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能源、食品價格看漲 擾亂通膨「緩和」腳步

通膨雖然緩和,超市裡許多民生必需品價格仍然高昂。(歐新社)

儘管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通膨率持續下滑,但經濟學者指出能源和食品價格正在逆轉,恐將擾亂通膨緩和的腳步,未來幾個月可能會出現一些動盪。

華爾街日報報導,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僅上漲0.2%至3.2%,約與6月持平。這比去年6月1.2%、2022年平均0.5%的漲幅都更低。依此軌道,通膨率可在今年年底或2024年初邁向聯準會的2%目標。

然而CPI是去年7月起連12降後首度反彈,原因是幫助降幅主要推力之一的汽油前景看漲。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汽油價格飆升將12個月通膨率推至一年前的9.1%;現在汽油價格又出現上漲勢頭,雖然7月價格僅漲0.2%,但更大的漲幅即將到來。

汽油價格通常落後於原油價格,而西德州中質原油(WTI)上周觸及每桶82.82元,為去年11月以來最高,因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減產、美國經濟前景改善推升需求而漲價。

全國油價消息服務中心(OPIS)數據顯示,11日普通汽油價格月漲30美分,達到每加侖3.84元。桑坦德銀行美國資本市場(Santander US Capital Markets)首席經濟學者史丹利(Stephen Stanley)表示,這將使8月CPI中的汽油子項目上漲超過10%、月度CPI漲0.6%,消費者價格12個月變化達3.6%。

油價可能會推高機票等其他成本,而機票是通膨下降的因素之一:7月較6月平均降價8.1%,當月通膨脹率就因此下降近0.05個百分點。

食品方面,價格截至去年9月平均每月上漲1%,到今年3月至6月平均下降0.1%,但7月又漲0.3%。聯合國食品價格指數(包括穀物、植物油、糖、肉類和乳製品)去年3月創下50年高點後穩步下跌,但7月較6月上漲1.3%,是四個月內第二次上漲。

地緣政治和天氣也使前景不樂觀,俄羅斯7月退出黑海穀物協議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糧食價格恐漲10%至15%;美銀美國經濟主管加彭(Michael Gapen)則說,運輸成本上升、惡劣天氣、聖嬰現象也可能推高食物價格。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