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鼻子總又干又癢、不通氣,並不是鼻炎,而是脾虛

我接診過一名女子,當時是28歲。她鼻子裡經常乾澀、發癢。用手去摳,能摳出血痂來。

發病一年來,她走了好多醫院的耳鼻喉科,但治療效果不佳。最終,她決定投中醫治療。

刻診,患者脈細無力,偏數,苔白,舌紅,整個身體倦怠無力,不愛說話,,來就診的時候神情低落疲倦。

細問得知,患者長時間食慾差,吃不了多少東西,就不想吃了。而且嘴裡頭沒啥味道,大便偏干,夜裡睡眠不好,多夢。

我根據她的情況,開方:生黃芪,防風,炒白朮,桂枝,蘇葉,牡丹皮,沙參,黃芩,合歡皮,辛夷。

患者服用3劑以後,鼻子通氣了,干癢之感也緩解。又用了半個月時間,諸證悉平,患者的鼻子恢復了正常。

患者的問題,是鼻子癢、干、堵。

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中醫的話講,鼻子癢是因為有風邪。風邪令人癢。

鼻子干,是因為缺乏津液的濡養。

鼻子干癢,就等於陰津不足,生出風邪。

患者腸燥、脈數、夜寐多夢,這都提示陰不足,有虛熱。

鼻那是肺之竅。鼻子有問題,提示肺氣異常。

鼻子干,說明肺陰不足。

鼻子堵,說明肺氣宣發不暢,通不開鼻竅。

那她為啥肺陰不足、肺氣不暢呢?

根本原因是脾虛。脾屬土,肺屬金。脾土不足,不能生肺金,所以肺陰不足、肺氣失常。

脾虛從何看出?此人脈細無力,苔白舌淡,神疲懶言、肢體倦怠,而且食慾不好,口中無味。這說明脾虛,氣血津液生化乏源。

脾是後天之本。脾不足,氣血虛,所以脈細無力,舌淡苔白。身體不得濡養,就會倦怠乏力。脾虛,胃氣就不足。故而食欲不振。

我們要做的,就是補益脾氣,令氣血津液生化有源,滋養肺陰。

方子裡:黃芪、白朮健脾益氣,解決脾虛。

沙參用於滋補肺陰。牡丹皮和黃芩用於清熱,改善陰虛帶來的熱像。

防風、桂枝、蘇葉,用於解表祛風,解決患者的風邪。

配合辛夷,還可以通鼻竅。黃芪、白朮和防風配合起來,可以益氣固表驅邪。

最後,加合歡皮,改善睡眠,並有活血的效果。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健康逆生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