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網王篤若報導/英國《衛報》10月2日爆出重磅消息,英國檢方曾懷疑中共第五號高官、政治局常委蔡奇在一宗現已撤銷的中共間諜案中接收來自英國議會的情報。蔡奇在該案中的身份認定,正是這場持續兩年半風波的核心所在。中國問題專家指出,這暴露了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政府對中共政治的認知不足。
英國皇家檢察院(CPS)今年4月曾表示,一名「中共高層成員兼政治局常委」從兩名被控為中共從事間諜活動的英國研究人員處獲取政治敏感信息。據悉,該人物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作為習近平的親信,蔡奇在中共七常委中位列第五,是目前中共黨內最有權勢的人物之一。這位前北京市委書記同時擔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實質上是習近平的幕僚長。
檢方指控,在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間,一名中共情報人員委託旅居中國的英國研究員克里斯多福·貝里(Christopher Berry)撰寫了至少34份報告,其中部分信息來自貝里的熟人克里斯多福·卡什(Christopher Cash)。卡什當時在英國議會「中國研究小組」工作,該小組由對北京持懷疑論的保守黨議員組成。英國皇家檢察院一度認定,這些情報被轉交給了蔡奇。然而9月15日,CPS以證據不足為由撤銷了對貝里和卡什的指控。兩人始終堅稱自己清白,皇家檢察院也否認曾受到任何政治壓力。
這一決定引發英國朝野強烈不滿。工黨與保守黨議員及唐寧街均對撤案表示憤慨與失望。下議院議長林賽·霍伊爾(Lindsay Hoyle)直言對此「極為不滿」,正考慮對卡什和貝里提起私人訴訟。英國內政事務委員會與司法委員會主席也聯名致函皇家檢察署院長史蒂芬·帕金森,要求其就撤案原因進一步說明,並批評官方解釋「遠未達到此類重大案件應有的詳細程度」。
針對報導,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未回應《衛報》的置評請求,中共駐英使館則稱相關指控是「完全捏造的惡意誹謗」。
專家與評論人士則對此有不同看法。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教授凱瑞·布朗(Kerry Brown)認為蔡奇這種級別的常委「不可能親自接觸年輕研究員的八卦消息」,在習近平體制下更無可能繞過國安體系自行運作。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曾銳生(Steve Tsang)教授也譏諷稱,「常委有比聽中國研究小組報告更重要的事」。但旅居海外的時評人士吳祚來則指出,此消息「有可能」,因為習近平是一個拍腦門決策的獨裁者,他希望得到一手資料,但嫌棄國安系統層層環節麻煩,蔡奇作為親信親自操辦並非不可能。
最終,該案更多揭示了英國在處理中共滲透問題上的制度性困境:一方面擔心情報流失,另一方面卻缺乏對中共運作模式的深入認知。
阿波羅網評論員王篤然指出,此案雖撤銷,但核心意義不在司法,而在政治:它凸顯英國對中共高層權力運作的誤判。蔡奇是習的「影子與耳目」,西方若仍以傳統諜案邏輯看待中共,勢必低估其獨裁體制下的權力集中與非常規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