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常識

葉克飛:寫給朋友們的除夕碎碎念:保持敏銳與憤怒,是唯一自救之道(圖)
2024-02-10

標題里的憤怒,是真正的憤怒,是生而為人應有的思維模式,而不是色厲內荏或胡攪蠻纏。真正的憤怒是什麼呢?是洞悉社會本質,穿越歷史迷霧,對世界真正充滿愛與悲憫,對普通人的命運真正關切,對社會不公依然有痛感,即使這不公並非發生在自己身上。如果是跑到商場裡到處威脅商家騙流量,或是看到任何新...

陶傑:有錢有常識,才哈佛;冇錢兼左膠,即時變「哈狒」
2024-01-07

(作者臉書,標題轉貼所加)哈佛女校長基哥丁(Claudine Gay)因縱容校內極左法西斯學生會組織聲援哈馬斯恐怖言論,散播仇猶意識,還被揭發抄襲,醜聞不斷,在華爾街財團閂水喉懲罰之下,雖然畏縮道歉,終於被踢走。但心有不甘,在辭職信(連辭職信也被踢爆是抄襲的)中自稱是人身攻擊和種...

劉書慶:為什麼我們堅持捍衛常識?(圖)
2023-09-17

社會整體的蒙昧化,對清明理性的人構成威脅劉叔慶律師(一)師出無名的撻伐在自然界中,有不少昆蟲是有組織能力的,比如行軍蟻。在《人與自然》節目中,我看過行軍蟻的征伐行為,它們所到之處,一片焦土,殆無孑遺。它們撕咬一切,肢解一切,吞噬一切,當然這一過程,也伴隨著行軍蟻的屍橫遍野。行軍蟻...

平等不是均貧富,而是每個人的尊嚴都被尊重
2023-07-21

這幾年來,我常常對朋友表達這樣一個觀點:儘量不要與人討論社會議題,因為在我們身處的環境中,因為大多數基本概念都被歪曲和混淆,所以總會陷入雞同鴨講的境地。比如談及自由,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沒有絕對的自由。這句話本身沒有錯,但錯在他們將自由等同於為所欲為,對現代文明意義上的自由一無所知...

曹長青:沒有潘恩,就沒有美國的獨立(圖)
2023-07-15

●英國自由主義者潘恩的《常識》被公認是催生了美國獨立戰爭的號角,是一本改變了美國歷史的偉大著作,亦是人類自由史的一部不朽文獻。問世三百年後,首次有繁體字版本在台灣出版。作家曹長青應邀為之作序。●偉大的自由主義思想家潘恩。每次從美國來到台灣,都能感受到這個國家朝氣蓬勃向前邁進的足音...

海洋學家:或失去開發中國家身份 中共跳腳
2023-06-27

2003年12月19日,北京一名女子經過一個寫有入世口號的廣告牌美國國會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在過去幾十年裡主張通過大規模投資和貿易激勵自然而然地改變共產中國的對華接觸派的願望已經徹底落空。國會是在川普政府對華政策的推動下開始醒悟的。川普政府為反制中共的重商主義貿易做法以及盜竊美國...

陳冠廷:反戰不能反到違反常識
2023-04-03

試想,怎麼會有一個國家,在打算「放棄」一主權受威脅的小國時,還為這個小國提供各種科技、貿易甚至是軍事安全上的援助與支持?又怎麼會想盡辦法,幫助這個小國以風險最低的方式融入國際體系中?同時,試圖用不合邏輯的藉口說服大眾,說俄羅斯是在人口、軍事、經濟皆小於俄方數以倍計的烏克蘭威脅到「不得不」發動侵略戰爭的說法,也是不會被採信的,

中共磚家最新重大發現:俄烏祖先均源於大湘西地區(組圖)
2023-03-23

為了更好地捍衛自己的重大學術發明,杜鋼建教授有必要對一切建議取消英語的觀點進行嚴厲駁斥。用他的話來說,他們才是「漢奸走狗」。 最後我想說,短期間想要超越杜教授的學術成就不太可能了,除非有人對宇宙文明起源有了新發現。

維舟:為什麼健康的社會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組圖)
2023-02-15

李文亮醫生離世已三年多了,隨著疫情的逐漸遠去,他的名字現在也越來越少被人提及,但他留下的那句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至今震撼人心。古人說人生有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能留下一句讓世人銘記的話,這本身就是一種永生。這句話確實說得很好,人們好像不假思索地接受了,我幾乎沒見...

對中國疫情的幾點擔憂(圖集)
2023-01-01

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組織與單位過去三年全世界都長期籠罩在新冠疫情陰影之下,不過三年間,我們對新冠病毒、新冠疾病的認識有了長足進展,也積累了多種行之有效的應對工具,例如在降低疾病烈性程度上極為高效的疫苗、藥物,對監測病毒變化也有不少經驗。在上述背景下,告別2022本該是充滿對202...

「觀念傳染病」扼殺常識(圖)
2022-12-15

薩阿德:山姆‧哈里斯的故事表明,極其聰明、極其理性的人也難免被寄生觀念所感染。(《思想領袖》提供)英文大紀元資深記者Jan Jekielek採訪報導/秋生翻譯我所說的觀念病原體是一些可怕的觀念,就像真實的物理病原體一樣,會給我們帶來傷害。觀念病原體寄生在我們的大腦中,悄悄地引導著...

慧超:走向「後疫情時代」的必由之路(圖集)
2022-12-14

克服恐懼,回歸常識。(一)持續了整整三年的陰霾,在一朝放晴的短暫明媚之後,新的愁雲開始隱現。新十條開啟了真正意義上的防疫政策轉向,也意味著,中國將走向實質性的共存階段,未來一段時間內,絕大多數國人將第一次身臨其境地直觀感受疫情。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改變,是此前針對感染者和密接者的強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