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美軍FA-XX預算被砍遭冷藏! NGAD也面臨喊卡 恐削弱對中國戰略優勢

作者:

美國海軍下一代艦載戰鬥機 FA-XX。(模擬圖)圖:翻攝自晨楓

在2025財年的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預算草案中,美國海軍下一代艦載戰鬥機 FA-XX的預算從年初提出的4.5億美元驟減到5,382.8萬美元,銳減了近90%,相比上一財年的15.3億美元更是減少了近97%。這一刀基本上就意味著 FA-XX被冷藏了,畢竟這點經費差不多就夠維持 FA-XX辦公室的運轉。

美國海軍早在2012年就向工業界發布 FA-XX專案的資訊徵詢書( RFI),它的專案備選方案分析( AoA)也在2019年就完成了。長期以來,該項目進展始終高度保密,這可以理解,但直接冷藏還是大出人們的意料。

很多人對 F-18E作為美軍下一代戰機感到不屑,因為這不符合人們對美國戰鬥機「應該」具有碾壓級性能的期望。但 F-18E是非常符合時代和美國海軍具體需要的戰鬥機。

F-18E由於基本氣動布局沒有大變,氣動設計上的不定性很低,試飛中出現的高機動飛行「翼尖下垂」的問題也很快被解決了。F-18E最終成為近幾十年美國作戰飛機研發歷史上少有的按時按質按價完成的模範項目。

美軍F-18E戰機。圖:翻攝自晨楓

F-18E的能量機動性並不突出,但暫態機動性優秀。加上海軍向來注重武器系統和視距外空戰能力,在訓練水準更高的海軍飛行員手裡,在具有不錯的艦隊防空能力的同時,對地攻擊也不錯,在實戰的話,F-18E作為一個多面手,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由於 F-35C至今未能達到足夠令人放心執行任務的能力。雖然 F-18E的航程和速度均不及 F-14,但這只在針對俄國「逆火」式那樣的超音速轟炸機時是個問題。雖然 F-18E的 AIM-120射程不及 F-14的 AIM-54,但勝在實戰中的多目標交戰能力更強。

F-35C一直是「抱來的孩子」,在美國海軍的地位尷尬。作為美國海軍唯一的隱身戰鬥機,F-35C在打擊能力上不及 ATA,在艦隊防空方面遠遠不及 NATF,甚至不及 F-18E。

但對於意在擊敗中國的美國海軍來說,規劃中的 FA-XX都未必夠用,因為誰都不知道什麼樣的飛機才是真夠用。畢竟中國的空間 ISR和反艦彈道飛彈徹底改變了傳統的航母交戰模式,並讓海岸線1,500-2.500公里以內的海域都成了美國航母的危險區。

中國殲-15T在技術上和 F-18E沒有代溝,但身大力不虧,中國迅速提高的電子和武器系統技術使得殲-15T成為 F-18E的勁敵,甚至號稱對上 F-35C也不吃虧。

解放軍殲-15T戰機圖:翻攝自中共國防部

與此同時,中國殲-35也在路上,上艦部署只是時間問題。殲-35是與 F-35C同級但不同質的隱型戰鬥機,更是以制空為主的戰鬥機。

這時候,美國還需要考慮到中國航母還得到空間 ISR、反艦彈道飛彈、核潛艇、055、岸基作戰飛機的全維度支援,對孤軍深入的美國航母具有可觀的主場優勢。

而在「提康得羅加」級巡洋艦日益老化必須退役的現在,作為後繼者的「伯克Ⅲ」級不僅需要在數量上要補上「神盾」艦的缺口,在品質上也必須接過艦隊旗艦的重擔。

雖然以瀕海戰為特色的「維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的性能在近期夠用了,也在加緊建造,但為了確保水下優勢,美軍為重回大洋潛艇戰的 SSNX的研發和建造刻不容緩。

但是這還不是噩耗的全部,海軍陸戰隊從「由海到陸」轉型為瀕海作戰,重點從兩棲攻擊轉向以島制海,兩攻則轉型為「閃電航母」,打亂了傳統造艦計劃。

面對到處都需要錢,各方需求都很急迫的局面,還沒譜的 FA-XX就只有暫時冷藏了。

美國海軍美軍航母林肯號(CVN72)和驅逐艦彼得森號(DDG121)穿越新加坡海峽。圖:翻攝自單手搓核彈

美國空軍實際上也面對類似的難題。在 F-22開始部署和 F-35開始研發的時代,中國的殲20數量已經超過 F-22。

中國實在沒有理由在渦扇15好不容易定型的時候中止全規格殲20的生產,和 F-22的數量差距必將繼續拉大。而雙座殲20帶來全新的戰鬥力,為有人-無人團隊作戰提供了現實的平台,這是 F-22和 F-35都做不到的。

與此同時,即使為了替換高度老舊的現有機隊,B-21和 F-35A也必須加緊生產。美國空軍也沒錢了。

美國空軍的下一代戰鬥機 NGAD還沒有下馬,但也面臨喊卡了。近期傳聞 NGAD可能達到3億美元的單價,讓空軍多所顧慮。

從紙面上講,美國的軍費開支依然是中國的4倍,即使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也是2.4倍。由於國防預算有限,美國海軍的 FA-XX和空軍的 NGAD,可能只有被壯士斷腕了。

美軍盧卡斯號驅逐艦。圖:翻攝自US Navy

美軍F-108戰機。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中國渦扇-15引擎。圖:翻攝自包明說

美國海軍F-35B戰機。圖:翻攝自單手搓核彈

美國中央司令部美軍一架F-22戰鬥機在中央司令部責任區內執行任務。圖:翻攝自單手搓核彈

中共殲20戰機編隊。圖:翻攝自中國軍網

中共戰機機群。圖:翻攝自中國軍網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新頭殼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牆 免翻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