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金價瘋狂上漲像滾雪球 不祥之兆在於它

今年以來金價多頭占優,分析師預期到2026年底可能突破每盎司5000美元。《經濟學人》提醒,黃金暴漲需警惕:除價值儲存與央行買盤外,近期波動的主因是投機力量,而這正是不祥之兆。追漲資金滾雪球般累積,風險也隨之放大。

年初無人料到金價會在2025年突破4000美元。10月20日金價觸及4380美元高點,隨後跌逾10%,又部分反彈。目前金價較1月漲55%,比1980年經通脹調整後的前高點高出近五成。黃金漲勢主要依賴三類買家:機構、央行與投機者。

機構投資者偏好黃金的價值儲存屬性,尤其在危機時期更具吸引力。黃金易運輸、標準化交易且具實物性,使其成為大資金的避險標的。過去的黃金多頭往往伴隨危機,如網絡泡沫破裂、全球金融危機及新冠疫情。但此次行情不同:在未出現經濟衰退的情況下,自2024年3月以來金價卻已翻倍;同期標普500上漲逾三成、實際利率仍高。

機構當前擔憂潛在危機: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與對華對峙衝擊貿易秩序;美國創紀錄的政府停擺加深不確定;AI股市泡沫恐拖累實體經濟。然而,這些因素與金價近乎線性的上漲並不完全吻合。年初AI風險預期未升溫時金價已火熱;中美休戰、中東和解也未阻止漲勢。11月停擺結束後,股市因降息預期下降而回落,但黃金反而加速反彈。

第二種觀點認為,央行買金源於對美元長期前景的擔憂:美國政治失靈、公共債務惡化、聯準會獨立性受威脅,使全球央行減少美元資產、增持黃金。然而證據並不充分——若美元資產遭大規模拋售,應出現美元下跌、長期利率上升,但實際並未出現。新興市場的購金規模仍小,且增速放緩,主要由少數央行貢獻。一位央行官員直言,不會在疑似泡沫中大量買金,以免最終承擔損失。

真正推動近期金價劇烈波動的,可能是「強勢投機者」。在CFTC疫情停擺前最後一次數據中,對沖基金多頭達到歷史紀錄的20萬份合約(約619噸黃金)。ETF買盤也相當強勁;上月流入放緩,對沖基金小幅減倉便足以拉低金價。之後ETF再度回流,金價隨之反彈,顯示其對短線資金極度敏感。

總體而言,央行增儲雖有影響,但如今的漲勢更像熱錢推動的動量交易。雪球越滾越大,見頂時的回落就越危險。對於那些押注漲勢延續的「強勢投機者」而言,這或許正是最難讓人放心的隱憂。

《經濟學人》報導,黃金瘋狂上漲需要警惕,除了保存價值、央行推動掏金熱因素外,投機者是近期金價波動的主要驅動力,這也是讓人最無法放心的因素。(路透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時方

來源:阿波羅網時方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牆 免翻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