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王赫:中朝俄能一起走多遠?

作者:
在美日韓的強大壓力下,中俄朝抱團是有一定限度的。第一,不管是普京還是習近平,都不信任金正恩,都不想被這個「小火箭人」拖進坑裡。第二,俄羅斯陷入俄烏戰爭的泥潭,將淪落為三流國家,對朝鮮和中共提供不了多少實質性的支持。第三,中國經濟風雨飄搖,習近平有如坐在火山口上,自顧不暇,如果不是非理性決策的話,不會支持金正恩在朝鮮挑起戰爭。

7月25日,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左前)訪朝,在平壤機場受到歡迎

7月27日,朝鮮戰爭停戰70周年,中朝俄藉機抱團取暖。北京宣布,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鴻忠將率中國黨政代表團訪朝。俄國防部長紹伊古則率俄羅斯聯邦軍事代表團進行祝賀訪問。這與十年前相比,情形大不同。

俄朝擁抱

2013年,韓戰停戰60周年,金正恩也大肆慶祝,但俄方沒派出高級代表團。主要原因,普京反對朝鮮發展核武。朝俄接壤,俄羅斯認為半島核武化不符合俄羅斯現實利益。2006年、2009年、2013年朝鮮三次核子試爆,俄羅斯都指責朝鮮「破壞地區和平和穩定」,支持聯合國對朝制裁。

不過,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後被西方制裁,俄調整對朝政策,2019年金正恩終於獲得了正式訪問俄羅斯的機會。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韓國站在美歐一方,朝鮮則是世界上極少數「果決」、「迅速」支持俄羅斯軍事行動的國家(不論是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毫不隱諱。俄朝關係走到了冷戰結束以來的最高點。

這次俄國防部長率軍事代表團訪朝,實為一箭三雕:一是獲取朝鮮的進一步支持(國際上傳言朝鮮向俄提供炮彈、火炮,俄在戰爭中的消耗太大,已經飢不擇食了),二是敲打韓國(韓國宣布向波蘭提供武器以間接支援烏克蘭,被俄定義為「不友好國家」),三是與中共聯手支持金正恩以牽制美國。

習近平對朝政策的調整與倒退

這次李鴻忠所率的「中國黨政代表團」,與十年前李源潮(也為政治局委員)訪朝所率的「中國政府代表團」,政治涵義不同。「黨政代表團」,顯示出中朝關係在兩國和兩黨這兩個層次上的緊密性,突出的是雙方在意識形態、國家制度上的一致性和優先性。而「政府代表團」,顯示的只是一般國家關係。

為什麼2013年7月北京派出的只是「政府代表團」呢?這是因為,2012年末習近平上台後,進行對朝政策調整。畢竟,金氏政權發展核武器,對中國也是一種威脅。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鄰國掌握核武。

2013年2月12日,朝鮮進行核子試爆;3月底,金正恩宣布「一手擁核」、「一手發展經濟」。習當局深感年輕的金正恩政權在對外行為的不確定性。5月24日,習近平會見朝鮮特使崔龍海,稱實現朝鮮無核化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而6月19日,中朝外交部副部長級「戰略對話」,朝方也無向北京傳遞金正恩政權願意重回棄核進程的信息。

另一方面,2013年6月7日至8日,習近平同歐巴馬安納伯格莊園會晤,達成中美合作總體共識,包括朝鮮問題在內。6月27至30日韓國總統朴槿惠訪華,與習近平相談甚歡。當時,中韓關係的經濟和社會維度、以及政治關係的發展前景,都已經遠遠超越了中朝關係。

於是,習當局借韓戰停戰60周年之機敲打一下金正恩。李源潮率團訪朝,既沒了黨政代表團的稱謂,也少以往在兩國關係中奔走在一線的中聯部部長王家瑞;而且將慣常使用的「抗美援朝戰爭」修改為「韓戰」。這明顯是與朝鮮拉開距離。此後幾年,習近平也沒與金正恩會面,卻於2014年非常罕見地專程訪韓。

不過,2017年川普就職總統和中共「十九大」後,國內國際形勢大變。習近平被「保黨」情結左右,美中關係大轉折。美朝兩度峰會,也刺激習當局再度調整對朝政策,又退回到了打朝鮮牌、牽制美國的老路(參見筆者「習近平對朝政策,轉回原點?」一文)。所以,這次派李鴻忠率「中國黨政代表團」訪朝,再度強調中朝兩黨關係的地位(但也沒有回覆到江澤民時代的水平。1993年7月朝鮮停戰40周年之際,中共派出的是政治局常委前往平壤參加紀念活動)。

中俄朝能一起走多遠?

當前,朝鮮半島形勢正發生深刻變化。首先,金正恩大搞核訛詐,不停試射飛彈、醞釀第七次核實驗,是朝鮮半島緊張形勢的主要因素;其次,2022年尹錫悅就任韓國總統後,親美、和日,美日韓在軍事協調方面進展迅猛(美國核潛艇40年來再次抵韓),具有明顯的戰略優勢,對朝、中、俄都發揮著強大的威懾作用。再次,中俄朝抱團取暖,初步形成中朝俄 VS美日韓的局面。

問題是,在美日韓的強大壓力下,中俄朝抱團是有一定限度的。第一,不管是普京還是習近平,都不信任金正恩,都不想被這個「小火箭人」拖進坑裡。第二,俄羅斯陷入俄烏戰爭的泥潭,將淪落為三流國家,對朝鮮和中共提供不了多少實質性的支持。第三,中國經濟風雨飄搖,習近平有如坐在火山口上,自顧不暇,如果不是非理性決策的話,不會支持金正恩在朝鮮挑起戰爭。

換言之,中俄朝相互利用又相互防範,都不願為別人火中取栗,加上各自實力有限,虛張聲勢可以,真跟美日韓攤牌就不敢了。美日韓的嚴陣以待(8月三國領導人再會晤,將重點討論朝鮮威脅和中共挑戰),中俄朝在一起走不了多遠。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安達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