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智庫與媒體最新取得的衛星影像顯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內蒙古朱日和聯合作戰戰術訓練基地,除早已出現的「模擬總統府」與「模擬外交部」外,又新增一座疑似仿造台「模擬司法院」的建築,並由長約280米的地下通道與「模擬總統府」相連,疑為演練對政府核心機關的快速突襲,抑或是「斬首」行動的戰術部署。
衛星圖揭露:模擬司法院與地道工程已成型
日本產經新與研究機構「國家基本問題研究所」(國基研)報導指出,該「模擬司法院」工程自2020年8月底動工,2021年已大致完工;其鄰側另一紅色屋頂建築自2023年11月開工,至2024年4月已近完工。
根據衛星影像顯示,整體訓練區自2020年以來範圍擴張近三倍,並持續有裝甲車、路障等演練痕跡。國基研研究員指出,地道與仿真建築可供實戰化攻堅、突入與內部滲透等訓練使用。
朱日和訓練基地位於內蒙古,面積約1066平方公里,是解放軍規模最大的野戰與聯合演訓場。早在2015年中國官媒《央視》就曾公開朱日和「模擬總統府」畫面;近年在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主導下,解放軍強化「實戰化」訓練並加快大型演習常態化與場域改造。日本媒體與學者引述研究所判斷,此類高度還原的模擬設施,既可作為軍事演練場,也具有心理戰、威懾作用。
專家:從模擬建築到「斬首」戰術的銜接
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與國基研人員分析認為,地道與相鄰仿真機關顯示演練內容已進入戰術層級,可能針對政府機關核心人員的「清除」或「抓捕」等行動進行演練。研究員中川真紀表示,在習近平體制下,朱日和等場地的實戰化改造明顯加速,目的包括提升對目標設施的內部滲透、突襲與快速掌控的能力,並向外界傳遞「已準備就緒」的信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內蒙古朱日和聯合作戰戰術訓練基地,除已出現的「模擬總統府」與「模擬外交部」外,又新增一座疑似仿造台灣司法院的建築。(日本產經新聞網)
中國「跨越-2015.朱日和C」軍演出現士兵突襲「山寨總統府」畫面,中媒認為這場軍演可能為武力解決台灣問題而生。(翻攝自觀察者網)
軍事、外交與心理戰三重意義
分析指出,模擬總統府、外交部與司法院等設施並非純粹靶場建築,其公開或被揭露本身就具政治與心理戰功能──向台灣與外界示能、施壓與威懾。除了實體演練,這類設施在資訊戰與輿論場域亦可被用作「證明」解放軍備戰狀況以達到戰略嚇阻效果。
日媒揭露之際,台海周邊安全情勢逐漸升溫。對於相關設施用途,各方態度分歧:部分軍事分析師認為,其為常態化演訓與能力建置的一部分;亦有人警告,若解放軍將「斬首」等針對性作戰納入操演常態,則對台灣政府高層與政府機關構成直接威脅,應促使台灣及其盟友強化情資、保全與分散運作能力。
中共官方未公開評論,美日台如何因應?
中共官方未就日本媒體與國基研所公布之衛星影像與分析作出具體回應。過去中國官媒有時公開朱日和演習片段,強調實戰化訓練必要性;中共外交部、國防部發言人曾強調,軍事活動屬國內事務且有自我防衛性質。但,此類具體模擬目標的圖像若被證實,仍可能在國際上引發更多安全與外交關切。
國際安全觀察員指出,類似衛星圖的揭露曝光,常會促使美國、日本等地區盟友重新檢視其對台防衛支援與情資協作安排,並加強在情監、電子情報、預警與領導層保護等方面的協助。軍事專家建議,面對可疑的針對性訓練,台灣需要兼顧危機應變、重要官員分散與持續的國土防衛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