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台灣發布中國情勢報告:政軍威懾 促統促融

近日,台灣的陸委會公布的中國情勢書面報告指出,中方未來持續對台政軍威懾,並將透過兩岸交流促統促融。台灣陸委會副主委李麗珍更指出,兩岸交流不應設置損害台灣主權的政治前提。

台灣的陸委會副主委李麗珍23日向對岸喊話,不應設置損害台灣主權,矮化政治前提,才與台灣進行交流。

台灣的陸委會就2022年第4季至2023年,中國大陸情勢提出書面報告。在對台工作方面,報告指出,近期中共方面加大對台工作,王滬寧宋濤及地方一把手會見台灣在野黨人士,稱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基礎上加強交往及交流合作。此外,宋濤借弔唁星雲法師、會見台灣農漁業者及宗教團體等,推動恢復兩岸交流。另外,陸方先前暫停多項食品輸陸,後稱部分企業完成註冊、恢復輸陸;並促恢復小三通及兩岸直航航點。

報告指出,習近平在「拜習會」中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不可逾越的紅線。而中共就美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可能訪台等美台互動強調,將挫敗外部勢力干涉和「台獨」圖謀。

報告認為,「中共未來將強化操作兩手策略,除持續政軍威攝,亦將透過兩岸交流各平台與人士促統促融、推進交流統戰。」

(陸委會臉書截圖)

當被問及如何避免中方所謂交流統戰的風險時,台灣的陸委會副主委李麗珍周四在例行記者會回應表示,過去兩岸交流的個案中,不少個案發現中共借交流的民意對台進行統戰跟滲透,這與當初開放兩岸交流本意漸行漸遠。

對於疫情後兩岸將逐步恢復交流,李麗珍呼籲必須回到開放的本意,不應在損害台灣主權、矮化台灣政治前提下才進行交流。

「我們也不希望企圖藉由這樣的交流來對我們威嚇、施壓,或進行統戰與分化。」李麗珍補充說。

除了向對岸公開表達訴求外,李麗珍也對台灣內部喊話,希望在兩岸交流時一定要秉持對等、尊嚴原則,合於相關法令的規範,不要有損害台灣安全或利益的行為。

報告注重中共內部情勢分析

陸委會的報告也針對中共內部情勢進行了分析:政治方面,中共「二十大」後持續宣揚堅定擁護「兩個確立」、黨的領導;國務院、省級黨政一把手等高層陸續調整,地方人大、政協及民主黨派中央完成換屆,公布新任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並預備3月的「兩會」換屆。習近平對今年的工作強調努力實現經濟好轉,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促進科技自立自強。另外,他還表示反腐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續查糧儲腐敗等。

經濟方面,受疫情影響,中國第4季成長率2.9%,較第3季衰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23年總基調為「穩中求進」,將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多地省級政府一號文件聚焦經濟工作,促消費、穩外資外貿。

社會方面,去年11月,中國各地嚴厲防控觸發「白紙運動」,衝擊領導權威。疫情及防控措施使地方財政赤字、債務問題湧現,地方醫保改革引發群體抗爭事件。

中國試圖改善美歐圍堵

在中國的對外關係問題上,報告指出,中共「二十大」結束後,習近平進行「元首外交」。「拜習會」後,美中雙方高層互動,關係有緩和趨勢。但近期,因中共偵察氣球事件,美國務卿布林肯推遲訪中,雙方持續交涉。王毅今年2月中旬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等,並與布林肯等人會面。報告解讀,「中共疫後積極推動外事活動,彰顯對外開放及試圖改善美歐對中圍堵。」

報告還指出,在軍事動態及區域安全方面,中共國防部重申2023年聚焦備戰打仗,提升聯合和全域作戰能力。報告引用美國防部發布的《2022年中國軍力報告》內容,關切解放軍擴增核武,加快軍隊機械化、資訊化、智能化發展,以及中共可能對台採取「空中和海上封鎖」、「選擇有限武力或脅迫性行動」、「發動空中和飛彈戰役」、「全面入侵台灣」等4大軍事行動。

陸委會的報告在有關港澳最新情勢分析中指出,香港記協停辦《言論自由年報》,國際新聞組織停止在港業務;香港2021年人口淨移出逾5萬人,創30年新高;境外駐港公司呈現「陸進外退」的現象。

記者:黃春梅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