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正牌紅三代 撼動世界看中國 中共領導人始終不知道的…

——進入蘇聯模式中國科技已經輸了

作者:

麻省理工學院(MIT)史隆管理學院教授黃亞生是「根正苗紅」的紅三代,爺爺是中國共產黨的前50名黨員,黃亞生在1981年留學哈佛大學後成為一名商學院教授。他不是預言家,但他的學術研究,總能撼動外界對中國看法。天下雜誌779期發表了黃亞生的專訪。

黃亞生的新書《EAST的起落》(暫譯,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EAST)談中國科舉制度與科技發展。

黃亞生說,用了6年時間,建立中國古代科技資料庫、累積上萬條資料,找出每個朝代的「人均發明」數量。我們的研究顯示,當中國變成大一統時,科技發展就崩潰了、停滯了。

現代科技的發展,取決於兩個因素,缺一不可。一個是規模,好比說政府的支持和資源投入;另一個是多樣性,創造力需要有思想自由的空間。

台積電就是多樣性最好的代表,它跟多國、多家客戶合作,不斷吸納新知。

有一個事,中共領導人一直沒弄清楚,現在科技發明和高科技發展,背後靠的是全球化。比如華為,華為成功關鍵還有國際合作,2018年以前,它至少跟美國130多家企業合作。

過去,中國很多高科技企業都是靠歐美創投支持,大量在香港註冊公司,享受西方金融和法律制度保護,但現在全部被毀掉。

再從學術上來看,中國被引用愈多的科技論文,幾乎都跟海外合作。共產黨沒有提供學術自由,就把自由外包到MIT、外包到哈佛。

原本把自由外包給西方,現在也封鎖現在大環境變了,學術不可能不受影響。就算我們想跟中國合作,按照中國最新法律,不能對外分享數據,博士生的論文也不能分享,中國也在封鎖外界。

現在多樣性沒有了,只剩政府支持,那就是進入蘇聯模式。

黃亞生對中國的科技發展非常悲觀,中國創投現在投的項目,跟過去投技術、投人才的邏輯不同,完全都是政策驅動,最終結果就是浪費。再看幾個前沿科技,量子電腦是純科技,研發很貴,中國能用錢砸出來,但也會受制於晶片。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天下雜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