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美眾議員

事實查核|美眾議員為投TikTok法案贊成票道歉?(圖/視頻)
2024-04-03

標籤:斷章取義一分鐘完讀:從美國眾議院通過TikTok法案以來,網絡輿論持續升溫。近期,微博上流傳著一段視頻,內容為美國眾議員傑夫·傑克遜(Jeff Jackson)對著鏡頭道歉,稱自己以為TikTok絕對不可能被禁,所以才投下了贊成票。經查核,這位議員確實因為自己...

美眾議員蓋拉格下周將訪台 會晤賴清德、韓國瑜(視頻)
2024-02-14

https://asset2.ntdtv.com.tw/public/uploads/assets/2024/02/14/2024-02-14-65cc43fc2bca0.mp4*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對抗中共特設委員會主席蓋拉格下周三21日將率團訪台,可望會晤總...

蠶食西半球 中共預取代美國(圖)
2023-11-27

美國聯邦眾議員邁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警告,中共正積極在西半球擴張,利用美國人的自滿情緒進行蠶食與破壞,最終希望取代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加拉格爾周日(11月26日)接受福克斯新聞網採訪時警告,中共正擴大在南美洲的地面衛星能力,使其能更近距離地觀...

美50位眾議員提案吁結束一中政策 恢復美台邦交(圖)
2023-11-18

國會議員湯姆‧蒂凡尼(Tom Tiffany,威斯康星州共和黨籍)曾提出一項決議案,要求結束所謂的「一個中國」原則,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該決議案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共和黨人的支持。

因造假川普通俄門 美眾議員提決議案:將希夫逐出國會 (圖)
2023-05-20

盧娜本周提交了一項決議案,要求眾議院開除謝安達,指稱他散布關於前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的謊言。「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前任主席謝安達曾指責,川普(或譯川普)的第一次總統競選與俄羅斯有勾結。

美眾議員首度回應「炸毀台積電」風暴 批中共斷章取義(圖)
2023-05-11

美國聯邦眾議員摩爾頓日前被指在智庫研討會上提出「炸掉台積電」的說法,引起熱議。摩爾頓周三(5/10)向中央社和Focus Taiwan表示,中共選擇性擷取他的發言,試圖挑撥台美關係。

美眾議員推動立法停止援助與台灣斷交國家 並建議與台建交(圖)
2023-04-16

美國國會議員近日提出刪除中國友邦經費法案,禁止美國提供外援給多個轉向承認北京的國家。中國過去7年奪走秀灣9個邦交國,美國國會議員近日提出刪除中國友邦經費法案,禁止美國提供外援給多個轉向承認北京的國家,包括上個月與台灣斷交的宏都拉斯。為嚇阻台灣邦交國外交轉向,共和黨籍眾議員奧格茲(...

面對中俄核威脅 美眾議員促政府出台全面戰略「擊破中俄關係 」(組圖)
2023-03-10

美軍一架B-2戰略轟炸機準備起飛演練(美國空軍2020年3月8日照片)美國國會眾議院軍事委員會3月8日舉行《2024財年戰略力量態勢公聽會》,目的在了解與監督國防部戰略力量相關政策與計劃,包括核武器、國家安全空間、飛彈防禦與常規快速打擊能力。現任軍委會戰略力量小組主席、共和黨眾議...

美眾議員訪台後秒收中共警告信 霸氣回應(圖)
2023-03-01

美國聯邦眾議員肯納(Ro Khanna)等共4名眾議員,日前訪問台灣,會見總統蔡英文、立法院長游錫堃等政要。同行的眾議員歐清傑(Jake Auchincloss)在推特上發文表示,他在返台後立刻收到「中共警告信」,他也霸氣回應「他們(中國)很生氣,但我不在乎」。

美國共和民主兩黨議員紐約集會 抗議中共跨境執法(圖/視頻)
2023-02-26

中共在海外公然設置公安分站引起美國的關注。2月25日上午,美國共和黨眾議員、眾議院中國事務專責委員會的主席麥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與兩百多名示威者,其中包括漢人、維吾爾人、藏人與港人等,到紐約唐人街附近早前被美國聯邦調查局人員搜查過的單位前示威。據悉,這個單位之前就是中共海外秘密警察的辦事處。

美眾議員喬丹:共和黨將通過眾議院規則方案(圖)
2023-01-09

2023年1月3日,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大廈,眾議院在第118屆國會的第一天投票選舉眾議院議長,眾議員吉姆‧喬丹(Jim Jordan)發表講話。眾議員吉姆‧喬丹(Jim Jordan)周日(1月8日)表示,他預計共和黨人將能夠通過眾議院議長選舉期間談判主題的規則方案。我認為...

狙擊中共 美共和黨新提案:出口管制權力從商務部轉到國防部(圖)
2022-11-02

繼美國商務部公布了針對中共的晶片出口和技術管制措施後,國會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共和黨成員吉姆·班克斯(Jim Banks)眾議員又提出了加強出口管制的立法,以阻止中共獲得敏感的涉及國家安全的技術。新的提案要求把出口管制的權力從商務部轉移到國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