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北京兒科醫院塞爆 家長自備病床 點滴瓶掛杆

大陸北京兒童醫院的內科小夜門診近日成為城市人群最密集空間之一,幾百平方米的密閉空間裡容納了4、5000人,藥水的味道、孩子的哭聲和分診台擴音器的叫號聲在空氣中交織。工作人員不斷呼喊,「看上醫生至少要等6小時,分診後的號24小時內都有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兒童醫院也擠滿了患兒,導引標誌上顯示等待時間8小時左右,有些家長等待超過10個小時。

大陸北京兒童醫院的內科小夜門診近日成為城市人群最密集空間之一,幾百平方米的密閉空間裡容納了4、5000人,藥水的味道、孩子的哭聲和分診台擴音器的叫號聲在空氣中交織。工作人員不斷呼喊,「看上醫生至少要等6小時,分診後的號24小時內都有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兒童醫院也擠滿了患兒,導引標誌上顯示等待時間8小時左右,有些家長等待超過10個小時。

《經濟觀察報》報導,11月25日凌晨1點,北京兒童醫院內科小夜門診的電子橫屏上寫著,1200號以內持化驗單到分診台交號,此時還有幾十位排在1100多號的家長站到門診室外排隊。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這一批1200號已經是當天第三批1200號了。而在二樓的打點滴中心,號碼已經排到了當天的第2028號。

打點滴中心在夜間高峰期時一位難求,孩子們被家長放在露營小推車、輪椅、野餐墊、瑜伽墊上,大人們手裡提著打點滴瓶,或者把吊瓶掛在牆面上,他們擔心孩子出現交叉感染。許多家長帶著曬衣杆或掛鈎,坐著自帶的摺疊椅,在醫院見縫插針找打點滴的地方,例如打點滴間門口、醫院大廳,隨處都是打點滴的患兒。

報導制出,進入秋冬季後,家長都在為孩子的呼吸道疾病奔走於多家醫院。近日北京多家開設有兒科的三甲醫院,直到凌晨仍有不少家長等待。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兒科主任醫生晁爽表示,她所在科室呼吸道疾病的門診量較夏季增長了100%以上,較9至10月增長30%%至50%,目前還沒看到拐點。

北京順義區婦幼保健院一位感染科醫生介紹,自從支原體感染潮爆發後,醫院接診的呼吸道疾病患兒數量就一直處於高位。為了緩解壓力,醫院還與7家鄉鎮衛生院達成合作,醫院醫生開出處方後,將病情平穩的孩子轉至衛生院打點滴。

北京兒科醫院塞爆,露營推車變臨時病床,家長自備曬衣杆掛點滴瓶。(圖/翻攝自微博)

北京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學首席專家王全意21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兒童門診就診病例中流行強度前三位是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此前流行的肺炎支原體已經下降到了第4位。國家衛健委24日公告,目前中國的監測和醫院系統報告的病例是由已知的流行病原體感染引起。

北京兒科醫院塞爆,露營推車變臨時病床,家長自備曬衣杆掛點滴瓶。(圖/翻攝自微博)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CTWANT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