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日方破紀錄申7萬億日元軍費購長程飛彈 分析:為台海開戰做準備

日本防衛省公布的島嶼防衛用的「高競速滑冰翔彈」。日本防衛省網站截圖/張仕仁提供

日本《共同社》周二(8日)發出獨家消息指,首相岸田文雄的內閣,擬提出歷來最多的7萬億日元軍備經費預算申請,準備購射程達1000米的長程飛彈,貫徹去年岸田文雄發表的新「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日後的自衛隊須擁有「反擊能力」。軍事學者分析指,若台海發生戰爭,日本、韓國必捲入戰事,日方購長程飛彈是有所必要,相信日方增軍備只會作為「最後的手段」,不會主動攻擊敵方。

岸田內閣大幅提升軍備預算

《共同社》的報導披露,日本防衛省正協調2024年度的預算申請,擬提出7萬億日元(約3527億人民幣)歷史最高的軍費預算。報導更指出,其部分軍費將用於購長程飛彈,以及作為飛彈攔截的軍事系統,海陸空三方亦加強軍備。報導又引述相關人士透露,軍備預算主要購置推動長程飛彈,不但包含自衛隊12式陸基反艦飛彈、射程達約1000公里,還有用於南西諸島等島嶼防衛的日制「高競速滑冰翔彈」。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內閣於去年開始銳意增軍費。2022年12月,岸田文雄發表了新「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岸田指出,日本需要有「反擊能力」的飛彈,擁有這些「反擊能力」是「安保政策」的一大轉變;他又提出,2023年起5年內的軍費總額,要提升至43兆日圓,軍費占GDP的比率未來要由1%大幅度提升至2%。

學者:日本做好「台灣有事」的準備

日本近年增軍費,一改以往「被動防衛」的政策。台灣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產業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接受本台訪問指出,台海局勢緊張,近十年日本不能再用「被動防衛」,要積極思考一旦「台灣有事」,如何做到「主動防衛」以在軍事上做到自保。

蘇紫雲說:從地緣戰略來說,一旦台灣有事,日本一定有事,韓國也會有事。主要原因是在海上的運輸線,依照公開資料,日本92%的能源也要經過台海周邊,韓國有6成能源也要經過台海周邊。一旦台灣出現武力的事,當然對日本、韓國的影響重大,更遑論台灣一旦被中共占領,那麼日本、韓國的運輸生命線可能隨時被中國截斷。

一年前,日本受到中國飛彈的威脅,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期間,解放軍發射5枚飛彈飛落日本專屬經濟海域(EZZ),最近一枚飛彈墜落在與那國島近80公里的範圍。當日的《中央電視台》放映多段台海軍演的影片,新聞報導員說:「飛彈全部精準命中目標」。

蘇紫雲分析指,現時俄烏戰爭的主要武器是靠中、長程飛彈這種「迂迴攻擊」,一旦「台灣有事」,在南海、台海是必然選擇以長程飛彈作為作戰策略,但他認為縱使日方軍備上比以往積極,仍會視購飛彈為「最後的手段」,不會先發制人。

蘇紫雲說:東亞南海、台海也是海空戰場,所以這種長程飛彈的重要性,比起烏克蘭戰更為顯著,韓國也發展了長程飛彈,玄武系列的飛彈,用來反制北朝鮮的威脅,日本就在這種思考之下,站在地理環境,敵方威脅的改變,所以他們選擇了長程飛彈。

美軍證自衛隊被中國黑客入侵

另外,美國《華盛頓郵報》周一(7日)報導指,2020年秋季,美國國家安全域性(NSA)探測到中國軍隊入侵日本防衛機密網絡。NSA長官向日本防衛省警告指「這是日本近代史上造成最大的駭客攻擊」。防衛省翌日解釋,「黑客曾入侵」的事實尚未確認,不便評價。

華府發現2020年日本自衛隊網絡被中國「黑客」入侵,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指沒有足夠資料,不予評論。(NHK截圖/張仕仁提供)

根據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2022年的統計,日本一年軍費達46億美元,在全球軍費排第十名,僅次於韓國。日本於1988年的軍費為3.67兆億日圓,2022年則升至超過6兆億日圓,岸田文雄內閣預計,2027年更將升至9兆億日圓,以SIPRI的推算,屆時日本將成為世界第三大軍備國家。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