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李濠仲

李濠仲:蕭美琴訪歐背後的「連貫動作」
2025-11-13

11月7日,副總統蕭美琴飛抵布魯塞爾(歐盟所在地),親自出席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度大會並發表演說。因為台灣副總統甚少有機會能在非邦交國公開演講,於是有歐洲媒體形容:這是(蕭美琴訪歐)這個被中國聲稱擁有主權、實行民主治理的島嶼大膽向歐洲拓展觸角的一部分。幾個基本常識,...

李濠仲:當「一中原則」有十種類型
2025-11-10

關於中國所稱「一中原則」,不只不是國際準則,不同國家也有不同的自我詮釋,多數是採取尊重中國主張,但繼續和台灣交往(交涉)的模式,過去一二十年來並行無礙,甚至近年有更多國家(尤其國會)直言台灣不隸屬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高市早苗的X貼文背景,自然也不離這一狀態,而中國卻為此忙不迭祭出「一中原則」框限台灣來年參加APEC,則究竟是在急什麼(距離下屆APEC至少還有一年)?還是在擔心什麼?

李濠仲:新華社「愛國者治台」系列為何無說服力
2025-10-31

照新華社評論所說「愛國者治台」,指的無非就是台灣人身份改變後(成為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將可享有哪些「紅利」,問題是,台灣人現有生活方式,沒有高度自治嗎?沒有宗教信仰自由嗎?私有財產沒有得到保障嗎?台灣優勢產業(半導體)不夠具競爭力嗎?那麼,這種「愛國者治台」至多不就只是保有你本來就有的,然後,從頭到尾不提台灣人當下正在享受的民主、自由、人權和法治將如何,以至所謂「愛國者治台」,不得不讓人馬上想到已然信用破產的「港人治港」,則「成為中國人」還有半點「紅利」可言?

李濠仲:「龍橋」來了 國民黨主席選舉必臭無疑 中共以AI製造性醜聞
2025-10-14

近日,國民黨主席選舉沸沸揚揚,特別的是,先有候選人之一的郝龍斌跳出來指控自己遭到「境外勢力」網軍攻擊,繼之,趙少康隨後也跟進召開記者會,公布多支疑似AI製作的假影片,其中一支影片更造假郝龍斌和台北市議員柳采葳「擁吻」,趙少康據此呼籲台灣國安單位應該介入調查,還說「大陸別想介入台灣任何一場選舉」。

李濠仲:一次狂妄自大的爆破炫技
2025-09-24

活動結束後兩天,在排山倒海的抨擊下,包括蔡國強和Arc'teryx都不再為自己的行為辯解,不過,卻也僅止於對「破壞環境」的慚愧。但誰都知道,在這場喜馬拉雅山爆破炫技背後,那狂妄的心態當然不只是來自於無視環保而已。

大閱兵武器這麼厲害還要「踢正步」?
2025-09-06

「正步是世界上最恐怖的景象之一,遠比轟炸機的威懾力更強。它純粹是對赤裸裸權力的肯定;其中蘊含著一種刻意而為的景象,彷佛是將一隻靴子重重地砸在人們臉上。它的醜陋(誇張的步伐)是其本質的一部分,而它就是在說:『是的,我很醜,只是你不敢嘲笑我。』」就算不把踢正步和極權統治或納粹做連結,許多人為其高度整齊劃一嘖嘖稱奇時,便常忽略了踢正步實則是一種不舒服,甚至有點笨拙的前行方式,

李濠仲:台灣、奈及利亞「悄悄」磋商投資協定
2025-08-30

Punch Digital一則500字不到的報導,「輕輕」帶出台灣和奈及利亞的「深重」一步,安納古再以三倍的文字量,點出了關於台灣涉外的重要標記——(此舉意味)台灣不再只是試圖於地緣政治上夾縫求生——它(台灣)已經開始意識到自我塑造遊戲規則的必要性。 台灣一直持續在外默默挑戰高難度生存遊戲,Punch Digital的報導即是例證之一。

李濠仲:一個市長拿人300萬裝潢費能心安?
2025-08-21

以衣冠楚楚著稱,紐約史上第二位黑人市長亞當斯自從遭檢方刑事指控,儘管現在還在位置上,但法律最終判決前,他的名聲已一敗塗地,原因不只在他涉嫌電信詐欺和索賄,而是紐約人不可置信,這位市長至少從擔任布魯克林區區長開始,就無所顧忌接受私人招待,包括豪華酒店住宿、高檔餐廳以及航班升等。姑且...

李濠仲:民進黨可從這樣的民主黨看到什麼
2025-08-20

無論惠頓還是葛雷,其實也都表明了今天的美國,一個基於內部政治文化(上述所言)翻轉後的新對外模式。只是,深受美式(政治)文化影響的台灣,除了接招,是否也從美國看到了自身政黨政治的相似情境?例如近日盧秀燕合體黃國昌,特別喊出「讓台灣再偉大一次」,而被指為「模仿川普」,那麼,既是對比,民進黨又能從民主黨身上學到什麼教訓?

李濠仲:川普2.0為何讓賴清德這麼棘手
2025-08-15

怎麼應對一個崇尚「零和博弈」的川普,將是賴清德任內持續不斷的考驗。(合成照片/美聯社/王侑聖攝)超過20年歷史的明尼蘇達州聖約翰大學政治人格研究中心(USPP)曾對拜登做出心理診斷,在根據傳記資料、媒體報導,結合人格學家米隆的概念(成年人格綜合檔案/MIDC)後,歸結拜登的性格特...

李濠仲:川普半導體關稅 重點在「如果…」
2025-08-08

紐約經歷造就的川普風格,另外也在於不管川普說什麼、面對什麼,都帶有濃濃推銷員的說話技巧,最大效用就是為塑造受眾的潛意識。包括不管真假,他常是以「很多人都在說…」開頭,再用「相信我」結尾,其中邏輯的空隙,便多由聽眾間與之共鳴的情緒協助填滿。對川普風格簡單、粗暴但有效的形容就是這樣來的。

李濠仲:身為台灣人 誰都有責任接受選舉結果
2025-07-27

民主(democracy)源自希臘文demos(指人民)和kratos(指權力),由此,它的內涵主要即在表現人民的權力,衍伸到今天的國家制度,便是任何掌權者,都必須服膺取決於人民意願的治理方式。 而民主的涵義不僅止選舉形式(授權代表人民進行治理),當我們試圖評估一個國家的民主水準...

李濠仲:外媒寫「台灣」就讓它寫
2025-07-25

無論如何,台灣的地緣政治,已使本身局勢和國際秩序的結構高度相關,未來也只會有愈來愈多機會成為他國媒體筆下的素材,當然,真假、好壞都有可能,至於中國試圖透過「可控的」外媒曲線打擊台灣,早行之有年,只是,這都和中國不斷阻止台灣參與國際組織,脅迫台灣的政治盟友,限制台灣的國際影響力,以期被孤立的台灣因此走向衰弱,然後不得不接受統一的期待相違,因為當外國媒體愈討論台灣,愈愛提台灣,都將不斷凸顯台灣自我存在的事實(唯獨台灣會產生這一特殊作用),並間接傳達出台灣於地緣政治中的必然深度。

馬雲的這塊地 確實連習近平都動不了
2025-07-12

近日,美國農業部、國防部和國土安全部共同發表《全國農場安全行動計劃》(National Farm Security Action Plan),其中將禁止關切國家(countries of concern)或其他外國敵對勢力的公民直接、間接購買或控制美國農地,因為過去有美國議員不斷...

李濠仲:馬斯克也曾挺川如「呂布」 結果呢
2025-07-10

2024年7月川普在競選演講場合遇刺,共和黨人情緒為之沸騰,同一時間,美國億萬富翁馬斯克也在X祝福川普早日康復,還附上川普耳朵中槍後起身高舉拳頭的影片,接著再十連發挺川貼文。隔月,川普接受了馬斯克在X主持的節目專訪,這一安排有其關鍵意義:第一,馬斯克明白捨棄佛州州長德桑蒂斯(川普...

威脅檢察官生命後 還有下限?
2025-07-06

當網路威脅往往會直接導致現實世界的暴力事件時,這一行事,已完全無法用惡搞、純粹泄憤等閒視之。 自民眾黨人為了柯文哲包圍北檢、北院高呼「放人」,到黃國昌口中的「關你檢察官屁事」,到該黨的「111釘孤枝」遊行,到立委質詢台上展演莫名所以的「偵訊示範帶」,再到今天直接發文,針對柯案暴力威脅承辦檢察官,幾乎已反映了這群人的唯我和自大,輕蔑司法是無下限的。

當中國咒罵賴清德 像伊朗那樣咒罵以色列
2025-07-05

因為大罷免,台灣朝野進入了加開的選舉肉搏,這當然是場可能拆解藍白國會優勢的政治大動作,而隔岸的中國,依例不把它只當成台灣藍綠政黨攻防,言行表態,甚至又更清楚地想要阻止罷免發生,較之介入總統大選有過之而無不及。近日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尤其針對賴清德的團結十講,回應稱民進黨當局在島內大...

李濠仲:「小草」怎麼從追隨黃國昌變投誠解放軍
2025-07-04

近代很多例證都說明了戰爭的結束,已不是因為交戰的一方消滅另一方,而是其中的一方,認為投降比繼續抵抗更具吸引力,從而集體棄守。只是,主張以談判或非武力外交手段避戰是一回事,視反戰為唯一信仰是一回事,在任何道德中,直接「義無反顧投奔侵略者」,無疑相當反常,尤其發生在年輕人身上,而這樣的年輕人,則存在於號稱廣受年輕人支持的民眾黨。

李濠仲:捷克證實蕭美琴遭中國外交官跟蹤用意
2025-07-01

所謂中共的「遠程威脅」,過去主要監控目標為流亡的維權人士、維吾爾人、藏人和法輪功修煉者。根據「自由之家」報導解析,中共早已在全球各地發展出一種「多層次跨國鎮壓官僚機構」,它的組成除了位居指揮地位的駐地使館,尤其結合當地中國各類文化協會、僑民團體以及「散戶」的中國移民。2023年,紐約布魯克林最高聯邦檢察官發出聲明,宣稱有兩名紐約居民因涉嫌在曼哈頓唐人街經辦非法「海外警察」遭逮捕,其中兩人就是帶頭騷擾蔡英文過境的中裔主事者,此即「多層次跨國鎮壓官僚機構」其一例證。

李濠仲:讀張曼娟「新疆公廁文」 聽不到維吾爾人哭泣
2025-06-22

面積廣達160多萬平方公里的新疆,對中國一向具有多重意義,近十年來,尤其藉一帶一路的推展,它已不僅是幅員遼闊,擁有豐富地質地貌、美景眾多的邊陲地帶,大型工業園區和經濟合作區一一崛起,世界最大太陽能發電廠出現,沙漠綠洲計劃如火如荼,就像其官方宣傳所說——新疆...

李濠仲:寧「台式罷免」也不要「港式DQ」
2025-06-10

有香港議會的對照,一者,除中共標舉的「一國兩制」再無半點吸引力之外,它實則也反映了民主的真義,即唯有身處民主社會,人民儘管被迫要與複雜的遊戲規則交互糾結,卻也因為這樣的機制,才得以讓人將注意力投入在民意的檢視,而非僅僅受一個至高無上的國家權力所左右,在「沒有簡單的答案」或「萬靈丹」認知下,所有人都必須不斷嘗試、學習和疊代正確和錯誤的選擇,並藉由多管齊下的策略去取得進展,同時對推動變革的限制和力量,做出更全面的理解。

李濠仲: 不知哈佛蔣同學怎麼評價「反送中」
2025-06-05

「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學習多年,卻沒有接受美式民主價值觀」實為普遍狀態,所以,儘管哈佛蔣同學的畢業詞「格局」很大,我們卻無從得知,她口中「我們共同的人性」,有無包含當初在街頭被港警打得頭破血流的香港年輕人。

李濠仲:美議員在為ISO「中國台灣」20年魔咒翻案
2025-05-25

近日,美國共和黨眾議員約翰·穆勒納和參議員瑪莎·布萊克聯名致信三家跨國飯店執行長(希爾頓、萬豪和凱悅),批評他們不該在網站宣傳資料上特意以台灣(Taiwan,China)標示台灣,一來,這等於在傳達企業認可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訊息,破壞了台灣民主;二者,...

李濠仲:賴清德就職周年後的終極測試
2025-05-20

賴清德第二年執政開展,儘速提出新的、具有競爭力的政治項目亦是重要之務,即使「大罷免有成」,台灣政壇依舊會是在不和諧的聲音下組成。是不是蔡英文路線、陳水扁模式已不重要,因為賴清德面對的,已是更勝前面多任總統的嚴峻挑戰。

李濠仲:「仿冒品」讓中國在關稅戰里多支小扁鑽
2025-04-29

2023年11月,FBI執行了一項美國史上最大規模假貨查察,破獲21萬9千個假包、衣服、鞋子、奢侈品等,零售價總計約10.3億美元。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並指:「在我們所見的所有仿冒品中,有70%來源是中國和香港。」一個名叫senbags2的帳號在TikTok上發影片稱,坊間80%奢侈品包是中國製造,影片1000萬次瘋傳,senbags2說的沒有錯,只是當他僅輕描淡寫說「他們是從中國工廠拿來幾乎是成品的包包,然後重新包裝並貼上標識,就這麼回事,」似乎完全對自己販售仿冒品毫無羞恥感。

李濠仲:美駐聯合國官員特意用中文斥責中國的作用(圖)
2025-04-27

吳婷就是代表美國,要中國聽得清清楚楚,美國現在就是這樣看中共──言行不一,說一套做一套。沒有語意誤會空間。(圖片擷取自Youtube/新唐人亞太台)近日,中國特意在聯合國發起名為「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對國際關係的衝擊」非正式會議,很明顯是針對美國而來,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傅聰便藉此機會...

李濠仲:黃仁勛換下皮夾克穿上西裝透露的信息(圖)
2025-04-22

幾乎所有美國也包括台灣媒體都注意到一件事,就是當全球AI晶片龍頭輝達執行長黃仁勛日前應邀訪問中國,在會晤中國官員時,他不只沒有穿自己的招牌皮夾克,還罕見西裝筆挺,對照之前他皮夾克執行長形象,確實很不像他。而事實上,黃仁勛訪中前一周去參加川普海湖莊園晚宴,他也是特別正裝赴約。儘管不...

李濠仲:中共間諜攻勢不會止於「何仁傑」
2025-04-17

被媒體(The Sunday Times)譽為秘密機構非官方歷史學家的韋斯特(NIGEL WEST)將出版新書:《中國間諜:北京的間諜攻勢》(China's Spies:Beijing's Espionage Offensive)。作者一如過去所專精,再次揭露中國...

李濠仲:亞亞「在台灣」不會快樂的
2025-03-27

旅居台灣幾年後的她,卻仍有那個說「早晚收了你們」的中共國防部發言人吳謙的味道。顯然,她很不適應台灣當下所建構的制度規範和人文禮俗,加以她對台灣這塊土地種種的鄙夷,應該是幾無歸屬感,既無歸屬感,對移民者來說,她又何以能感到幸福,在台灣長期不快樂,是否又只會更助長她對中國早日「形式不拘」統一台灣的想望?愈是這麼想,是不是愈和台灣主流民意背道而馳?

李濠仲:暫時找不到方向的美國在野黨
2025-03-24

在受到川普大選期間民粹、反覺醒凌厲攻勢打擊,讓部分民主黨人以為,或許是到了修正自己「進步主義」的時候。然後,我們看到了一直對競選總統躊躇滿志的加州州長紐瑟姆過去一段時間,開始和極右派人士接觸(包括上極右評論者的podcast);另有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為彰顯溫和路線,近期聯合了其他九位民主黨人,一起投票同意共和黨主導、一項避免政府關門的撥款法案。

李濠仲:兩個中配對中國各有作用
2025-03-21

「亞亞在台灣」人在台灣,鼓動的是要中國軍隊攻打台灣,但至多被遣返回其祖國,富察過去所經手出版書籍,全都在台灣上市,就因為他踏上中國土地,就遭到拘捕、秘密審訊,他在台灣享有的言論自由,反而成為他在中國的「罪」,甚而比之「亞亞在台灣」直接附和武統的暴力言論,富察至多僅只於違背中共史觀,以及存在與中共意識型態相左的「書生之見」,於是,喊打喊殺者得高舉言論自由大旗,就理論事者,倒被沒有言論自由的中國關進大牢,一前、一後兩位中配命運,豈止令人唏噓。

李濠仲:「亞亞在台灣」什麼時候會變成「吳小雷」
2025-03-18

美國聯邦陪審團因而判定他有罪的理由即是:「吳某的犯罪行為十分嚴重,他利用人們對中國政府可能報復的恐懼,騷擾和威脅一名在柏克萊校園張貼無害、支持民主的傳單的無辜人士,吳先生的暴力威脅已達到他的目的,就是透過製造恐懼來壓制這位勇敢的受害者,以及其他反對中國政府的人,美國司法絕不會容忍透過恐嚇、威脅去壓制一個人基於憲法第一修正案的權利。」

李濠仲:反武統 就是避免世界走向「強權即公理」
2025-03-18

無論美國國務院台美事實清單,還是G7七國外長聯合聲明,無論是刪除不支持台獨,還是刻意不提遵守一中政策,是否鼓舞台灣爭取獨立國家地位還在其次,背後所代表,它都已凸顯了台灣對眼前世界的重要性,不只在晶片製造供應,亦在於台灣確實是被視為避免走向「強權即公理」世界的一堵護欄,這也是美國、G7皆等同公開「反(中國)武統」的原因。

李濠仲:想想丹麥大使「渴望和平,所以武裝起來」這句話
2025-03-14

丹麥不管在任何關於生活品質的調查中,它都是公認全球最優的國家之一,在享有和平的氛圍下,它還兼具高品質的個人自由及政治穩定。但顯然,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就連丹麥這樣一個「北歐世外桃源」,也明確感到再難置身事外。俄烏戰爭算是給歐洲人上了一課,對和丹麥一樣嚮往和平、高生活品質的台灣也有頗多啟示,但根本不必再問台灣是不是烏克蘭,因為真正需要關切的問題,一直都在「中國是不是俄羅斯」。

李濠仲:八字都還沒一撇,王毅緊張什麼?
2025-03-11

川普(個人)對台灣的認知和理解(又或者對他的意義),直到今天顯然更傾向他自選舉期間就念茲在茲的晶片和軍購環節。晶片部分,川普曾說「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產業」,軍購部分,川普曾說「台灣國防預算過低」。亦即,晶片和軍購更可能是現階段川普著重的台灣議題範疇,其態度,當然也可能影響著美國對台政策。

李濠仲:國民黨勸得了中共 還需向美國說明什麼
2025-03-10

國民黨一直是前往中國管道最暢通的台灣政黨,若能勸服得了中國不再以增加軍備威脅台灣,刺激鄰國,回歸對彼此義務、權利和利益調和的外交道理,並著重於遏制武力,至少台灣和中國之間「玩危險遊戲」的機會就會大幅降低,美國又何須「點名國民黨」?終歸,台灣國防預算,主要相對於中國對台灣領土野心而來,國民黨勸得了中國「放下屠刀」,誰又需要向美國說明什麼。

李濠仲:台積電當然要避免「威斯康辛慘案」
2025-03-07

有媒體重翻富士康舊帳,說它投資跳票紀錄斑斑可考,包括富士康曾承諾2011年要在巴西建立一座規模足以創造10萬個就業機會的工廠,結果沒有發生;2013年承諾要在賓州建立一座價值3000萬美金的工廠,一樣也沒有發生,2014年說要對印尼投下10億美元,還是沒有發生。威斯康辛州議員戈登·欣茨為此也跳出來說,「這(威斯康辛慘案)確立了富士康不守承諾、缺乏透明度又完全無法創造就業的風評。」

李濠仲:比美方刪「不支持台獨」更令中國顧忌的一句
2025-02-18

美國表示「不支持台獨」,不能就指它「反對」台獨,「刪除不支持台獨」,也不意味它將給予支持,台灣前途的發展,無論共和、民主兩黨都已有基本認知,那必須是台灣自己透過民主方式決定。唯獨從拜登的國務院到川普的國務院,持續重申的是:「我們反對(oppose)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我們期待兩岸分歧能夠以和平、非脅迫、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得到解決。」這句話對台灣來說,實踐性並不低,亦即它並未牴觸台灣現行狀態,但對中國來說卻可能非常刺眼。

李濠仲:台灣親中派別走烏克蘭親俄的路
2025-01-10

關於烏克蘭內部紛擾的過去和現在,對這個國家未來悲觀的判讀便始終不斷。若國家認同分裂才是真正牽繫烏克蘭命運的核心,那麼,無論川普上台後對烏俄戰爭有何解方,所能觸及的,到頭來也只會是戰爭的表面問題而已。

李濠仲:誰最怕川普盯上「生育旅遊」——中俄
2024-12-12

基於對川普的認識,目前關於美國新政局判斷,有很大部分指向了許多政策將回接到川普的第一任,然後變本加厲。除關稅領域,另一個川普念茲在茲的,就是儘可能限縮一切形式的移民。他最新宣布的消息是,就職後,將杜絕外籍人士藉旅遊之名到美國生育,以為子女取得美國護照。這一被稱為生育旅遊的模式,其...

李濠仲:連一句「恭喜台灣的棒球隊」都說不出口
2024-12-04

當中共國海外僑團愈活耀,只是造成美國人對中國愈反感,同樣可以想見,今天馬英九那麼積極邀請中生來台交流,恐怕也只是在增加反效果。另外,愛國主義向來只有在自由意志下才有機會成為偉大的故事,中國人來台灣可以繼續「愛國」,這是他的自由,但台灣人去到中國就必須以他方感受為先,如此無法對等尊重的單向宣傳,再藉紐約中國社團觀之,馬英九究竟是在拉近兩岸,還是成就彼此疏離,答案已不言而喻。

李濠仲:特別指名賴清德 習近平急什麼
2024-11-19

中國官方稿特別指明賴清德所為何來?可為的解讀是,習近平對川普接下來的兩岸態度確實並沒有把握,才會舍拐彎抹角的外交辭令,先行藉由和拜登會面,向川普表明自己的關注重點。就川普陸續發布的人事案,當中的確頗有耐人尋味之處。不可否認,在川普第二任未知數不小下,他究竟會走出什麼樣的美中關係,以及如何牽動台美互動(反之亦然),皆存在不少猜測性。

李濠仲:當「救世主川普」遇到想削弱美國的中國
2024-11-15

一個無法重拾自信的美國,如何抵禦來自各方的威脅?若為提振信心,在俄羅斯漸成中國附庸下,川普的「中國」這一課就會愈凸顯,而既然川普相當程度在選民心中是以「救世主」之姿重返執政,理當就得思考如何才不會反向加大美國人既有的失落感。至於若為短效利益而向民主和世界秩序的威脅屈服,應該也不會是非常需要重建強國自信的美國人所期待的救世主模樣。

李濠仲:回到美國小學 推想川普之後
2024-11-12

宏觀角度,美國無疑是英雄主義和資本主義的世界,微觀看,美國小學校園內對付霸凌非常規的「直接往對方鼻子揮拳」(或是練巴西柔道),以及自掏腰包換得乾淨的廁所,似乎早帶有這兩大主義的影子,且這樣的觀念恐怕是會伴隨一個人的一生。川普曾在早期自傳《交易的藝術》中,特別提及自己曾把二年級的音樂老師眼睛打成黑眼圈,只因為他認為那位老師對音樂一無所知。

李濠仲:美國大選若像兩位洋基迷那樣不擇手段
2024-11-01

世界大賽落幕,場外的美國已進入大選倒數最後五天,從對投票、計票到選民資格的懷疑,從火燒票櫃到不承認選舉結果林林種種,無論民主、共和兩黨,都有支持者指控對方將使用任何必要手段取勝(will use any means necessary to win)。那兩位洋基迷的「越界」,至多干擾了一場世界大賽,如今,當人人都懷疑選戰對手在詮釋「為了贏,不擇手段」這句話已無底線時,一場美國大選,除了必然關於勝負的緊張、激情和對未來的諸多設想外,實則也多了很多對民主恐怕出現不穩定的憂慮。

李濠仲:選民對中反感 連動川普、哈里斯對台發言
2024-10-22

經由哈里斯、川普的應答,截至目前為止可行的推測是,哈里斯應該會依循拜登時期的對台模式,即深化經濟關係、加強安全合作,大致吻合拜登對台既有系統化路線;至於川普,似乎仍不脫交易模式、創造談判籌碼和關注平衡,包括貿易往來,以及著重台灣本身對國防支出的投資。前者出線,初期對台或可維持拜登時期部分的連續性,後者上台,會否如他第一任內「共和黨對中強硬派齊聚」,則是未知變數。

李濠仲:抓盡貪腐就是在保台
2024-10-03

以烏克蘭為台灣對照,各界或許看到了烏克蘭人保家衛國的決心,相信台灣有為者亦若是,但其他民主國家看到的台灣,另有充滿活力的民主,以及藉由高度透明所維繫的公正選舉,還有,台灣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不腐敗國家」。若我們進一步理解貪腐對烏克蘭這一國家的負面打擊和拖累(尤其戰時導致的內外部不信任),並不下於俄羅斯侵略,就不會不知道,追求成為一個「無腐敗國家」,也等於是在積極保台。

李濠仲:台灣該慶幸被這樣的俄羅斯列為價值敵對國
2024-09-26

截至目前為止,相當能彰顯當下俄羅斯價值觀之一的抓捕記者行動,都還在進行中。今天,它以反西方價值為名在聯合國表決時雖遭到明顯孤立,但這個世界對它已算是非常客氣。至於台灣被此刻的俄羅斯列入價值敵對國家,倒也反映了台灣所為種種,在國際上應該多是屬於正面評價。

李濠仲:美國該擔心的是對政客遇刺變得「麻木」
2024-09-18

一旦愈來愈多人將政治暴力合理化,「民主」(包括選舉)就會成為不值得相信的東西,過程中,無以避免會有一部分選民因而不想投票,然後,他們再又別無選擇地,被另一部分受政治暴力刺激出的激進選民,決定了彼此所處的政治環境(和文化)。以此可能的導向去看美國大選中的暗殺行動,再問「川普遇刺誰得利」,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李濠仲:北京謀劃既深且遠 孫雯案幾處細節令人震撼
2024-09-07

過去幾年,美國聯邦調查局持續揪出校園中國間諜,包括:哈佛大學附屬機構一名中國籍研究員,被抓到從實驗室竊取21瓶細胞樣本回中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一名中裔美籍教授因向中國運送違禁晶片被判監禁219年;芝加哥伊利諾理工學院一名中國學生,遭指幫中共情搜和招募間諜....根據聯邦調查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