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伴侶有這1個特徵,說明你找對人了

作者:

前段時間,我去參加一個兩性親密關係沙龍。

中間聊到一個話題:是什麼原因,讓你想跟眼前伴侶建立持久的親密?

大家紛紛分享自己的觀感體驗:性格匹配、背景相當、價值觀一致……

倒是玲子的回答令我眼前一亮。她說:「我們之間有聊不完的廢話。」

有一次她跟男友去影院看《旺卡》,電影展示了很多魔法巧克力。

回家路上,玲子半開玩笑:「我也想吃魔法巧克力,你來做吧。」

「好呀!」男友回答。

隨後,兩人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認真探討了起來:

魔法巧克力要怎麼製作?

要用什麼材料製作?

要從哪裡搞到材料?

……

儘管探討了一個多小時,最終也沒得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製作方案,但這個漫無邊際的討論,卻讓玲子感受到無窮無盡的滿足與樂趣:

「就是一種需求有人傾聽,願望有人相隨,快樂有人相伴的感覺。」

這是一種她從小到大未曾經歷過的「跟親近之人說廢話」的體驗。

小時候,玲子的父母非常重視效率——

從不跟她講廢話,也不陪她做「無用功」,更不允許她浪費時間。

每當玲子想探討一些話題,或想嘗試一些感興趣的事物,父母都會優先考慮「是否有利於學習」:

如果是,他們會非常配合地回應、支持玲子,但同時也會給玲子下達諸多任務要求;

但如果不是,他們就會非常不耐煩地呵斥並制止玲子——

「不要整天講這些沒用的,小孩子怎麼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想法?趕緊學習去!」

小學時期選報興趣班,玲子想報書法和繪畫。

當時父母判斷書法對學習有益,畫畫對學習無益,便只給玲子報了書法班,不報繪畫班。

與此同時,父母還給玲子購買了很多書法本,每天給玲子布置任務,監督著她練習書法。

結果這一頓操作下來,玲子逐漸喪失了學習書法的熱情和樂趣,甚至還對它產生了牴觸。

「我感覺父母就像一個嚴苛的監工,而我則是一台學習機器,我感到很壓抑,也很痛苦。」

聽完玲子的分享,我陷入了沉思。

過去長久以來,我們的教育都在盛行一種「功能式養育」

即:對孩子所有的愛與關注,都圍繞著一個特定功能展開。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學習功能,就像玲子的父母——

無論孩子說什麼話,做什麼事,都要求圍繞著學習去展開;倘若跟學習沒太多關聯,就毫不客氣地扼殺掉孩子的熱情。

這樣的教育方式,或許能讓孩子及早產生學習意識,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在學習上。

但它給孩子成長帶來的局限和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它會帶給孩子一個「直觀體驗」:

我是一個學習的工具,而不是一個完整的人。

玲子告訴我們,在成長中的很長一段時間,學習是她唯一的任務,也是她唯一的價值來源。

每當她想做一些學習以外的事情去放鬆一下自己時,內心都會冒出一個聲音不斷提醒、鞭笞她:

「趕緊學習,別浪費時間了,再不學習你就落後、被淘汰了……」

這個聲音時刻監督著她,令她一刻也不敢懈怠,一刻也不敢放鬆。

那時學習對她而言——

不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與追求;

而是一種父母內化在她心裡的要求,一種習慣性的自我逼迫。

其次它會教給孩子一種「人際模式」:

用功利心去聯結他人,但很難真正收穫親密。

大學期間,有幾位男生同時追求玲子。

玲子選擇了學習能力最強的F,因為這個特質對她的學習最有幫助,然而戀愛期間,她卻感到很壓抑:

每當她想跟F探討一些問題時,F都會快速給她拋來標準答案;

如果她表示不理解,F就會很不耐煩,甚至還會嫌棄玲子笨。

後來F申請上國外名校的研究生,提出了分手,理由是玲子跟不上他的成長步伐,玲子深受打擊,一度陷入抑鬱頹廢、自我懷疑。

那段戀愛帶給她的——

不是一種溫暖的愛、聯結與親密;

而是一種功利式的審視與評價,一種習慣性的挑剔與貶低。

總的來說,無論是成長過程,還是大學戀愛,玲子感受到更多的是壓抑與痛苦,而不是快樂與滿足。

由上不難看出,功能式養育或許可以提高孩子成長的效率,

但卻會無形中扼殺了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和親密聯結的能力。

那麼,有沒有一種養育方式——

既能培養孩子的成長熱情,又能令孩子獲得自我認同感和親密聯結能力呢?

其實是有的。

那就是自體心理學家科胡特倡導的:「鏡映式養育」

即:父母像一面鏡子般,照見眼前真實的孩子。

它不需要孩子根據父母的標準和意願,去發展某一個特定功能;

而是需要孩子根據自己的自主意志,去發展自我,成為他自己。

具體來說,鏡映式養育包含三個緯度:

其一:不要帶著目的去培養孩子。

很多父母養育孩子,總是帶著某種目的或期待。比如,

有的父母小時候沒好好讀書,便要求孩子一定要考上重點大學;

有的父母關係不和,便把情感寄託給孩子,讓孩子充當小伴侶;

……

然後不管孩子真實的需求和願望是什麼,家長都會把孩子引導到某一特定功能上。

這樣做,不僅會限制孩子自我意志的發展,還會扼殺孩子的成長樂趣和存在價值。

父母如果真的愛孩子,就應該放下自身的目的和期待,尊重孩子自己的需求和意願。

要知道,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父母生命的延伸。

其二:耐心傾聽孩子說"廢話"。

6歲的多多聽到電視播報地震新聞,他問爸爸:「地震死了多少人?」

爸爸回答了一個數字。

過了幾分鐘,多多又問:「地震死了多少小孩?」

爸爸愣了一下,回答了一個大概數字。

過了幾分鐘,多多又問:「地震死了多少幼兒園的小孩?」

爸爸終於不耐煩了:「你到底有完沒完?趕緊寫作業去!」

表面上看,這樣沒完沒了的對話,似乎沒什麼意義。

但如果爸爸能夠多一點耐心去回應多多,他也許會發現:

多多真正擔心卻沒有說出口的是,萬一地震來了他怎麼辦。

他是在表達他對地震的恐懼,以及對自身安危的擔憂。

父母如果真的想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就應該儘量耐心回應孩子提出的問題。

在孩子暢所欲言的過程中,我們會逐漸理解孩子「廢話」背後的真實意圖,並與之建立內在情感的聯結。

其三:允許孩子做"無用"的事。

5歲的傑克用兩隻手兜著屁股,不停地跳躍,樣子有些滑稽。

「你在做什麼?」媽媽問道。

「我在嘗試把自己抱起來。」傑克回答。

「那你成功了嗎?」媽媽繼續問道。

「沒有,我總是會掉下來。」傑克一臉苦惱。

「為什麼會掉下來呢?」媽媽繼續問道。

「我不知道,我明天問問老師。」傑克回答到。

由始至終,媽媽都沒有嘲笑傑克,也沒有阻止他,更沒有急著去告訴傑克標準答案。

而是先允許孩子去嘗試,然後通過啟發式提問去引導孩子思考,最後再由孩子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這是一個孩子自主性形成的過程,也是孩子在探索中不斷學習、思考和成長的必經之路。

一個在鏡映式養育中長大的孩子——

他會在關係中看見自己,獲得自我認同感;

也會在關係中看見他人,收穫親密的聯結。

玲子男朋友是一名設計師,他在工作領域很有創造力,頗受同行認可。

一開始玲子選擇跟男友在一起,是基於對他才華的欣賞。

但剛在一起時,玲子卻不太能適應,因為她發現男友經常「不務正業」。

比如節假日期間,玲子會不間斷地參加一些業餘學習,但男友不是組隊玩遊戲,就是研究花花草草,從不學習。

玲子看不過眼,開始下意識地干涉男友,督促男友去做一些有用的事,別整天浪費時間。

男友既不反駁也不妥協,只是堅定且溫和地回了玲子一句:「我喜歡呀,我覺得很快樂。」

後來有一段時間,玲子在工作上面臨很大的壓力,經常壓得她喘不過氣。

為了舒緩繃緊的神經,她開始搜集各種奇怪表情包,時不時看著樂一下。

有一次,她誤按了按鈕,把表情包給男友發送了過去。

她尷尬地撤回。

但沒想到,男友剛好看到了,隔了幾分鐘,他給玲子回了一個類似的表情包。

「哈哈,遇到同道中人了。」玲子想著,又發了個滑稽表情包過去。

就這樣你一來我一往,兩人互發了幾十個表情包,在偷偷樂的過程中,玲子整個心情也舒暢了起來。

從那以後,每當玲子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時,就會跟男友互發各種滑稽表情包,作為解壓。

她一直以為男友也有搜集表情包的興趣。

直到有一次聊天,她不經意問起這個事情,男友回應道:

「沒有哦,我平時很少發這些表情包的。是為了配合你,陪你娛樂,我才搜集的。」

那一瞬間,玲子突然有些莫名其妙的感動。

原來,做無聊的事是可以不被苛責的,甚至還會有人願意陪著你一起無聊;

原來,這種鬱悶有人開導,孤獨有人陪伴,快樂有人相隨的感覺如此溫馨。

當真切體驗到這種被看見、被接納的美好感覺以後,玲子再也不苛責男友的「不務正業」了。

她開始用心地去跟男友交流,了解男友組隊玩遊戲的樂趣,聆聽男友研究花花草草的心得,兩人關係愈發親密。

寫在最後

在任何一段關係中,如果只講究效率,缺失了彼此的看見與聯結,

那它就是一段冰冷的、沒有感情的關係,無法讓人從中獲得情感的滋養。

人與人之間最真誠的看見,都藏在一句句不帶目的「廢話」之中;

人與人之間最真切的聯結,都藏在一件件不經意的「無用」小事裡。

希望我們跟自己的伴侶、孩子有事沒事多說一說「廢話」,有空沒空多做一些「無用」之事。

廢話,有時是最美的情話;無用之事,有時是最溫馨的回憶。

謹做此文,與你共勉。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麗

來源:武志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