰爭中的炮灰)。普京能夠成為俄羅斯領導人,並執政二十多年至今未倒,也和俄羅斯人對強人的推崇分不開。獨裁者與人民是相互造就的,也是相互坑害的。俄羅斯在最近一百多年中陷入專制與動盪的循環,即和俄人崇尚暴力、崇拜強人,以及對和平與契約的蔑視,有著密切關係。

如今俄羅斯陷入戰爭泥潭和國際制裁,某種程度也是自食其果。如果俄羅斯人不能普遍認識到對強人和暴力崇拜的惡果,也不追求建立民主法治和多元包容的社會,即便普京倒台,換上的新人大抵仍然是普京、史達林式的殘暴人物,歷史的悲劇還會不斷循環上演。

而中國從精英到平民,同樣有許多人對政治強人乃至專制暴君頗為崇拜。國人不僅崇拜秦始皇毛澤東等本國暴君,還對史達林和普京等俄國獨裁者大為推崇。在中國,從包括中國社科院學者等頂級人文社科和國際關係領域人士,到農民工等社會底層,其中都有許多人對普京嘖嘖稱讚。

如果說讚譽本國獨裁者往往還是政治高壓下的不得已,對外國暴君的讚譽就更能反映國人慕強的心態。那些體制內精英親近普京可能是氣味相投,而只有「做炮灰資格」的平民尤其底層國人對普京的景仰,就純粹是愚昧頑劣了。

最近十多年,中國的社會達爾文主義風潮頗為盛行。前述的《三體》某種程度即是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頌歌,書中人物托馬斯維德即是最具社達色彩的角色。《三體》在中國的風行、陰險毒辣強橫的托馬斯維德被許多國人讚嘆,以及其對立角色、真誠善良溫和的程心,被國人稱為「聖母」並大加鞭撻,就是國人社會達爾文思想流行的表現。

而在現實中,普京最為符合托馬斯維德這樣的「人設」,國人追捧的動機當然也是一致的。國人對普京敢於對抗西方尤其反美的舉動大加稱讚,對普京動輒談論俄羅斯核武能力讚嘆有加,似乎不在乎成為普京這種戰爭狂人的炮灰、世界核戰下的被輻射物。至於普京鎮壓異見者和少數族裔、製造各種假新聞攪亂世界,這些人或者不知道,或者當做「無傷大雅」的事,還有更多則反而明里暗裡讚嘆這些行為,當成其有統治國家、維護社會穩定、影響國際局勢能力的表現。

國人對普京等暴君強人的推崇,反映了中國社會達爾文主義思潮的泛濫,國人人心的敗壞。他們將殘暴和不擇手段的成功者如普京和史達林當成偶像,卻對如戈巴契夫這樣的提倡人道與民主、捍衛和平的政治家大加辱罵,反映了國人普遍的認知錯位和道德淪喪。

除了中俄,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也有不少人士支持普京。有些動機與中俄兩國類似,即出於對政治強人的崇拜;有些動機則是對普京主張堅守傳統價值觀的認同。如歐美各國的右翼至極右翼勢力,就是因為普京對民族、宗教、家庭的強調,以及對世俗於多元、女權及LGBT權利的批判,而氣味相投、成為其國外擁躉。而在政界,美國的川普、法國「國民陣線」的瑪麗·勒龐、匈牙利的歐爾班,都是普京的「粉絲」。

普京和歐美右翼所鼓吹的種族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宗教保守主義,以及對傳統文化尤其家庭價值的堅守,雖然其中的部分思想也有一定道理和價值,但歸根結底是違背基於進步和平權的普世價值的,是具有強烈排他性和狹隘性的,嚴重損害女性、LGBT群體、少數族裔等弱勢群體權利與尊嚴。

何況,即便是普京鼓吹要捍衛的民族、宗教、家庭價值觀和利益,在普京治下的俄羅斯實際上也是敗壞的。捍衛民族利益,本應讓每一個國家公民都享有權利自由、生活富足安康。可俄羅斯在對內專制、對外敵對的狀態下,腐敗和貧困嚴重,國民權利喪失、生計艱難。這是真正熱愛本民族和同胞們的民族主義者所樂見的嗎?

宗教方面,雖然普京不斷強調東正教信仰的重要、提高東正教的地位,但俄羅斯國民普遍精神貧乏,道德水準也並不高,國民崇尚暴力和金錢,並沒有從宗教中汲取多少有益成分。莫斯科東正教大牧首在內的俄羅斯東正教高層,也都成了普京維護專制的走卒和工具。

至於對家庭的重視和守護,的確是必要的。可普京治下俄羅斯的社會動盪和人心敗壞,尤其猖獗的犯罪,不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羅斯人普遍家庭並不和睦、家庭教育失敗嗎?普京執政二十多年,俄羅斯人並未真正變得親愛家人、和睦宗族,家庭暴力和其他涉及對家庭成員的犯罪比率(尤其針對親人的殺害和性侵害等惡性犯罪比率),卻名列世界前茅(如婦女保護組織的報告,俄羅斯家暴率達40%,且有許多是致傷致殘的嚴重家暴;全球平均每10名女性被殺,就包括一名俄羅斯女性。而俄羅斯僅占世界人口比例不足2%,即女性被害比例是全球平均值的5倍以上)。普京政權控制的國會(國家杜馬)已超過40次否決了部分議員提交的反家暴法,還在2017年將家庭暴力行為「非刑事化」,不再追究情節相對較輕的家暴者刑責。

相反,歐美等西方國家雖然反對極端民族主義,也相對不贊同宗教保守主義,對家庭價值的解構也頗為盛行(其實完全解構和反對家庭價值觀的在西方只是極少數,絕大多數西方公眾都承認家庭的重要和積極作用,推崇家庭價值觀的保守勢力也經常執政),可本國國民/同民族僑胞在國內外的權利卻普遍得到良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下不同宗教信仰者都能熱誠的參與團契等活動、教會成員關係相對平等融洽。歐美各國國民家庭美滿的比例遠高於俄羅斯,這從俄羅斯青少年充滿暴力的成長環境就可看出。歐美各國也都有嚴格的反家暴法律及對婦女兒童的保護與救濟機制。歐美許多家庭還有餘力收養中國、俄羅斯、亞非拉等國的棄嬰、孤兒,讓世上更多的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這些都是提倡民族主義、宗教保守主義、維護家庭價值的普京政權治下的俄羅斯難以企及的。

[page]

而在處置國際糾紛的問題上,歐美國家主導的國際新秩序,也提供了相對公正與和平的解決方式。誠然,歐美國家在處理相關爭議尤其涉及重大利益衝突的問題上,並不完全公平和一視同仁,也時而使用暴力解決國際爭端,但顯然好於俄羅斯、中國等其他拒絕遵守普世人權和國際秩序的國家政權。當今世界的國際規則與秩序也不盡公平合理,未來也難完全公正,但總是好於無規則、蔑視契約、只憑強權和陰暗手段決定輸贏的叢林秩序。普京使用不必要的武力以及進行核訛詐,讓包括俄羅斯人民在內世界各國人民都直接間接受害。普京表現的「強硬」、「勇氣」所試圖達成的目標,不是值得稱讚的正當訴求,而是損人利己乃至既損人也不利於俄羅斯本國人民的黑幫行徑。

若其使用核武器,必將導致世界陷入毀滅的災難。即便只在局部使用,也會致使至少數十萬計人命喪失、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壞。因此普京動輒威脅使用核武的行徑,並不是值得讚揚的「勇敢」,而是反映了其屬於大權在握的流氓無賴。普京動輒耍弄「膽小鬼遊戲」,很容易導致衝突參與各方的誤判,以及相互刺激和加碼,釀成巨大災禍,輕則造成數以萬計死亡傷殘、重則可能導致世界毀滅。即便未發生戰爭,這種博弈方式也毒化了人際關係、惡化了國際關係,導致更多仇恨、猜忌、衝突,既不利於人與人的互信、和諧,也不利於國際友好、和平、合作。因此,世人不僅不應敬佩普京的強勢、勇敢、「爺們」,反而應共同唾棄之。

其實,普京雖以政治強人自詡、時刻展現其心理素質的強大,但內心是恐懼和虛弱的。而且,因為普京總是使用各種暴力和陰險方式,與內外敵手與潛在威脅者對抗,其心理已嚴重扭曲、精神受創,其對現實的感知力、對事物的駕馭力,還不如正常民主國家的政治人物,甚至在某些方面還不如身心健康的一般平民。

如普京發動俄烏戰爭,就是嚴重誤判了西方的立場、低估了西方援助烏克蘭的力度,也低估了澤連斯基為首的烏克蘭軍民的鬥志,同時又高估了俄軍的戰力和俄羅斯人的參與戰爭的熱情。普京這一系列錯誤認知,成為其盲目發動戰爭並導致俄軍慘敗的重要原因。

而普京在俄軍節節敗退後,其在接見下屬、外訪會見外國政要時的表現,也更直觀的讓世人看到了他的虛弱。如他與下屬開會時使用超長的會議桌、與下屬相隔數十米交談,顯然是其害怕被下屬突襲暗算。

而在會見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等外國政要時,因為俄軍的敗勢,普京沒了曾經居高臨下的氣勢,反而一副謙卑的模樣聆聽說教。普京曾經在得勢時會見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故意遲到讓埃爾多安等待。但今年7月普京對烏戰爭失敗時,埃爾多安如法炮製,讓普京也局促不安的在聚光燈下等待了許久,才出來與其會見。這些都反映了強人普京的「強」,僅在得勢時能夠表現,其處於弱勢時比一般人還要卑屈。這也反映了普京這類人物欺軟怕硬的本質、得勢時囂張而失勢時喪氣的小人特徵。

普京是克格勃出身,長期混跡於爾虞我詐的情報領域,道德感弱而狡詐性強。而其從政後,在本就腐敗和骯髒的俄羅斯政壇如魚得水,憑藉的也是其暴力和陰險。但其憑藉暴力和陰險當權,當然是結仇甚多,其殺害的政權內部人士和外部異見者不計其數。那些效忠普京的軍政強人,也更多是畏懼普京而非真心誠意的愛戴,一旦普京失勢,完全可能落井下石。

普京在使用各種陰險毒辣手段對付他人時,也比常人更明白各種陰毒手段的可怕,內心對他人乃至整個世界的恐懼之心也更強。例如普京明知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幼時被狗咬過而怕狗,卻在一次會見時故意放狗進入會議室,並讓狗在默克爾面前走動。默克爾努力保持鎮定,才避免了當眾失態。普京如此作為,只是其陰險流氓手段的其中一例。普京在這樣對待他人時,也害怕自己被如法炮製,俄烏戰爭中隔著長桌會見下屬,即是其恐懼被近身者暗算的明證。

總之,普京這位總統與黑社會裡的幫派大佬頗為類似,在給他人造成恐懼和傷害同時,也深深懼怕他人以同樣甚至更陰毒的方式對待自己。

因為普京恐懼他人「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因此時時刻刻都在預防被害,其精神心理必然扭曲。在其「硬漢」的面具背後,是其錯亂的精神、彷徨無助的心理。普京製造暗殺和戰爭等恐怖暴行後,看似堅毅無畏,其實驚恐難安,他自己惶恐的心靈無法在重壓下保持理智,必然導致其做出各種非理性行為。而其大權在握、在俄羅斯說一不二,只會讓他更加失控的為所欲為。

這些也反映了普京及類似的強人、社會達爾文主義者試圖通過純粹的暴力恐怖手段、以暴制暴方式實現族群和國際間的和平(姑且認為他們是真心希望和平)和社會的穩定和諧,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連他們自己在暴力和高壓下都會失控甚至崩潰。即便沒有失控和崩潰,也會將太多精力耗費在互害和提防他人,而無力去建設和創造,更不可能實現經濟社會繁榮了。

當普京將各種精力集中於權力鬥爭、害人和預防被害,身心受到煎熬,也就難以有時間和精力深入了解國內外實情,也不能靜下心來思考正經的國家大事,心理扭曲下行為也會隨之扭曲,治國理政必然錯誤頻出。而下屬出於各種原因,不敢公開提出異議(其實俄整個高層的心態都和普京類似,內鬥激烈,互相坑害和提防,以及腐敗墮落,沒有多少人有真才實學和為國家著想,也提不出多少建設性的處置內政外交的方案)。於是俄國無論內政還是外交、軍事還是經濟,都挫折不斷、禍亂頻發,俄烏戰爭中俄軍的慘敗僅是最突出的一例罷了。

普京發動俄烏戰爭,除了以為將輕鬆獲勝的誤判外,還可能有更加隱秘的內心動向。對於普京這樣已統治俄羅斯二十多年的獨裁者,國內的一切乃至國外的許多物質非物質享受,都能輕易得到。但這反而會讓其更加感到孤獨,陷入對人生的迷惘,精神心理逐漸異化。

同時,隨著其年事已高,也越發對死亡產生恐懼。獨裁者即便天下無敵,可以不惜代價實現各種理想追求,擊敗所有挑戰他權力的對手,但卻無法避免死亡這一必然結局。而獨裁者因為可以為所欲為、驕奢淫逸,所以非常眷戀生命,渴望永遠占有權力、金錢、美色及其他各種資源和利益。

因此,獨裁者會比其他大多數人更加在乎和恐懼死亡,並因此陷入深深的焦慮,引發其一系列反常的舉動。中國古代的秦始皇、漢武帝統一華夏、實現燦爛的文治武功後,就將避免死亡作為重要目標,如在晚年千方百計求取必然不可能存在的長生藥。漢武帝還在長生嘗試失敗後,做出濫殺臣屬等乖張悖謬舉動。而中共領導人毛澤東晚年製造的一系列導致國家動亂、從中共高層到大眾蒙難的災禍,同樣有類似的原因。

普京也不例外。長期浸淫在暴力、陰謀、暗算環境中的普京,雖耗盡心力戰勝各路敵人而掌權至今,但卻要面對死亡這個完全無法逾越的障礙。這必然加劇他的焦慮與不安,並像秦始皇、漢武帝、毛澤東等人那樣,通過濫用權力宣洩其焦慮、掩蓋其恐懼。對烏克蘭發動戰爭,讓普京有了寄託理想、轉移注意力的對象。加上價值觀和現實利益因素,這場本來並無必要的戰爭,就在普京的鐵腕決策下打響了。

當然,以上這些有許多猜測成分,但並非空穴來風。西方許多媒體和評論人士對普京的人生、價值觀、心理,都有過梳理、議論、猜測。如《紐約時報》、《經濟學人》這些年都有大量關於普京的新聞報導和評論文章,各國電視台也有不少關於普京的紀錄片,以及對普京的直接訪談,綜合起來即能展示一個立體而複雜的普京,並據此探析其更加隱秘的內心。而再結合中外歷史上其他獨裁者/君主的前例,可以佐證以上推論的合理與可能。

無論普京的內心如何,其發動戰爭的行為、死硬到底的態度,都反映了其野蠻邪惡的本質。普京當權以來,雖然有時也遵守國際規則、對國際社會有建設性參與,但也經常破壞國際秩序,並不惜訴諸武力。而其在國內也通過各種方式肅清政敵、打壓反對派,對反抗者不惜痛下殺手,或起碼送進監牢,或使用各種陰暗方式騷擾、威脅、侮辱反抗者與其家人。

普京對內獨裁專制、對外侵略擴張的行徑,讓俄羅斯、俄羅斯的許多鄰國、歐洲、世界及各國人民,都遭受巨大傷害和損失。而專制和擴張的得逞,不僅沒有讓普京滿足,其胃口反而越來越大、手段越發殘暴。而其一系列對內鎮壓和對外入侵的成功及相關暴行,反而成了普京用以標榜自己「硬漢」形象的資本,也讓世界各國許多統治者和庶民稱頌與效仿。

如果不能制止普京如黑幫惡棍般的種種行徑,並將其送上俄羅斯國內法院(民主化實現後)或國際法庭的審判席,不僅普京本人會繼續作惡,其他崇拜和效仿他的人士也會更加得勢,他們還會將遭受這些強悍霸道之人侵害的受害者,當成其成功道路上的犧牲品和墊腳石,加以摧殘、利用、嘲笑,世界文明也將在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叢林中毀壞,弱勢群體尤其會遭受更多苦難。

因此,包括俄羅斯人民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應積極投入到推翻普京獨裁統治的行動之中。而目前最要做的,就是徹底粉碎普京侵占烏克蘭的圖謀。再下一步,則是支持俄羅斯人民(包括願意反對普京統治的軍警)以各種方式反抗普京的統治,最終結束其獨裁,將其送上審判席,並使其認罪伏法。這樣才能徹底澆滅普京的囂張氣焰,並對世界上試圖效仿乃至正在效仿普京的殘暴陰險者們以打擊和警告,維護世界的和平與民主。

而想要成功的推翻普京的統治,以及避免普京「狗急跳牆」而使用核武器或做出其他反人權、反人類行為,也需要縝密籌劃和多管齊下。其中一個方面,即是要對普京的精神心理多做研究,了解其思想動態和行為動機,為預測其下一步行動做參考。

不僅普京,世界各國的獨裁者/軍政強人的各種思想和行為,都可以從精神心理方面探尋到一些有價值的東西。試圖結束各國專制暴政與侵略擴張、推動民主與和平的人士,都應該將研究這些強人的精神心理動態作為重要手段,以助於對作惡者的認知和理解,並「對症下藥」的給出對付他們的可行方案。

2023年1月11日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