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中國古典音樂欣賞系列之二《高山流水》

 

編者按:中國文化內涵中留存的獨特的民族文化記憶,讓「中國」那些亘古不變的東西至今為世人嚮往關注.但中華文化在故土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壓抑摧殘得奄奄一息,留給活下去的中國人的,是一個巨大的文化斷裂帶。

本網站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試圖用「具體而微」的摸索,希望與您一起去探尋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真正內核。

 



 

《高山流水》


這次介紹的是中國古典名曲《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中國傳統古箏浙江流派獨奏曲目,由浙江古箏藝人婁樹華傳譜。


《高山流水》曲名和樂曲所包含的內容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幾乎是人人皆知,並且成為中國文人傳統品質的象徵和楷模。

曲譜最先見於古琴曲譜,明代曲譜譜集《神奇秘譜》中,有古琴曲譜《高山流水》;戰國末期,呂布韋專著的《呂氏春秋》及《列子》都有這段故事。講的是彈琴人遇上了知音。音樂所表達的情趣、意境能為人所理解,是音樂家最大的樂事。


 
宋代之前出現的琴(古琴)曲是《高山》和《流水》,分別以描繪性音樂創作手法,高風賢者之士,巍巍乎的志向,湯湯乎的氣質。一般認為琴曲《高山流水》是最早象徵這段故事的,而浙江箏曲《高山流水》據傳由浙江桐廬縣於昭鎮關帝廟僧人水路班子演奏的笛曲改編而成,為此箏曲《高山流水》與琴曲的《高山流水》的內容大不相同。我們這裡介紹和欣賞的《高山流水》是古箏曲。浙江箏曲《高山流水》在純樸靜謐的音樂旋律中,表達了一幅曠遠雅意的藝術意境,模擬以折射出古人峨峨兮若高山,洋洋兮若流水的情趣狀態。樂曲如同把人帶入層巒疊嶂的叢山峻岭之中,只見千山萬壑指天而立,潺潺流泉縈迴期間。此刻君子兩袖清風,淡泊名利,與世無爭,山高水長之志乃油然而生。

那麼為什麼古典樂曲能夠有這樣意境,而現代社會中的樂曲就很難達到這個水平呢?


古人對於音樂的看法與現代人有很大的差別,現代人聽音樂的目的絕大多數都是為了娛樂。其實古人一直把音樂作為節制人慾的方式。《史記》上說人的天性是好靜的,感知外物以後就會影響人的情感,並按照自己的心智產生好惡之情,如果不加以節制的話,人就會被無窮無盡的外部誘惑和內心好惡同化而做出許多壞事,所以先王製做禮樂來節制人。
                                      
《高山流水》充分運用了箏演奏中的托、抹、挑、勾、拇指搖等技巧,情緒顯得清流、透明,表現出古韻與淡雅的風格。


從以上音樂主題變奏可以看出《高山流水》的曲題結構是加花,展延、緊縮、延伸等變奏手法基礎上形成的,這也可以看出中國傳統音樂創作手法上的面向,上個世紀20年代,浙江箏曲《高山流水》傳入中國北方地區,進而形成了相關的姐妹曲譜,而在北方流行的《高山流水》的音樂主題已加入的Fa和Xi 兩音帶有北方色彩。(魯箏演奏《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從樂曲的標題到音樂內容均表現出中國古代莊子的音樂美學思想對琴、箏藝術的深刻影響。莊子崇尚天真,倡導自然之樂,他在《天地篇》中這樣寫道:「 視乎冥冥,聽乎無聲, 冥冥之中,獨見曉焉;無聲之中,獨聞和焉。」 這種莊子崇尚的大美至善音樂,我們在這傳統的《高山流水》中均能依稀感受出來。

(古箏曲《高山流水》全曲)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本站原創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717/95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