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知青

上海數百知青維權與警方衝突一人被刑拘 組圖
2016-09-17

維權者沈雅琴被刑事拘留。(志願者提供/記者喬龍) 上海數百名文革期間曾到新疆等地插隊設籍的回城老知青,日前到上海市社保中心請願,要求與現上海市退休人員享受同等社會福利。請願者與數十名公安發生肢體衝突,有人被打被抓,還有一人以涉嫌妨害公務罪刑事拘留。 ...

誰是罪魁禍首?周恩來 法漢學家揭一千八百萬知青下鄉真相(圖)
2016-01-11

法國漢學家潘鳴嘯(Michel Bonnin)先生的《失落的一代》本),乃「知青學」集大成專著。一九六三年周恩來計劃十八年內動員三千五百萬知青下鄉。上山下鄉乃是中共政府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解決失業之策──藉助紅色意識形態,將無法解決的失業大包袱甩給農村。《失落的一代》之所以集大成,在於它對大量原始數據進行全面系統地歸納梳耙,整體考察,取精用宏,立樁深固。就資料而言,一冊在手,「知青」可知。為全面概要了解知青一代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合適的綜述性讀本。

親歷者憶知青生活:北大荒的情慾事件(圖)
2015-11-22

日前,作家朱維毅歷時三年,採訪了數百位「北大荒人」、查閱了近萬份歷史資料,根據史實創作的長篇紀實文學《生命中的兵團》已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該書描寫了20世紀60至70年代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中奉獻過熱血和青春的眾生群像。上至師團級領導、下至未...

北京首家知青博物館開幕賀衛方批評把「文革罪惡變成了偉業」
2015-07-06

從所展高層內容之多就可以看出,該館與官方關係非常密切,亦可能得到上層首肯。據稱,展覽內容大綱經社科院院長王偉光親審,王還捐贈了照片和手稿等展品。對此,自由派學者、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賀衛方公開表示,王偉光參與策劃,「無怪乎展覽(有)強烈的文革歌德派傾向,知青以及十年浩劫的苦難一點都不提,罪惡全變成了偉業」。

知青回憶:文革中的飢餓與性啟蒙 圖
2015-03-10

人的生命,不離兩件大事:飲食、男女。知青生涯中最記得的事是和飢餓有關,時時刻刻的飢餓感,老是覺得糧食要難以為繼的擔憂,就一直沒有離開過左右;其次則是避不開的「性啟蒙」。

女知青回憶上山下鄉混亂男女關係 圖
2015-02-13

文革爆發後,數量巨大的對政治高度熱衷的無業青年會對政治穩定構成嚴重威脅,因此毛澤東發動全國範圍大規模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活動。據這篇文章中的主角回憶稱,呆久了才發現,那時鄉下的男女關係 其實是很亂的,幾乎每一對夫婦都有各自的相好,相互間心知肚明,互不干涉。

軍中紅二代為何能成為習近平靠山
2015-01-11

2014年年底,解放軍近期密集展開新一輪高級將領例行調整,涉及總部機關、海軍、二炮、大軍區、武警部隊以及軍事院校等多個方面。被提拔的少壯派將領中,不少都是軍中「紅二代」。無論是原南京軍區副司令秦衛江調任副總參謀長,還是原武警司令員王建平上將與原副總參謀長王...

知青憶團長帶頭輪姦百餘女知青 圖
2014-12-19

有一個團的招待所所長、參謀長和團長,把許多女知青調去,說是給她們好工作,不干農活兒,有吃有喝,實際上三個人輪流干。一百多女孩子叫他們玩了。其中有個高幹子弟告到中央,才把那幾個傢伙斃了。 自從發生這件事,我們才對那些無辜的女知青寄予同情。她們離鄉背井,無依無靠,孤獨難熬,沒有出路而充滿絕望,才被人使用小恩小惠與手中權力欺負與迫害。還有那些為了上大學和想離開這裡的人,只好委曲求全,責任又怎麼能放在這些可憐無助的弱女子身上?

知青們被踐踏的青春向誰追討?(圖)
2014-11-06

1955年中共黨魁毛澤東還提出了「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鼓動、欺騙年輕人去邊遠農村墾荒。(照片中國) 雖然不曾經歷過知青的歲月,但通過聽到、讀過的故事,還是知道對於許多有過知青經歷的人而言,往事不堪回首,但是很多人卻不願承認自...

錢理群:我看老紅衛兵在習近平時代烙印值得注意的三點
2014-10-26

習近平時代又有許多難以預測的不確定因素,今天在人們心目中還是一個模糊的時代。如果說胡溫時代,主要是文革期間的大學生掌握國家最高領導權;那麼,所謂習時代,就是文革期間的紅衛兵和知青掌握國家最高領導權,而且又是以高級幹部子女為主體的。這樣,文革中成長起來的那一...

知道習總吃生豬肉需要多大勇氣嗎? 太嚇人了 圖
2014-10-16

知道吃生豬肉需要多大勇氣嗎?當時茅坑連接豬圈以方便豬吃大糞,人豬相互循環感染,導致絛蟲病流行,帶蟲卵的肉叫米豬肉、豆豬肉。絛蟲可寄生在人體各處,在肚子裡寄生的,腸子有多長,蟲子就有多長。那東西危害巨大,形象恐怖,巨噁心。防病宣傳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知青比農民更清楚這些。吃生豬肉,吼吼!那真是明知山有虎,顧不了那麼多呀!歷史知識太重要了,不了解我說的歷史事實,你連勇敢、勇士都看不出來。

中國人赴緬甸「解放」人類的慘況 圖
2014-08-09

在緬甸從軍的中國知青 1968年12月22日,毛澤東發起「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政治運動,開展了全國範圍大規模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這場運動剝奪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也撕裂了千百萬家庭。使得幾千萬年輕人的青春被荒廢,改寫了整整一代人的命運。 1966...

網管無極限 網警到了綁架網站的瘋狂了
2014-04-12

我們過去在「北大荒」一個農場的一些「知青」們多年前辦了個「荒友」網站。這個網站的伺服器設在上海。自從網站辦起來後,過去曾同在農場的各地「知青」都紛紛來網站敘舊聯誼,並舉辦各種活動。辦網站的是一些上海的老「知青」。他們相當謹慎,堅決貫徹「只談風月,莫談國事」...

一千八百萬知青下鄉真相 周恩來策劃多年 毀了幾代人
2014-04-06

筆者也是知青(鄉齡八年),一直關注「知青學」,但《失》書中一些數據仍聞所未聞,三十多年前的舊聞對我仍是新聞,一路發嘆「原來如此!原來如此!」若非讀到此著,將終身不了解這場運動的全局性信息。如從一九五六年起上山下鄉就和解決失業「結合」起來了;一九六三年周恩來計劃十八年內動員三千五百萬知青下鄉。上山下鄉乃是中共政府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解決失業之策──藉助紅色意識形態,將無法解決的失業大包袱甩給農村。

梁曉聲:85%知青如今都屬於城市裡低消費群體 圖
2014-02-21

整代而言,知青們屬於當今城市裡的低消費群體。 因為,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工人階層。而工人階層,無論「國有」的還是「集體」的,正承受著中國「改革」負面的巨大壓力。不直接承受這壓力,不能完全體會究竟什麼叫時代「陣痛」。 世人看到知青中出了些名人,出了些幹部,則就錯誤地認為,知青一代很「出息」。有不少人據此得出更錯誤的結論,仿佛知青整代地壟斷著中國的優越行業了。

錢理群:看習時代掌權「紅衛兵和知青」的特點
2014-02-25

早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老紅衛兵登上中國政治舞台時,即已宣布:"老子拿下了政權,兒子就要接過來,這叫一代一代往下傳","幹部子弟要掌權,天下是我們的","二十年後的世界是我們幹部子弟的"。於是,又有了這樣的口號:"只許左派造反,不許右派翻天","你們敢造反,我們就立即鎮壓!這就是我們的邏輯,反正國家機器在我們手裡"。

知青赴緬甸「解放」人類驚見百姓逃光 緬共以毒養軍(組圖)
2014-01-31

當年赴緬甸的知青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憶:最大的反差是,本來是去「解放」處於水深火熱的人類,但到了緬甸一看,人家是小康生活,自給自足,有耕牛、房子和碾米機,不吃雜糧,沒有階級剝削。而且和緬共區的百姓接觸,他們反應冷淡,發現自己並不太受歡迎。所謂的「解放區」一貧如洗,人都跑得差不多了。隨著北京與緬甸政府關係改善,不再支持緬共,緬共轉而「以毒養軍」,知青開始大批退伍回國,他們的人生坎坷,下場悲慘。

上山下鄉 瞎折騰的一場政治騙局(圖)
2014-01-20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給全社會帶來了嚴重消極後果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在刊登甘肅省會寧縣部分城鎮居民到農村安家設籍的報導所加的「編者按」中,發表了毛澤東的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

知青赴緬甸解放人類的慘況(圖)
2014-01-13

上世紀60年代末的文革時期,一批分到雲南邊疆的知青因在國內受「黑崽子」不公待遇,聽信中共「解放全人類」的口號,越過國境線,奔赴緬甸參加緬共的「革命」。但隨著北京與緬甸政府關係改善,不再支持緬共,緬共轉而「以毒養軍」,知青開始大批退伍回國,他們的人生坎坷,下場悲慘。

中共發起上山下鄉運動內幕(圖)
2013-12-25

1968年12月22日,毛澤東發起「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政治運動,開展了全國範圍大規模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這場運動剝奪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也撕裂了千百萬家庭。(網絡圖片) 1968年12月22日,毛澤東中共在利用完紅衛兵後,處於對政治穩定威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