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一紙令下 頃刻間崩盤! 「我寧可把這些專利都廢掉…"

——從與時代共舞到黃鐘毀棄|中國民營企業家的怕與愛(一)

由於專利還在他手中,胡力任離開中國以後,還有不少公司打電話邀請他去做項目,但他都拒絕了,「我寧可把這些專利都廢掉,也不願意再為這個國家貢獻任何技術,」胡力任說,他已經徹底醒悟了,「我不要再為這樣一個黑暗的社會、黑暗的政權、黑暗的國家服務了,沒有意義了。我覺得這個國家已經完蛋了。」

外界常以"56789"幾個數字來概括民營企業在中國經濟中的重要性,其中5是指民營企業貢獻了中國50%的稅收,9是指貢獻了新增就業的90%。但去年底中國結束疫情封控、走入經濟復甦的通道後,民營企業的信心並沒有得到有效恢復,甚至拖累了中國經濟整體的表現。本台記者王允采寫了三集系列報導,以多位民營企業家的經歷來揭示中國民營經濟遭遇的困境。以下是系列報導的第一集。

由於專利還在他手中,胡力任離開中國以後,還有不少公司打電話邀請他去做項目,但他都拒絕了,「我寧可把這些專利都廢掉,也不願意再為這個國家貢獻任何技術,」胡力任說,他已經徹底醒悟了,「我不要再為這樣一個黑暗的社會、黑暗的政權、黑暗的國家服務了,沒有意義了。我覺得這個國家已經完蛋了。」

胡力任在美國(胡力任提供)

孟軍則說,在關閉公司的決定中,疫情影響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與疫情幾乎同步,中國政府從2020年開始對民營企業採取了幾次重大的管控行動,螞蟻科技集團的上市計劃被叫停;滴滴被執行網絡安全審查;從業者達幾百萬的校外培訓行業也因為一紙令下而頃刻間崩盤。這些事情件件都被孟軍看在眼裡,他越來越深地體會到官場朋友之前給他的暗示,「我覺得像他們那麼大的企業都倒了,像我這種中小企業肯定也好不了。」

與此同時,孟軍在商場上認識多年的官員先後遭到整肅,一直在官商關係中遊刃有餘的他這次覺得真的出問題了,「我就跟我太太說,這種情況,生意可能做不長久了,那時候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好日子到頭了。」

不僅如此,疫情期間到處封控,孟軍86歲的岳父患有癌症,得不到及時治療而在2021年底提早過世。被困在家裡的孟軍只能通過翻牆才能了解疫情的真相和中國政府有關疫情的謊言,「這不是疫情了,全世界都開放,只有中國不是這樣,那時候我就想,這跟疫情沒關係了,這是一場運動了,那這場運動什麼時候是個頭呢?雖然我沒有經歷文化大革命,但我也想像得到會發生什麼,因為了解歷史嘛。」孟軍開始擔憂,自己這麼多年積累的財富會不會遭到清算。

幸好走了

現在說來,孟軍和胡力任都有些慶幸他們抽身及時。胡力任是2018年9月離開中國,而孟軍是2022年4月出走美國。他們不約而同地說,如果當時硬撐下去,一定不會有好的結果。

孟軍在美國(孟軍提供)

「現在我離開以後,整個行業全部都空缺,沒有人做了,現在也不會有人做了,我的技術主要是針對製造型企業,現在製造業都完蛋了」,胡力任這樣描述他所在行業的現狀。

中國2022年大多數時間都處於封控之下,工業企業哀鴻遍野。年底放棄清零政策後,外界不少聲音以為中國在2023年會有報復性的經濟反彈,但實際的經濟數據卻讓各界大失所望。

中國政府為了提振經濟採取了多種措施,2023年一季度,中國廣義貨幣投放量M2增速連續保持雙位數以上的高位,有評論認為,央行印錢放水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中共官方也在大會小會上老調重彈,說民營企業家是自己人,並放出一些幫扶民營企業的政策。但現實是,反應製造業狀況的關鍵指數「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從2022年底開始連續八個月下跌,更在5月份同比下跌4.6%,創下七年以來最大跌幅。不少人驚呼,中國經濟已經進入通縮。

我們的怕與愛

胡力任和孟軍都曾是中國改革開放大潮中的弄潮兒,隨著時代前進的步伐高歌猛進。他們兩人也都明白、或者利用過中國的官商關係,有時甚至選擇性忽視這種關係對社會可能造成的危害。

但在近年中國政治、社會的變動中,這兩位民營企業家均受到重創,被迫改變自己的初衷和人生計劃,並開始修正自己過去對中國的理解。

孟軍說,「在疫情發生後,我就開始反思,不斷地看,原來真正的問題是這個體制的問題,是這幫人邪惡;如果再幹下去,你也很可能進去,因為官員進去了,而你是行賄者嘛,你也要受牽連。所以說這個就是有命賺,沒命花啊。」

胡力任則似乎對中國的前景更加悲觀,「誰都不願意離開自己的祖國呀,但沒辦法啊。國家已經這個樣子了,沒有機會再好起來,只會越變越差。我出來有四年時間,你看國家是不是越來越差?沒有辦法,全部掉過頭來了,跟我當時設想的一摸一樣。」他說,他在國內的很多朋友現在都給他點讚,說他出來的正是時候。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