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名家專欄:面對經濟困境 中共仍束手無策

2021年10月31日,江蘇省鎮江市,房地產開發商巨頭碧桂園控股(Country Garden Holdings)建設的龐大樓宇群。

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Milton Ezrati撰文/信宇編譯

四月份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本應公布新的、更有效的政策來解決中國的經濟問題。然而在這次政治局會議上,人們看到的只是現有政策的翻版;而且迄今為止,這些政策對中國經濟幾乎沒有產生任何實質性影響。

現在,中共高層領導已經暗示將在7月份的三中全會上做出更多承諾。鑑於中共領導層迄今為止的表現,國際觀察家們對7月份是否會出現更具實質性的政策普遍持懷疑態度,這是可以理解的。事實上,缺乏有效的政策已經表明,中國政府幾乎不知道或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當前日益嚴峻的經濟挑戰。

眾所周知,中國經濟繼續顯示出疲軟的跡象。今年年初的幾個月里,人們看到了一些希望,認為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經濟活動正在回暖。然而最近的數據已經使這種希望破滅。採購經理人調查結果顯示,經濟活動再次放緩,在增長和下降之間停滯不前。儘管這比2023年的全面下滑要好一些,然而也很難讓人樂觀。與此同時,服務業數據顯示,與年初的增長相比,全國服務業出現了全面下滑。此外,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私營企業,第一季度的工業利潤都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當然,房地產危機繼續發酵,拖累了房屋銷售和建築業。根據中國房產信息集團(China Real Estate Information Corp,簡稱CRIC)公布的數據,全國百強開發商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約43%,僅3月份以來就下降了13%,比房地產危機爆發前的2020年12月下降了80%。出口有所增長,然而這與其說是經濟健康的跡象,倒不如說是人民幣貶值使中國在一些技術簡單、價格低廉的產品上獲得了相對於競爭對手的短暫優勢,而中共領導層本不想強推這些產品。

然而,面對這些令人痛心的經濟消息,身在北京中南海的中共高層領導們所能提供的只是一些明顯不足的簡單措施;更為糟糕的是,他們只是含糊其辭地承諾會採取一些更有效的措施。在3月的全國兩會上,中共領導層討論了一些措施,如讓中國人民銀行降低利率,並提供一個名為「白名單」(white lists)的計劃,即地方政府確定停滯不前的發展項目,由國有銀行在審查後進行特別融資。

中共領導層還談到了發行全國債券,以緩解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而發行債券一直是北京屢試不爽的萬能措施。這意味著更多實質性的政策措施將在4月下旬的政治局會議上宣布。然而政治局會議上出現的只是這三項措施的老調重彈,以及很快會有更多措施的含糊承諾。

誠然,中共高層推出的「白名單」計劃有一定的價值;然而迄今為止,中共政府的實際參與程度微乎其微,難以滿足行業需要。目前看來,政府的資金流僅占恆大2021年宣布的最初失敗案例總額的5%,更不用說此後幾年其它房地產開發商的失敗案例,如另一個房地產巨頭碧桂園亦深陷財務危機。除非「白名單」計劃涉及的資金規模急劇擴大,否則該計劃與其說是一項政策,倒不如說是中共會議用作談資的作秀,更談不上是房地產危機的補救措施。同樣,中共發行的債券雖然高達1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400億美元),然而最多只能對估計高達11萬億美元的地方政府懸置債務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已。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人民銀行的降息幅度更小。迄今為止,中國人民銀行已降息五次,然而降息幅度總計不到半個百分點。即使在最樂觀的情況下,也很難指望規模如此微小的舉措能提升經濟,而現在的情況無疑比想像的要糟糕得多。在中國人民銀行降息期間,中國每年約2%的溫和通脹轉為每年約0.8%的溫和通縮。

考慮到這個變化對借貸和還貸的購買力所產生的影響,中國的實際利率實際上已經上升,此舉不僅沒有起到刺激作用,反而抑制了居民的借貸和消費能力。為了保持降息開始時的激勵機制,中國人民銀行不得不將利率下調2.8個百分點。要鼓勵民眾借貸和消費,中共央行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除了這些裝點門面的政策姿態之外,中共政權所做的就只是空頭承諾。中共政治局告知公眾,它將很快解釋用於「消化」國內大量積壓未售住房的各種政策。毫無疑問,這將是一項龐大艱巨的任務,因為這些住房大多位於普通中國人不願居住的地方。然而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所提供的只是說它正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中共高層還向全國兩會代表和委員承諾,將制定一項「徹底」的計劃來解決地方政府的債務過量問題。然而時至今日,沒有人聽說過這個計劃的任何細節。

一些人猜測,這些新政策將在預計今年7月召開的中共三中全會上亮相。也許到時會出現一些新政策,然而從中共高層迄今為止的表現來看,中國推出所需的巨大政策轉變來應對經濟挑戰的可能性並不大。甚至三中全會能否如期舉行亦未可知,一切尚存變數。中共的執政章程要求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全會,然而目前看來,距離上一次全會已經過去了17個月,這是自中共第一代黨魁毛澤東掌權以來間隔時間最長的一次。顯然,中共和國家的領導層對於如何應對這場嚴峻的經濟挑戰,仍然處於不知所措的迷茫之中。

如果中共三中全會如期舉行,如果中共高層屆時宣布強有力的經濟拯救政策,全國經濟可能會開始復甦。然而這只是兩個很大的「如果」而已。更為可能的是,近期的經濟低迷狀態將在巨大的慣性作用下持續下去,中國經濟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陷入困境。

作者簡介:

米爾頓·埃茲拉蒂(Milton Ezrati)是紐約州立大學(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簡稱SUNY)布法羅分校人力資本研究中心主辦的《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的特約編輯,亦是總部位於紐約的知名傳播公司Vested的首席經濟學家。在入職Vested之前,他曾擔任Lord, Abbett& Co.等公司的首席市場策略師和經濟學家。他還經常為總部位於紐約的《城市雜誌》(City Journal)撰寫文章,並定期為《福布斯》(Forbes)撰寫博客。他的最新著作是《即將到來的三十年:未來三十年的全球化、人口統計學和我們的生活方式》(Thirty Tomorrows: The Next Three Decades of Globalization, Demographics, and How We Will Live,2014)。

原文: China Is Clearly at a Loss About How to Deal With Its Economic Challenge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