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陳嘉宏

陳嘉宏:看到亞亞 想起富察
2025-03-25

中配有兩種,一種是像亞亞這種呲牙裂嘴、鄙視台灣的中配,另一種是富察那樣渴求自由、嚮往民主的中配。共產黨既已透過捉捕富察,營造寒蟬,達到恫嚇在台中配與台灣人的效果;自然不能排除它長臂管轄像亞亞這樣的中配,用以裡應外合,假民主之名來攻擊民主。這場無聲的入侵一直是現在進行式,它並非抽象的言論自由比例原則之爭;面對這一切,台灣人千萬不要太天真。

國民黨已經慌不擇路
2025-03-21

為了反制罷免案,國民黨立院黨團端出反戒嚴、反廢死公投,這本是藍白國會多數的權力。 不過,相關的公投主文不但違反公投一案一事原則,也違反公投主文明確性與中立性原則,甚至違反《憲法》,這不僅是個廢話公投,更是用以滋事的鬧事公投,突顯了國民黨為反制罷免案已經到了慌不擇路的地步。現行《公...

陳嘉宏:一場伴隨著台積電赴美投資的國讎家恨
2025-03-07

民主國家內部意見不同是常態,不同政黨對內可以競爭,但舉凡國防、外交等等攸關國家安全事項理應一致對外;只是,在台灣這一切卻剛好相反。藍綠兩黨就國內議題並沒有任何本質上的差異,但因為對中國威脅有不同的解讀,彼此對於外交、國防的態度卻往往南轅北轍,爭議也就無日無之。

陳嘉宏:我沒有「變綠」 而是你「變紅」了
2025-02-27

討厭民進黨沒問題,問題是不該因為討厭民進黨而丟棄自己對民主自由人權的信念;支持藍白可以是一種政治立場的選擇,問題是不該因為支持藍白而無視共產黨圖謀台灣的政治野心。台灣的民主時刻遭受強大外患的威脅,明居正說:「我沒有變綠,而是你變紅了!」可以是對許多人的一種警省。

陳嘉宏:誰在背後跳大神?國民黨為何瘋狂如斯(圖)
2024-12-21

憲法增修條文第4條第8項規定:立法委員除現行犯外,在會期中,非經立法院許可,不得逮捕或拘禁。是所謂的國會議員不受逮捕特權。這個特權源自英國,早自六世紀,凡奉王令參加當時智者會議(The Witenagemot)者,任何人均不得對其留難或傷害,否則需負賠償責任。之後,這個特權不斷擴...

陳嘉宏:「統戰」兩字就刻在共產黨人的骨子裡
2024-12-11

統戰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用以鬥爭敵對勢力的工具,以前是聯合工農階級與小資階級以對抗資本階級的手段,現在則是用以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共產黨人相信,敵人營壘是可以從內部分化瓦解的,毛澤東說:「頑固勢力以後要逐漸分化,利用他們的矛盾,採取分別對待的政策,用極大的力量去團結中間派和進步派。」習近平則說,愛國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團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可以說,「統戰」兩字就刻在共產黨人的骨子裡,是共產黨人明擺的陽謀。

陳嘉宏:釋憲大獲全勝 賴清德當「柔軟轉身」
2024-10-29

從這次的釋憲結果觀之,憲法法庭不僅接受了四個釋憲聲請機關—總統府、行政院、監察院及立法院民進黨黨團的多數看法,連最壞的狀況都設想到了,就是要明快地出手制衡立法院的擴權速度,這不能不說是賴清德的政治勝利。只是,過去半年來,台灣內部的政治對抗無日無之,就算釋憲結果得以力保執政黨不失,但在野黨的怨懟卻日積月累。值此釋憲結果大獲全勝之際,賴清德其實可以把它當成自己柔軟轉身的契機。

陳嘉宏:萊斯說錯了 共產黨只需要一個親中的國會
2024-10-25

共產黨未必須要一個親中的政府,它只需要一個親中的國會,就可以搞到台灣大亂,內訌不止,在不知不覺中喪失自己的政治能動性。在台灣,「親中」的背面其實是「抹紅」,所以要指控特定的政治團體或政客「親中」,當然應該要有若干清晰的定義。諸如:這個人或團體是不是「昨是今非」或「昨非今是」只為了迎合共產黨的價值觀?它是不是「仇綠」更甚於「抗紅」,時時刻刻展現「寧予外人,不予家奴」的政治傾向?

陳嘉宏:共產黨還可以拿什麼理由尋釁賴清德?
2024-10-14

蔡英文的首次國慶文告像「斷代」,她完全不談中華民國的歷史,而是直接在文告裡談當下台灣面臨的問題。蔡英文開始談中華民國歷史是在她第二任後,但即使如此,談的也是1949年後的中華民國。賴清德則否,他正文的第一句話是:「113年前,一群充滿理想抱負的人,揭竿起義、推翻帝制。」最後甚至連「創建中華民國的先烈,拋頭顱、灑熱血」都搬出來,這明顯是想銜接國民黨的史觀,訴之以情。

陳嘉宏:不是「一中一台」 賴清德說的是「兩個中國」
2024-10-08

賴清德搬出《璦琿條約》,反諷中國如真在乎領土完整,為何不收回清朝割讓給俄國的土地?賴清德的這番說法聰明地點出中共所謂「中國領土完整」的謊言與荒謬性,後續也引來大批國際媒體的報導,效果驚人。不過,拿大清國簽訂的《璦琿條約》來反擊中共,也隱約有承認「歷史疆域」說的味道,據此,又隱隱與國民黨政府一直強調的「中華民國法統論」相契合。就傳統民進黨人來看,這是一個「危險」的說法,但賴清德卻直言不諱。

陳嘉宏:細數那些只有柯文哲敢做的敗跡劣行
2024-09-06

台灣已經選了8次總統,柯文哲是第一個把上億總統選票補助款的三分之二(7千多萬)匯入他私人帳戶,還用來買房的總統候選人。沒有任何一個總統候選人敢這樣做,唯獨號稱自己是「新政治」的柯文哲這樣干;光是這一點,就讓柯文哲貪婪現形,無地自容。

陳嘉宏:民眾黨很難不跟著柯文哲一起滅頂
2024-09-01

民進黨當初之所以沒被扁案擊倒,國民黨之所以能從一次次的分裂里再生,關鍵在於這兩大黨有明確的價值信念與意識型態凝聚支持者,而這正是創黨五年的民眾黨最欠缺的。這個黨唯一擁有的只有「阿北的嘴」,當「阿北」的形象土崩瓦解,民眾黨很難不跟著灰飛煙滅。 所謂「小草不放棄,阿北就不放棄」一直是個謊言,真實的狀況是「阿北早就放棄了」,或者說「阿北從來沒有堅持過什麼」,他只是在欺騙小草別放棄。

陳嘉宏:被消失的台灣與萌芽的想像共同體
2024-08-08

李洋、王齊麟得金牌的頒獎典禮上,倆人身後一片五星旗海,只見右後方悄悄舉起一張A4大小的台灣地圖;但不到兩秒鐘,一名頭戴鴨舌帽的男子隨即搶走了地圖,如此蠻橫行徑對映鏡頭前方滿臉歡愉與榮耀的麟洋倆人,顯得極不協調。在場人士說,搶走秀灣地圖的是一名中國記者,他事前就揚言要站在鏡頭前方阻...

陳嘉宏:台灣要怎麼付美國「保護費」?
2024-07-19

台灣沒有奪走美國百分之百的晶片生意(100% of our chip business),台灣也沒有不想付保護費(Taiwan should pay the U.S. for defense),一如當年以「中國偷走我們的工作」為由,而開始築起美中之間的關稅壁壘;川普的講話特色與行事風格的特色是,他常常基於錯誤的假設做出正確的行動。台灣人不必字斟句酌於川普的用字遣詞,關鍵始終在於台灣人是不是有足夠的決心想掌握自己的命運?如果台灣人能展現捍衛自己的決心,就算是坐在白宮裡的那個人想賣也賣不掉你。

陳嘉宏:中共國「指導」台灣政論節目 是利用民主攻擊民主
2024-06-29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劉奇葆來到澳洲,與澳洲主要媒體簽訂六項協定,按照協定,這些媒體將刊登《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日報》所提供的中國政治宣傳,以換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金錢。訪問由澳洲的外交貿易署負責,據信投入的預算高達100億澳幣(2100億台幣)。特別的是,此...

這一次,馬英九要不要相信習近平?
2024-06-21

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抹成新兩國論,將賴清德形塑成暴沖的兩岸麻煩製造者,能夠離間台灣內部,這都是共產黨所樂見的。不過,一如共產黨不會因為蔡英文表示的「善意」而改變其與民進黨政府的互動,共產黨同樣不會因為賴清德多說或少說了什麼而大動干戈。共產黨的對台行動完全取決於他對客觀情勢的評估與準備,台灣內部政治的遞嬗與任何的口惠及善意幾乎不會有影響。

陳嘉宏:這匹特洛伊木馬害人又害己 國民黨要分裂?
2024-05-31

一般來講,面對這樣一場新的群眾運動,國民黨內最緊張焦慮的當屬那些最有政治前途的人,也就是像盧秀燕、蔣萬安這些可能投入總統大選的「潛力股」。她們不以固守國民黨基本盤而滿足,希望國民黨能博取年輕與中間選票的認同,所以絕不樂見這場以年輕人的為主的抗議行動損害國民黨形象。但摟子畢竟被捅出來了,為避免爭議,她們能閃多遠就閃多遠,絕不跟這場擴權行動沾上邊。

陳嘉宏:踽踽獨行柯文哲
2024-05-27

選前,柯文哲一度答應藍白合,最後卻失信毀約,這讓藍營認清此人不可信任。這次,來自北市府的資料每一記都將柯文哲往死里打,國民黨似乎已打定主意,就算無法透過三大案毀掉柯文哲,也要從此與他分道揚鑣以絕後患。柯文哲的情勢如此險峻,但他自己曾經力捧的、號稱「一個抵五個」的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卻視若無睹,在立法院亦步亦趨地跟隨國民黨的議題設定,儼然成為藍營馬前卒。所謂「前方吃緊,後方緊吃」,如此奇觀,實在是政壇僅見。

陳嘉宏:藐視國會入法才是藍白最想拿到的「必殺器」
2024-05-24

藐視國會罪最大的問題在於它徹底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所謂的「反質詢」、「隱匿資料」、「虛偽答覆」、「其他藐視國會之行為」全都是不確定的概念,而其定義還完全由立法院的政治力,諸如「五位立委連署」、「院會決議」來決定,也就是說只要掌握國會多數的一方,就可以任意裁罰被質詢的官員,此與當年《真調會條例》在國會裡創設一個「准司法權」卻遭大法官宣告違憲的案例非常類似。事隔20年,立法院又想扮演這樣的違憲怪獸。

陳嘉宏:國會淪落至此韓國瑜要負最大的責任
2024-05-20

本屆國會先天不良,不僅藍白兩黨黨鞭都是所屬黨團最「鷹派」,黃國昌與柯建銘長期互看不順眼;國會議長韓國瑜雖然在20年前擔任過立委,但顯然他從未對國會的典章制度與議事規則下過功夫,加上他欠缺調和鼎鼐、一言九鼎的分量,就成為一個隨波逐流的院長。

陳嘉宏:賴清德為什麼把「大副秘」給了何志偉?
2024-05-17

總統府副秘書長有兩位,一位負責對內,主責協調府、院、黨事務;另一位特任副秘書長負責對外,協助處理國安外交事務,若總統與秘書長出訪,這位特任副秘書長還要代表總統主持「留守會議」,其經手的外交國安機密文件不知凡幾,也被稱為「大副秘」,何志偉將出任的職務屬之。此外,相較於總統府秘書長多由地位崇隆的政壇耆老出任,總統府特任副秘書長的職務常被賦予許多政治想像,在政壇上常被視為「總統的分身」,看到他出現,就如同總統親臨。

陳嘉宏:非典型總統蔡英文的成功──給賴清德的520建言(之四)
2024-05-14

過去8年來,不少人用「大小姐」來調侃蔡英文,如果「大小姐」說的是蔡英文出身不虞匱乏的富裕家庭,那這樣的指涉或許是對。不過,比起「大小姐」這個印記,蔡英文「庶出」的原生家庭背景恐怕影響她更深。因為「庶出」,所以即使是10個兄弟姊妹里的么女,她從小就比別人更懂得察言觀色;也因為「庶出」,看著出類拔萃的哥哥姐姐,她常常自覺不足,更要求自己按部就班,規矩行步。

陳嘉宏:讓中華民國有一個安身立命之所
2024-05-10

台灣的認同問題是個橫跨戰後70多年的複雜議題,它隨著國際局勢、兩岸關係以及台灣的內部政治一直有不同的面貌。賴清德身為一個必須接受選舉洗禮的政治人物,在未來4年不斷地「往中間走」是他執政的不二法門;如何讓支持中華民國的人在此刻仍有一個安身立命之所,將是他未來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陳嘉宏:從蔡英文的兩岸路線里找線索
2024-05-03

很多人都知道「九二共識」是國民黨官員蘇起的發明,但很少人真正清楚這發生在32年前兩岸兩會的協商中彼此的爭點與歧異何在?因為不容易理解,所以國民黨長期以來的宣傳(洗腦?)就取代了真實。國民黨深植於台灣民眾腦海里的論述是:九二共識就等於「一中各表」,也就是《國統綱領》裡說的:「一個中國,兩個政治實體,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各自表述自己擁有中國代表權。」

陳嘉宏:共產黨根本不在乎國民黨的死活
2024-04-30

台灣人民希望保留一個兩岸關係和緩的空間,國民黨當然可以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只不過,台灣人希望國民黨去當潤滑劑,並不是叫你去當共產黨的小弟。但很多國民黨人顯然對後者樂此不疲,甚至還宣稱未來還將「接棒赴中」。國民黨這種「尾巴政黨」的形象既成將難以翻轉,這對國民黨未來的總統立委選舉是不可承受之重。

陳嘉宏:賴清德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總統?
2024-04-12

呼籲賴清德往後要謹言慎行,即使再有自信,身為總統參選人,也沒有不讀稿的自由。事隔10個月,賴清德已是准總統,在這場銘記Nylon言論自由日的致詞裡,是不是又讓外界似曾相識呢?做一個總統,說話必須一言九鼎,不確定的事絕對不說,說出口的話一定做到;如果沒把握,最好是做了再說,而不是說了不做、說了未必做,或說了做不成。

陳嘉宏:馬英九出賣了國民黨的兩岸立場
2024-04-12

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一句話不見有這麼嚴重嗎?如果重新翻閱過去30年兩岸關於「一個中國」意涵的論爭,就會知道其中的嚴重性。在1992年香港會談結束後,海基會與海協會繼續以電報方式進行意見統合,中共方面就提到,只要雙方承認一個中國,對於未來走向統一沒有分歧,就可以暫時不去討論「一個中國」的實際內涵。我方對中共的說法表示尊重但沒有同意,當時的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也因此認為,雙方並未達成共識。

陳嘉宏:關於馬英九中國行的5個答客問
2024-04-05

兩岸問題的癥結很簡單,就是當中華民國主權獨立已經是8成以上台灣人的最大公約數時,中國共產黨打算怎麼面對中華民國?如果共產黨願意參納兩德或兩韓模式,把中華民國當作另一個主權實體,那兩岸隨時可談;但如果共產黨只想「一個中國」,一心把台灣納其麾下,那就算現在是國民黨執政恐怕也無從談起。

陳嘉宏:馬英九早已被板上釘釘
2024-03-29

很長一段時間裡,台灣常常自詡是「中國民主的燈塔」,希望能用自己的制度「垂範」中國;當大膽西進伴隨著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的兩難論辯時,台灣人常常選擇後者,因為相信「交往必然發生改變」。但至少到目前為止,台灣民主從未改變中國,相反地,一個同文同種的民主政體就在中國旁邊,讓共產黨渾身不舒服,於是它想方設法要顛覆台灣的民主,一如它兇悍地收回香港的一國兩制。

陳嘉宏:台灣的民主沒有《經濟學人》說的那麼好
2024-02-25

2023年英國《經濟學人》的全球民主指數排名出爐了,台灣再度位列全球第10名,連續4年成為完全民主國家。不僅排名超越日本、韓國,居亞洲之冠,也贏過老牌的民主國家英國與美國;而排名在台灣之前的,多為挪威、丹麥、瑞典這些北歐小國。台灣民主化的年紀僅有30多歲,能得到這樣的成績,真的是...

陳嘉宏:那些對於政黨不分區與陳俊翰的誤解
2024-01-30

陳俊翰擁有台大法律、會計雙學位,曾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台大法研所,更是2006年律師高考榜首;2014年,陳俊翰取得哈佛大學法學研究所碩士學位。2022年,再取得密西根大學法律博士學位。許多人以陳俊翰超狂的學經歷背景反擊王志安,宣稱他當然「夠格」成為台灣國會的立委。其實,陳俊翰列名不分區立委的主因不在於他的學經歷,而在於他身處絕境卻絕不低頭的生命故事。透過列名不分區,陳俊翰讓更多人知曉他的故事,也激勵鼓舞更多人,這就已經是他參選這次立委的意義。

陳嘉宏:中共介選越幫越忙
2024-01-06

在所謂五月天的假唱風波後,中國娛樂圈對於事件真偽有不少深刻的討論。根據《北京青年報》報導,擁有14年資歷的混音師黃森指出,在體育場的環境之下,內場區跟外場區觀眾所聽到的聲音寬度本來就會有落差,僅憑現場的錄音檔案來辨別假唱,不嚴謹也不充分。他解釋,演唱會裡出現墊音是一種常見的演出調...

陳嘉宏:九二共識是兩岸的歪路歧路冤枉路
2024-01-04

辯論場上被問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沒有相互隸屬的關係,侯友宜與柯文哲先是顧左右而言他,拖過時間後索性放棄回答這個問題。不回答,當然是這個問題對他們而言不好回答,不能勇敢地講出選民希望聽的話,更是因為講出來恐怕會得罪更重要的人。其實侯友宜與柯文哲大可不必這樣百轉千回,所謂兩岸...

陳嘉宏:這場總統大選里的人格之戰
2023-12-29

3位候選人均為本省人出身,他們都明確反對『一國兩制』,並主張維持中華民國現狀,因此台灣認同並未成為主要的選戰議題。對於過去搭上台灣認同順風車來擴大聲勢的民進黨來說,等於『無從借力』的情況。無論是賴清德、柯文哲或侯友宜,都有可能獲得來自抱持著寬鬆溫和的台灣認同人們的支持。因此,這次選舉中的選票流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複雜。

陳嘉宏:總統候選人說清楚 接不接受九二共識一個中國
2023-12-19

總統的核心職權是兩岸外交國防,選什麼樣的總統,就是決定台灣未來有什麼樣的兩岸外交與國防路線;想當總統的人不能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既然共產黨以接受「九二共識、一個中國」作為開啟兩岸官方交流的條件,那就請台灣的總統候選人先說淸楚:你們接受共產黨設下的前提嗎?

陳嘉宏:詳解何謂「蔡英文路線」?
2023-12-10

柯文哲前天聲稱,他的內心還是深綠的,如果當選,在外交議題上將依循蔡英文路線。此番談話顯然是說給現在還願意支持他的柯粉年輕人聽,希望保住他現在已經為數不多的支持者。柯文哲見風轉舵、投機倒把,不足為訓;倒是他點出蔡英文路線這關鍵字十分令人側目。什麼是外交上的蔡英文路線?為何在蔡英文執...

陳嘉宏:押注柯文哲 從來都是政壇的蝕本生意
2023-11-20

經過柯媽媽柯太太柯妹妹等人這兩天的賣力搶救,柯粉似乎已經慢慢回籠了,加上彼此淚眼交織、相濡以沫,內聚力更甚以往,昨天的白營造勢場果然氣勢不弱。只是,要再次提醒柯粉:「政治渣男」的本性是永遠不會改的,只要利之所趨、威逼當下,「背叛」永遠可能再發生。一如2014年開始與柯文哲結盟的民進黨分成好幾年好幾波才擺脫柯的制約,白色一向是最容易弄髒的顏色,新一代柯粉需要時間才能褪去這樣的成色,唯有幻滅才能成長。

陳嘉宏:為什麼這些退將會叛國?
2023-11-17

許多退將常自稱「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何以如此?就是因為台灣從國防建軍到教育體系,始終無法說清楚自己的「國家安全戰略」是什麼?即使連反對當年那套黨國體制而上台的民進黨政府,也懾於選票的壓力而和稀泥。當軍人不知道自己要保護的價值是什麼,甚至還反問你「那個要保護的國是哪個國?」退將叛國的行徑當然就層出不窮。

陳嘉宏:為什麼這些退將會叛國?
2023-11-16

舒耕德甚至悲觀地說,烏克蘭是在戰爭之後才凝聚了屬於自己的國家認同,也許最能凝聚台灣國族認同的機會,只有等戰爭來臨。 台灣人真的要到面臨戰爭時,才能覺悟自己要保護的價值與生活方式有多重要?也才能凝聚出屬於自己的台灣認同是什麼嗎?希望舒耕德苦口婆心最後不會一語成讖。

陳嘉宏:被共產黨查稅的郭台銘真的很冤枉
2023-10-25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披露,郭台銘所屬的富士康旗下多家公司近期遭中國有關部門展開稅務稽查與用地調查,文章還指出,台資企業在中國分享發展紅利時,也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郭台銘被共產黨查稅了,這件事要大要小,恐將隨著台灣總統大選出現不同變化;只是,共產黨真是厚誣了郭台銘,被共產黨查稅的...

陳嘉宏:協尋馬英九的「中華民國」
2023-10-10

在馬英九公開抵制出席國慶大典之後,國民黨立院黨團隨即呼籲黨公職「拒絕出席國慶活動」,國民黨執政的15個縣市宣稱要「自辦升旗活動」,總統提名人侯友宜也跟著說「完全體會馬前總統的心情」,還繼續丟出「三問賴清德」,問賴「是不是認同中華民國」?台灣都已經要選第8次總統了,但這個在野黨仍繼續搬出30年前「中華民國快滅亡」的老戲碼來鞏固自己的基本盤,實在沒一點出息。

陳嘉宏: 好油變成「地溝油」 台灣人可學到什麼
2023-10-05

一個長期抨擊執政黨農業政策、發動這波壞蛋攻擊的農業粉專,自爆遭到留言恐嚇,這件事應該有幾種可能性:一是看不慣他言論的政治狂熱份子為之,不過這樣的支持者藍綠白都有,不應該算到特定陣營的頭上。二是來自彼岸的網軍小粉紅為之,目的在於挑起台灣內部不同陣營的紛亂仇恨及對立,這可能性不小。三...

陳嘉宏:民進黨真是作夢都會笑醒
2023-09-05

國民黨到現在還喜歡標籤民進黨是個「台獨政黨」,但如果耐心地研究過台灣過去30年的政治變遷都會發現:民進黨早已接受中華民國國號,也沒有任何法理台獨的動機,再對照蔡英文賴清德出訪僑宴里滿場揮舞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民進黨根本已經不是30年前那個以反體制動員起家的台獨政黨。

陳嘉宏:中國只有一個 但台灣不包括在裡面
2023-08-07

2758號決議文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聯合國唯一的合法中國代表,但它並沒有處理台灣及其人民在聯合國及其相關組織的代表權問題。用白話文講,中國的確只有一個,不過台灣並不包括在裡面,台灣主權並沒有被2758號決議決定。唯有如此正確理解2758號決議,才能避免中共將台海問題視為中國內政,並以此作為挑釁甚至武力犯台的藉口。

陳嘉宏:中國只有一個 但台灣不包括在裡面
2023-08-06

美國聯邦眾議院在上周正式通過《台灣國際團結法案》,法案指出,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聯合國內中國唯一合法代表,但並未處理台灣與台灣人民在聯合國或任何相關組織的代表權問題,亦沒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台灣關係上採取立場,或包含任何關於台灣主權的聲明。美國必須在...

陳嘉宏:韓國瑜怎麼會想到自己還有這一天
2023-07-24

3年前韓國瑜灰頭土臉地被93萬高雄市民趕下市長寶座,原以為「韓流」就此終結。但包括韓國瑜自己在內,誰會想到韓國瑜還會有這一天?話說回來,既然韓國瑜不選也如此動見觀瞻,既然這麼多人這麼愛韓國瑜,既然他這麼「愛與包容」,國民黨何不乾脆提名韓國瑜再次披掛選總統呢?這也省得一場歹戲分成3次大選上映,實在太拖棚了!

陳嘉宏:「包牌柯」的罩門在哪裡?
2023-07-14

柯文哲性好「包牌」,一方面是因為他嘴巴長在腦子前面,過度自信又喜歡對不懂的事胡說八道;另一方面,台灣贏者全拿的總統選制,加上立委單一選區兩票制,使第三勢力幾乎沒有政治空間。柯文哲想抗衡體制,就必須為自己製造不成比例的聲量,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語不驚人死不休,成為他與藍綠兩黨鼎足而三的唯一心法。

陳嘉宏:賴清德的民主大聯盟是做什麼用的
2023-06-02

台灣是個強敵環伺的危機社會,加上總統選制贏者全拿的設計,使得每一次總統大選都是一次撕裂。從進步大聯盟到民主大聯盟,代表政治人物企圖跨出同溫層的企圖,也顯示他們嘗試縫合社會的用心,在對立的選舉氛圍里,這樣的政見或可樂觀以對。

陳嘉宏:誰真正害怕「兩德模式」
2023-04-21

東西德的分裂統一模式具體表現在1972年12月簽署的《兩德基礎條約》上,其中寫道,「兩國任何一方在國際上都不能代表對方或以對方的名義採取行動。」「兩國尊重雙方在內政和外交事務上的獨立自主。」、「兩德必須放棄武力,並以和平方式解決彼此的爭端。」在《兩德基礎條約》之下,彼此都承認在原德意志國的領土範圍內產生兩個互不隸屬的獨立國家,具體的證據是,《基礎條約》締結之後,聯合國大會於1973年通過同時接納兩個德國加入聯合國。

陳嘉宏:民主走到極限就是獨立
2023-04-17

30多年前解嚴未久,台灣政壇一度相當流行民主與獨立的辯證。中研院院士朱敬一在他《維尼、跳虎與台灣民主》(印刻文學出版)一書中引述李登輝前總統的一段話,現在讀來依舊是別有洞見,李登輝在被問到「獨立」與「民主」孰先孰後時說:「我優先追求台灣民主;民主走到極限,就是獨立!」沒有「不獨立的民主」,當民主走到極致,就是一群獨立的自由人所共同做出的決定。所以,污名化台獨的主張,其實也是在污名化台灣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