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炎黃春秋

我在什仿院看守彭德懷(圖)
2025-06-21

北京西郊那座戒備森嚴的什仿院,裡面關押的到底是誰1969年初春的北京西郊,春寒料峭,陣陣刺骨的寒風卷著沙礫,搖撼著路旁的大樹。這一切,使得位於海軍司令部和空軍司令部中間的那一座俄式別墅小院——什仿院,更顯得陰森、孤寂。這座小院看上去雖不起眼,但在它的四周卻...

秋瑾案與林昭案的啟示(圖)
2025-06-20

我們對林昭這樣的民主英雄宣揚得很不夠,對殘害他們的主犯幫凶追究得更不夠。不要天真地以為,秋瑾、林昭的命運離我們普通人很遠。正如德國神父馬丁所說:「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我不說話;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不是猶太人,我不說話;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不是工會成員,我不說話;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不說話;最後,他們奔我而來,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顧頡剛在1958年「拔白旗」運動中(圖)
2025-06-19

顧頡剛1958年5月,一個拔白旗、插紅旗的運動席捲神州大地。當時有一種說法是:紅旗就是我們的五星紅旗,世界上什麼地方都要插旗子,是插紅旗,還是插白旗?不是無產階級插紅旗,就是資產階級插白旗。我們要插紅旗,資產階級要插白旗。這樣的拔白旗、插紅旗運動,大批舊社會來的知識分子自然首當其...

空襲中路遇宋美齡(圖)
2025-06-18

宋美齡的難童情結,我們那時並不理解,在上了中學以後,有的同學與當地學生打架難解難分時,老師忠告我們,你們(保育生)在學校上學、吃飯、穿衣,一切費用,是宋美齡和婦女運動的領袖們募捐來的,來之不易! 我們年齡雖然不大,但戰爭中苦難的經歷已經不少。幾次見到宋美齡,她的美貌、智慧、端莊,還有她那特有的氣質和典雅的風度,在我們小小的心靈里留下難忘的印象。

我鬥胡耀邦(圖)
2025-06-14

日月如梭,耀邦一晃就離開我們20年了。我還記得大約是1964年,胡耀邦作為共青團第一書記在團第九次代表大會上做了一個《為我國青年革命化而鬥爭》的長篇報告。當時所有渴望進步、渴望入團的中學生們都曾反覆閱讀和學習這個報告。我也如此,拼命的自我革命。那時候打心眼兒里以革命為榮,以革命為...

北島回憶里的臥底話題(圖)
2025-06-12

章詒和先生以《臥底》挑開幽暗的一角,中國文壇立刻起爆了震撼彈。衝擊波鼓盪開來,又震撼了多少敏感的神經。馮亦代、黃苗子這些大家,在眾人眼裡,一直是光芒四射的文化名人。他們著作等身,文化學術的貢獻光輝耀眼。就是說做人,誰曾經懷疑過他們的作為?一個臥底,拆穿了他們形象的另一面。卻原來...

中南海曾經是公園(圖)
2025-06-12

2000年上半年,《北京檔案資料》連續刊登一組《中南海史料》。這些史料告訴我們,早在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之後,中南海就變成公園了。把皇帝禁苑與軍閥官邸變成公園,是臣民社會向公民社會過渡的一個標誌,對於當前的社會轉型具有某種借鑑作用。早在金、元時期,太液秋波就是燕京八景之一,當時太液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