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許倬云:「苛政猛於虎」,善政也會引來洪災

作者:
即使不談首都面臨的困難,中國經濟發展,全國處處都有所營建,處處高樓大廈,一片一片水泥地,奪走了農田與植被。缺少了植物覆蓋,雨水不再能滲入土壤,而水泥地的反射熱,又增加了許多大地暖化的溫度。為了這些興盛的表象,後代將支付無窮的生態代價。

讀馬俊亞先生著作《被犧牲的"局部":淮北社會生態變遷研究(1680—1949)》,三百年來,淮北百姓生活艱難,一字一句,令人悲惻。

自古暴政都容易被人指出闕失,然而治河和漕運兩件有關國計民生的大事,竟然也招致一方百姓數百年無法自拔的貧窮。

說"苛政猛於虎",善政也會引來洪災!

作者指出,為了漕運和明代皇陵,劉大夏、潘季馴等一代治水賢臣,居然以淮為壑,讓滾滾黃河傾入徐淮平原。

漕運有關北方千萬人口的食用,還可以說得過去;所謂"鳳陽根本之地",皇陵之內並無骨骸,寢殿之中也無居人,居然以此為理由,使淮北生態完全改觀。"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言念及此,深嘆權力兩字不可濫用。

自來研究生態變化者,可從種種角度考察其前因後果。真能如這部著作一樣,以綿密證據,找出元兇——錯誤的政策,如此者,真不多見。

回顧歷史,為了政權不惜工本,以致引發生態巨變者,比比皆是。

漢唐兩代,都以關中為畿輔。漢代三選七徙,將關東富戶豪傑一次又一次移居關中,長安四周,添了十餘個城邑,這些衛星都市的人口,加上長安本身人口,使關中無法負荷,以致光武中興不得不將首都遷往洛陽。

經過南北朝,長安常為戰爭之地。但是從北周以關中為基地,大量府兵駐紮關中。盛唐之時,關中人口大增,不僅有政府官員,大量軍隊,還有西來的番商胡賈,於是關中資源再度衰竭,武則天不得不時常就食洛陽。

更可惜者,關中樹木作為柴薪砍伐殆盡,鬱鬱蔥蔥的終南山,到中唐時,樹木已大不如前。關中植被流失,造成史念海先生所指陳的"河流侵蝕原地"。今天,八水繞長安的盛況,已完全不可再見。

"周原蕪蕪",今日破碎不堪,這個經驗,竟不為世人察覺。在今天我們又見到首都人口劇增,調動南北資源只為此一個超大都市的食用和飲水。南水北調是巨大工程,對飲用水還有補充餘地,但終究救不了地下水源乾枯,河北平原下陷豈止以尺計!

即使不談首都面臨的困難,中國經濟發展,全國處處都有所營建,處處高樓大廈,一片一片水泥地,奪走了農田與植被。缺少了植物覆蓋,雨水不再能滲入土壤,而水泥地的反射熱,又增加了許多大地暖化的溫度。為了這些興盛的表象,後代將支付無窮的生態代價。

以上所說,只是我們親眼目及,堪為痛心的一些現象。今天國人的環保意識已比二三十年前提高不少。我想我所指出的問題,都發生在生活之中,我們是不是也對於政策的設計和運作,應當以史為鑑,有所警惕。

這部著作中,提到淮北農家長久沒有男耕女織的分工,婦女似乎沒有發揮她們從事副業的生產力。這種現象,值得注意。但其中緣故安在,值得推敲。副產品的市場還在,副產品生產者也在,原料不難取得,而農戶生活艱困如此,除農田生產收入外,為何男女都不能在副業中找出路?作者必有很多研究資料,盼望他另有宏文,就此問題,作出分析。

許倬雲謹序

2008年6月24日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安達

來源:人文社科學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