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美中關係

種種跡象 習真打算這麼幹(圖)
2023-06-13

《華爾街日報》報導,自上月底以來,習近平已兩次要求國內為他所稱的「極端」情境或狀況做好準備,在美中競爭加劇之際,通過反覆使用這個詞語來暗示緊張局勢升級的可能性。

美中關係新挑戰?結束中共為開發中國家 美國務卿訪華前景莫測(組圖)
2023-06-11

美中兩國國旗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日前一致通過法案,要求結束中國的開發中國家地位。此舉引發中方不滿的同時,將如何改變中國在國際組織中的地位?而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據報最快下周訪華之際,美中關係又將面臨怎樣的挑戰?這項名為《結束中國的開發中國家地位法案》(Ending China...

美中軍事對抗風險驟升,世界為此捏了一把汗(圖)
2023-06-11

周一(2023年6月5日),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John Kirby)在新聞簡報會上告訴記者,美國將繼續捍衛空中和海上的航行自由【美中軍事對抗風險驟升,世界為此捏了一把汗】自由亞洲:最近幾天,美中兩國在南海台海的軍事對抗風險,驟然升高。中國戰機先是在美國偵...

美媒:布林肯預計下周訪華尋求建立危機管控機制,但美中合作「挑戰巨大」
2023-06-10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星期四(6月8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正在安排下周訪問中國。拜登政府的一名高級官員日前表示,拜登政府尋求與中國對話是希望與中國建立類似美國和俄羅斯在冷戰時期的危機管控機制,但對美中之間的合作前景,這位官員則認為挑戰巨大。有專家指出,...

習近平江山動搖 中共為何「碰瓷」美國?(組圖)
2023-06-10

宋國誠表示,中共最深層的恐懼是在內外交迫下,步入當年蘇聯解體的後轍,這意味共產黨垮台、毀滅。所以,習近平所說的驚濤駭浪不外就是內外交迫、江山動搖的危機感。

時局危險!北京和華盛頓奇怪的關係…(圖)
2023-06-09

法國世界報 RFI阿蘭·弗拉雄寫道,目前,中國和美國保持著一種奇怪的關係:雙方在經濟上關係密切,在政治軍事上則公開敵對。雙方在商貿事務上是開放的,但在政治對話上則是封閉的。這樣的狀況能長期持續下去嗎?美國是不相信的。過去幾天發生的事情說明了局勢是危險的。五月底,美國...

未普:嚴重不同調,美中軍事對抗風險驟升
2023-06-08

只是這一次,中國戰機和軍艦運氣好,正要撞上美國軍機與軍艦時而沒撞上,下一次,只怕你的運氣讓你來不及「踩剎車」和「踩油門」了。 總之,美中兩國一個不想陷入衝突風險,一個不在乎風險;一個理性負責任,一個任性不負責任;一個急於溝通,一個避免對話。兩個國家如此不同調,如何降低急劇升高的軍事對抗風險?難道中國已經做好打的準備?

法媒:柯比:想讓我們停止在印太地區的行動是不可能的
2023-06-07

最近連續發生美國偵察機在南海上空被中國戰機攔截和美國驅逐艦被中國海軍艦艇危險攔截事件。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6月5號表示,他不確定中國試圖通過這些事件傳遞什麼信息,但如果他們想讓我們停止在該地區的行動,那是‘不可能的’。此前,美國軍方公布了...

罕見!中共官媒唱衰 北京失望躍然紙上(組圖)
2023-06-07

國務院5日表示,赴北京拜訪的亞太事務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駐中國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等人與中方對等官員馬朝旭、楊濤舉行會談,雙方坦誠,討論有建設性;同一時間,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在台北談及康達等人的北京行,指美中對話是為避免衝突,但美國將繼續依國際法規範在台海飛行、航行。

奧斯汀:不尋求衝突,但不會在欺凌和脅迫面前退縮
2023-06-04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6月3日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的演講中在強調夥伴關係對確保印太地區共同願景的重要性時也對中國在印太地區咄咄逼人的行為表示關切。他說,美國不尋求衝突或對抗,但不會在欺凌和脅迫面前退縮。他還表示,台海衝突並不是迫在眉睫,也不是不可避免,但一旦爆發衝突將是毀滅性的。奧...

派他突訪北京!美國真急了?(圖)
2023-06-04

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J. Kritenbrink)在華盛頓的國會眾議院一個有關中國的公聽會上講話。(2023年2月28日)華盛頓—美國國務院星期六(6月3日)宣布,主管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發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