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爸媽「混合雙打」,娃成了腦震盪,孩子身上4個「禁打」區要牢記

雖說近些年來大家都在提倡素質教育,希望更加懂得自家寶寶的心情和想法,做到和睦友善地溝通,但是孩子的脾氣就像夏日的天氣說變就變,有很多時候說好的事情卻反悔賴帳,講道理也講不通。

孩子們這種任性,主要來源於他們還不夠成熟的心智,很多時候會讓他們忍不住做出一些特別情緒化的事情,家長也是無可奈何。屢教不改怎麼辦?只能打?

孩子都是爸媽的心頭肉,若不是實在沒辦法,相信大家也不會隨便打孩子,很多孩子也是只有爸媽特別"兇殘"的時候他們才會乖乖聽話,可是你有遇到過打孩子打出問題的情況嗎?

夫妻教育淘氣的兒子,不慎打出輕微腦震盪

比如小林家的兒子,最近就把老師和爸媽給氣壞了,這孩子上課一邊聽課一邊往天花板上丟橡皮,再接住,再丟,再接住……全班四十多個同學上課都愛看他"表演雜技"。

這樣的情況老師肯定要管,結果小男孩太淘氣了,語文老師不讓他玩他就數學課上玩,數學老師批評他,他就在英語課上玩。

最後班主任點名批評他,他還是不改,班主任只好聯繫了他的家長。小林夫妻倆聽到這樣的事情勃然大怒,當晚就把兒子"混合雙打"教育了一番。

兒子再也不在上課的時候"瞎玩"了,原本以為這件事就這麼結束了,可是沒想到,第二天早起兒子就說自己頭暈、頭疼,當時小林夫妻還沒當回事,直到老師聯繫他們說兒子在學校里暈倒了,他們才趕緊將兒子送進醫院檢查。

經過醫生的檢查才發現,原來夫妻倆在打孩子的時候沒注意,把孩子打出了輕微腦震盪。

小林夫妻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打孩子的時候太過憤怒,已經不記得自己打過孩子哪裡了,但心中也是非常後怕,連忙向醫生詢問孩子現在的狀況。

於是,醫生向小林夫妻詳細講述了孩子的身體最脆弱的4個部位。

醫生表示:再生氣也不能打這4個地方,家長謹記

①擊打後腦勺

後腦勺的位置內部靠近人體的腦幹,這個部位用於調節人的平衡能力。

有的孩子小時候能夠騎單車、溜冰、玩單槓等等這些需要平衡能力的運動,但是長大之後就不會了,有的人騎自行車、摩托怎麼也學不會,很有可能是小的時候後腦勺被擊打次數太多而造成的。

②拉扯耳朵

通常來說家長們打孩子的目的就是為了"疼",覺得這樣才能讓孩子長記性,扯耳朵、擰大腿這類就是最疼的,雖然很"有效",但是也很危險。

人的耳朵內部以軟骨為主,遍布神經細胞,非常敏感,所以輕輕拉扯也會很痛。家長拉扯孩子的耳朵,經常會非常用力,容易造成外耳廓扭傷。

用力向外拉扯耳朵的動作,會帶動整個耳部位移,這樣的情況下,孩子耳朵內部的耳蝸等器官容易被拉扯受傷,從而影響聽覺。

有不少家長曾經非常疑惑,孩子是不是專門跟自己"對著幹"?為什麼打了孩子幾次之後,孩子就故意裝作聽不到家長說話?其實不是孩子賭氣,而是聽覺在短時間內受到了影響。

有的家長還因為生氣,對著孩子的耳朵大聲吼叫,這樣也會傷害孩子的聽力。

③臀部、大腿、後背這些"肉厚"的部位

我們意識里可能覺得"肉厚"的地方打起來也不要緊,所以在打孩子的時候會選擇臀部、大腿、後背,覺得都是遠離內臟的肉,受傷也很快就會好。

其實這樣的觀念也是錯誤的。

臀部靠近孩子的尾椎骨,如果在打孩子的時候不慎把尾椎骨傷到,孩子的身體將很難恢復如初,在一些意外事故的案例中,尾椎骨受傷的人會非常難受,坐臥不寧,身體非常痛苦。

後背、腿、膝蓋也是人們的骨骼比較靠近皮膚的部分,在一些打架受傷的事件中,肋骨、腿骨被打斷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④額頭、面部

孩子們經常會"童言無忌",並且不懂得察言觀色,說出來的某些話會讓家長在一瞬間暴怒,忍不住上手就"抽"。

這個時候家長常常會打到孩子的面頰、額頭、太陽穴的部位,這些部位家長們一定要克制住自己不要打,否則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人的面部微血管很複雜,器官也多,家長們可能有過一不小心打傷孩子的經歷,手指可能會蹭到孩子的眼睛、打傷孩子的鼻子,而太陽穴這個部位一旦遭到過重的擊打,很有可能引發生命危險。

家長打孩子我是絕對不提倡的,但有時候孩子做出讓人氣到崩潰的事情,家長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也是人之常情,在打孩子之前,先深呼吸,克制自己的行動,不要打到孩子的關鍵部位,更不要"一打就停不下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 枕邊育兒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