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撤資

歐洲企業或爆發「離華潮」(圖)
2022-05-17

中國歐洲商會周一(5月16日)表示,在中國的歐洲企業可能受到COVID-19(中共病毒)爆發帶來的下一波破壞,並且在該國提高疫苗接種率之前,幾乎看不到疫情會有所改善的跡象。商會副主席Bettina Schoen-Behanzin說:「前景相當黯淡,由於上海封鎖政策的持續不穩定,商業信心確實受到了嚴重打擊。許多公司和個人都在認真考慮他們在中國的存在。」

上海封城 全世界都嗅到了血腥的味道(圖)
2022-05-06

上海與奧密克戎的殊死搏鬥,讓全世界都嗅到了血腥的味道。根據日本經產省的統計,全上海約有70000家外資企業。其中,日資企業有24000家。它們一邊深陷對奧密克戎病毒的恐懼中,一邊思考解封後的對策。一場新的供應鏈重整,正在到來。

歐洲商會:更多歐企下調收入預測擬撤離中國(圖)
2022-05-06

周四(5月5日)中國歐洲商會表示,由於中共嚴酷的COVID-19「清零政策」導致供應鏈中斷,駐華的歐洲企業紛紛下調2022年的收入預測,並且更多企業計劃將投資轉移到其它國家。

二季度恐減收80億美元 蘋果或加速撤離中國(圖)
2022-05-03

2020年2月5日,在北京一家關閉的蘋果商店裡,一名戴著口罩的保全在看手機。受晶片短缺及上海嚴格封鎖的嚴重打擊,蘋果公司(Apple Inc.)的供應鏈和生產鏈陷入危機,分析師表示,這可能促使這個美國科技巨頭加速轉移其中國業務。蘋果財務長馬埃斯特里(Luca Maestri)...

「在伊薩卡都能感受北京的監控和限制」美高校師生呼籲校方從中國撤資(圖)
2022-04-30

4月29日,一些康奈爾教職員組織了一場對全體師生開放的宣講會,討論康奈爾與中國的關係對學術自由構成的影響。康奈爾與中國高校目前有超過20個合作項目。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美國高校師生開始用謹慎的態度看待和中國的商業關係以及中國對在美留學生言論的審查企圖。鑑於中共對學術和自由言論的監控與限制,康奈爾大學國際項目主任稱,為了支持中國學術自由,暫停與人大合作。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分校的學生政府通過決議案,呼籲學校審計和新疆有關的投資,並為批評中國政府的學生提供保護。

汽車晶片大廠不堪上海封城 遷至新加坡(圖)
2022-04-25

全球汽車晶片大廠安森美半導體公司(ON Semiconductor)日前宣布關閉位於上海的全球配送中心,並將相關業務遷往新加坡。

歐商會調查:半數公司年內或遷離香港11航空公司促港府撤檢測要求
2022-03-25

香港歐洲商務協會發表的調查顯示,面對嚴格的抗疫措施,近半數受訪公司考慮在未來一年內把全數或部分業務和人員撤離香港。而不同行業要求放寬的聲音亦在加強,11家國際航空公司近日向港府發聯署信,要求解除香港現時規定機組人員在登機前和抵港後的檢測要求,特首林鄭月娥今早透露,當局正處理信函,但強調,香港不會放棄「外防輸入」的策略。

國際金融協會:俄烏開戰後中國市場撤資「空前」(圖)
2022-03-25

外媒報導,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數據,自2月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投資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將資金撤出中國,這意呼到全球新興市場的資本流動出現極不尋常的轉變。IIF周四(24日)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高頻數據顯示,儘管流入其他新興市場的資金保持增長,但中國股...

「前所未有」 報告:3月外國資金從中國外流嚴重不尋常(圖)
2022-03-25

美國智庫周四(3月24日)發布的報告說,自2月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外國投資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將資金撤出中國,意味著全球新興市場的資本流動出現「極不尋常」的轉變。

大量國際服裝品牌代工廠撤離中國 轉向東南亞(圖)
2022-01-19

2020年2月28日,浙江省溫州市的一家服裝廠的工人正在縫製防疫套裝。受中國勞動力成本上漲等因素的影響,東南亞已取代中國,成為多數國際服裝品牌代工的首選目的地。據中共海關統計,2021年1-11月,中國服裝出口達1592.7億美元,同比增長25.4%。但安...

日經:日本麒麟擬出售與華潤合資企業所有股票(圖)
2022-01-14

《日經亞洲評論》援引消息人士透露,日本麒麟控股(Kirin Holdings)計劃以約1000億日圓(8.74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其與中共央企華潤集團在中國成立的軟飲料合資企業中的所有股份。

走出中國 世界製鞋產業大遷徙(組圖)
2022-01-12

圖:翻攝自寶元鞋廠中國每年向全世界出口幾十億雙鞋子。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製鞋產業以勞動力優勢為根基,鞋靴產品的出口金額不斷攀升,直至2014年的562.48億美元。此後,中國鞋業出口金額高位回落,自2014年起,中國鞋業7年間損失的出口訂單金額高達4,...

中共防疫措施嚴厲 德國商會也要出走了(圖)
2022-01-11

中共嚴厲的防疫和封城措施打亂供應鏈,導致歐洲消費物價上揚,並刺激德商調整供應鏈和打算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