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滲透

中共對台情報滲透嚴重 專家吁台政府發白皮書(圖)
2025-10-31

台灣有句名言:「小心!共諜就在你身邊。」對於台灣人該怎麼做好防諜?劉德良指出,個人應養成良好工作習慣:不該問絕不問,知道愈少泄密風險愈小,不該說絕不說,說得愈多傷害自己愈深。 劉德良還指出,同時,個人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好運與幸福不會無端從天而降;不當的酒色財氣,敗身毀家壞前程。

快滲透成篩子了!北大教授公開發聲:要給外國留學生留高待遇事業編,並且繳社保(組圖)
2025-10-31

北大教授提案引炸輿論:應屆生擠破頭的編制,要給外國留學生?自家老人沒床位,先迎外籍養老客?凌晨四點的北京人才市場,穿西裝的應屆生還在捧著簡歷排隊,有人為一個縣區事業編考了三年,筆試面試刷了十幾次;河南某縣城養老院,80歲的張大爺排了半年隊,還沒等到一個床位,每月幾十塊的養老金夠買...

中資被爆滲透英國各領域 倫敦全面警戒(圖)
2025-10-30

圖為停放在倫敦希思羅機場的英國航空公司飛機。(Carl de Souza/AFP)近日媒體揭露,中資在英國持有的資產總額高達1900億英鎊(逾2500億美元),涵蓋核電、水務、天然氣、港口、電信、數據中心等。這份調查不僅撼動倫敦政壇,更被視為中英關係的轉折點—&mda...

南加華人孫耀寧就充當中共代理人案認罪(圖)
2025-10-22

認罪協議稱,在該議員勝選後,次年,孫耀寧為中共官員起草了一份報告,尋求北京配發更多資金,以便在美開展更多親中共以及針對被中共迫害團體的活動。 法庭文件中沒有公開這位議員的名字。但根據洛杉磯縣亞凱迪亞市(Arcadia)選舉網站的記錄,在2022年2月蓋章的競選聲明文件中,孫耀寧被列為阿卡迪亞市議會候選人王愛琳(Eileen Wang)的競選財務主管。王愛琳於2022年11月成功當選市議員。 兩人曾共同參與過數項投資,包括一家美國媒體集團、商業實體和多個親北京組織。

警惕!大批朝鮮特工偽造身份滲透西方企業(圖)
2025-10-19

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報導,大批朝鮮(北韓)「士兵」偽造身份和履歷,假扮成遠距自由工作者,滲透到西方企業,伺機偷盜錢財匯回朝鮮以資助軍事和核計劃,甚至竊取資料。 報導引述多家資訊安全公司報告指出,朝鮮派出至少上萬人滲透到多個西方國家的企業。

陳明:中共統戰就是「陰謀之術」
2025-10-14

民運界9月30日在紐約召開中共禍國殃民76年——反擊中共統戰陰謀研討會,與會者揭露中共罪惡歷史及近年對民運界的滲透和破壞。(林丹/大紀元)自1949年以來,中共禍國殃民已有整整七十六年!七十六年來,中共以專制獨裁摧毀了民主制度,以暴力鎮壓扼殺了人民自由,以...

宋國誠: 中共騙川、買日、嚇台、逼英、離美五手法(圖)
2025-10-11

除了繼續使用散播網路假訊息、大外宣、影響力操作(operation influence)、駭客攻擊等等傳統手法之外,中共正在編織全球滲透網。這種新開發的滲透手法,我稱之為混和滲透,混和了利誘、收買、驚嚇、干擾、報復和暗算,包括欺騙滲透、購買滲透、恐嚇滲透、破壞滲透、後門滲透,並分...

台青年赴大陸受免費招待 專家揭中共統戰伎倆(視頻)
2025-10-08

中國吉林大學,今年再度向台灣學子伸出了統戰之手。吉林大學近日舉辦了一個號稱只要台灣學子抵達後,將吃住行全包的北國風情冬令營。專家指出,這些都是中共的統戰伎倆。台灣教育部日前也致信各個大專院校,呼籲師生不要參與此類活動,也不要為中共傳播相關消息。對於中共的單方面落地招待,台灣陸委會...

僑聯頭子換人 中共海外滲透引關注(圖)
2025-10-03

僑聯是中共政協的組成單位。圖為2024年3月9日,北京大會堂的中共政協全體會議。(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中共僑聯黨書記換人。中央港澳辦副主任、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王靈桂已出任中共僑聯黨組書記。中共僑聯作為中共統戰系統的一部分,在海外肆意滲透...

統促黨涉招募間諜 台專家吁加重處罰防共諜(圖)
2025-10-01

中華統一促進黨(統促黨)總裁張安樂。資料照。(陳柏州/大紀元)美媒近日刊出深度調查報導披露,白狼張安樂所領導的中華統一促進黨(統促黨),在台灣執行中共的招募間諜等任務。專家指出,台灣對共諜處罰太輕,並提出修法方向建議防堵共諜案,以維護國家安全。9月29日,《華盛頓郵報》(The ...

大紀元記者演講揭中共滲透 美國人覺醒(圖)
2025-09-27

中共對美國社區的滲透到底有多深多廣?有什麼樣的形式?9月24日和25日,英文大紀元時報資深調查記者、《十字路口》播客節目主持人費舒華(Joshua Philipp)就此話題,在南加州聖地亞哥和橙縣分別舉行兩場演講會,向觀眾介紹他多年來的調查所得。

專家:微短劇正成中共跨國滲透工具(圖)
2025-09-12

微短劇儘管在海外市場快速竄紅,在中國國內卻遭遇嚴格審查。今年2月起,官方更明令,未標註許可證或備案號的微短劇不得上線。BBC說,超過1200部微短劇從中國國內應用程式(包括抖音)下架。 唐靖遠接受大紀元採訪時直言,中共對短劇的管控源於對信息自由流動的恐懼。「任何受歡迎的媒介形式,都可能影射中共不願意讓民眾知道的內容。」 他指出,哪怕是娛樂性極強的劇情,也可能在民眾之間傳遞隱喻和不滿情緒,因此必然受到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