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大陸娛樂 > 正文

刀郎新歌風波再升級!那英評論區徹底失控

繼《世間的每個人》後,刀郎再出新專輯。

於本月19日正式發行的《山歌寥哉》,跟之前的《彈詞話本》屬於同類型,都是流行歌曲跟民間藝術文化的結合。區別在於,上次他是從蘇州評彈和崑曲中取樣,這次的主題則是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專輯中收錄的11首歌曲中,直接用原著故事名字命名的,就占了近一半兒。

這裡面最火的,就是《羅剎海市》。

專輯發行僅數日,《羅剎海市》全網播放量就突破10億,甚至連歌詞都被逐句解析,被認定是刀郎以歌為劍的一次「復仇」。在不少網友的理解中,歌詞中的「轉腚」暗指曾火遍全國的某檔音樂類選秀節目。而「馬戶」、「那又鳥」等,同樣是意有所指。

一場「接力賽」隨之展開,那英等人的評論區相繼淪陷。網友「腳步」所到之處,留下的多是調侃嘲諷。而「刀郎新歌被指內涵四位明星」,也隨即成為熱搜話題。

但這首《羅剎海市》,真的是刀郎做出的回擊嗎?

信的人,很多。

持否定看法的,也不少。

有媒體請來《聊齋志異》的研究學者,針對歌曲發表看法。而不論是苗懷明還是馬瑞芳,都認為刀郎遵循的是原著故事本意,嘲諷的是社會醜惡現象,而不是針對某個人。

某位知名音樂評論人和不少網友也認為,如果將《羅剎海市》看作是刀郎的私人回擊,既是對中國音樂發展的誤解,也是對刀郎本人的看低,還可能變相「坑」了他。

跟刀郎有過合作的某位音樂人更直言「他沒這么小氣」。

由此可見,雖然對《羅剎海市》的解讀不同,但大家對於刀郎卻都是認可的。而之所以會這樣「一邊倒」,不外乎以下原因。

首先是因為刀郎對音樂的態度。

出生於四川內江的刀郎,是典型的「草根歌手」。他沒有經過專業系統的音樂訓練,有的只是一腔對音樂的熱愛和不斷積累。

少年時,刀郎參加過某歌舞團的招生考試,但被主考官嫌棄太業餘;成為鍵盤手,是他受挫離家後,拜了一位鍵盤手為師;後來的他,還牽頭組建過樂隊。

那時的刀郎,夢想是像鮑勃.迪倫那樣,做很牛的音樂。

但堅持「不能讓音樂來養活我」的他,在現實面前撞得鼻青臉腫。樂隊被迫解散,婚姻也以失敗告終。

後來那首《衝動的懲罰》,便是他對這段感情的紀念。

之後幾年,刀郎雖然再度收穫了愛情,但音樂路依舊走得磕磕絆絆。好不容易出了張專輯,結果才賣了2000多張。

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沒有放棄創作。

刀郎曾在採訪中,談及自己那時每天泡圖書館,到當地百姓家裡採風,一年寫了1000多首歌。有話說「天道酬勤」,這樣堅持追夢的他終於迎來了人生轉機。

2003年,隨著《西域情歌》的發行,刀郎用粗獷豪放又不失細膩的聲音,讓樂迷們記住了自己。

次年推出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更讓他一夜之間紅遍全國,被媒體稱為「音樂奇蹟」。而這張正版銷量高達270萬張,盜版據說超過1000萬張的專輯,曾被內地很多唱片公司拒之門外。

走紅後的刀郎,仍然低調。除了本身的「演出恐懼症」外,他更怕迷失在外界的紛擾中,丟了對音樂的初心。為此,甚至選擇暫時隱退,時隔4年後才再度出現。

採訪中,在被問及為何消失時,刀郎曾用「音樂副作用」來定義走紅。

只不過,他的這次復出又是短暫的。在成功舉辦了「刀郎-謝謝你」全國巡迴演唱會後,刀郎再度從公眾視線中消失,直到《彈詞話本》的發行。

也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創作態度,刀郎的作品始終都保持著獨有的特色。情感濃烈、旋律流暢而上口,風格也不拘泥,善於吸收借鑑不同的文化元素。

再有,就是當初被針對的太明顯。

刀郎的走紅,讓不少行業人士大跌破眼鏡。但有的人只是感慨「流行也可以如此簡單」,有的人卻擺出了抨擊的姿態。

被網友戲稱為「四大惡人」的那英、楊坤、高曉松汪峰,就是後者。

2010年的「音樂風雲榜」評選時,擔任評委主席的那英,直指「刀郎不具備審美觀點」,並以「缺乏音樂性」為由反對他入圍「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歌手」。對此,刀郎的回應是「娛樂性的獎,不必認真」,並稱主辦方曾跟他說「來了才給獎」,所以他對結果並不意外。

不過對於「聽刀郎歌的都是農民」這件事,他認為沒有親耳聽見,不足為信。

而楊坤、汪峰和羅中旭,也都炮轟過刀郎的音樂。

楊坤稱刀郎做的不是音樂,只是懷舊;汪峰斥責「刀郎的成功全是拜媒體所賜」,是「惡炒」出來的虛假繁榮;羅中旭更是用「搞傳銷」去形容刀郎的走紅,指他製作水平低下,只是嗓音好、選曲討巧。

至於高曉松,同樣是言辭激烈。

北京音樂圈對刀郎音樂的排斥,明顯到幾乎有目共睹。這種「居高臨下」的態度,連路人都有點看不過去。

除了這些「舊怨」,那英他們近些年公眾形象口碑下滑,也是原因之一。

曾經的那英是「網際網路嘴替」,這幾年卻因為言行不當屢惹爭議,跟田震的恩怨也頻頻被翻出;楊坤則以「狂人」姿態懟驚雷、評劉德華;而汪峰,也因感情、唱歌走調、直播帶貨等形象受損。

而且,作品還跟不上。

被他們批判的刀郎,不露面時也有徒弟雲朵做代言人,新專輯發行即引發熱議。而他們自己,不是成了「綜藝咖」,就是演唱會冷冷清清,甚至成了歌壇「查無此人」。

但最重要的一點,則正如媒體所說,大眾對刀郎回歸的擁護支持,是真的對「以丑為美」的風氣忍太久了!

而《羅剎海市》,幫大家出了一口氣。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巴塞電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