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朱健國:王光美離間了毛澤東劉少奇

王光美10月13日在京逝世後,海內外中文媒體皆表現出空前的興趣,對王光美85歲的傳奇人生進行了長篇報導或連續報導,其哀榮既超越夫君前國家主席劉少奇,更遠勝其對頭江青,雖然江青是毛澤東時代的「中國第一夫人」。這其中奧秘何在?

我想,這是人們開始注意到,王光美對毛澤東與劉少奇的親疏關係具有極其重要地影響,實際上,王光美有意無意地離間了毛劉,最終促成了文革的暴發。王光美已成為解讀文革的一個新窗口。

已往人們只是關注到,毛澤東對劉少奇多次表示不滿,但對劉少奇在文革前對毛澤東是否因個人私交不快有過暗暗的抗爭和私怨,則從無研究。現在,通過關於毛澤東邀請王光美游泳的一些報導,已可見一些頗有價值的蛛絲馬跡。

不少報導和史料都披露,毛澤東邀請王光美游泳始於1954年,盛於1959年的廬山會議。據《王光美訪談錄》回憶,「她會游泳是1954年在北戴河向毛主席學的,所以後來主席有時游泳會邀請她。王光美表示,兩次毛澤東叫王光美去游泳,劉少奇都以健康理由拒絕……」

這就透露一個重要信息:劉少奇反感毛澤東邀請王光美陪同游泳!試想,劉少奇若真是因為「健康理由」有兩次不能奉召陪伴王光美與毛澤東遊泳,以他一向對毛澤東惟命是從畢恭畢敬的慣例,後來至少得找機會彌補,但現有史料證明,劉少奇生前從未陪伴王光美與毛澤東遊泳。

劉少奇為何反感毛澤東邀王光美同泳呢?

這可能與中國傳統的「大丈夫自尊」思想有關。中國自古有「可穿朋友衣,勿欺朋友妻」訓誡。兩個男人朋友,再怎麼親密無間,也不能隨意親密接觸其夫人妻子。試想,即便在今日民間,一個男人常常邀請其朋友的妻子單獨與自己同泳,其朋友會如何想?難免不起誤會而反目成仇,理智者會暗表冷淡,粗魯者則會公開宣戰。劉少奇可能相信毛澤東邀王光美同泳並非是「君戲臣妻」,有什麼非禮之圖,甚至可能猜想到毛澤東邀請王光美游泳只是一種政治伎倆——毛澤東總是在重大政治風波將到時邀請王光美游泳:1954年毛澤東教王光美游泳,其時正是解決高崗問題的風雲變幻期,毛可能想通過邀請王光美游泳的機會探究劉少奇動態或對外營造一種毛劉是「親密戰友」的政治語境;1959年毛澤東在廬山頻頻邀請王光美游泳,也許因為反對「彭德懷反黨集團」,毛亟須察探劉少奇的思想立場,爭取劉的全力支持——但雖然明知如此,劉少奇仍難免有一種雖身居高位,卻不能保全夫人尊嚴的屈辱感。

毛澤東可能到死也沒有明白,他這種正大光明的「陽謀」,會促使全力頌揚毛澤東思想的「毛澤東選集編委會主任」劉少奇與他離經叛道。

《王光美訪談錄》披露:毛澤東邀請王光美同泳是極其認真下力的,若電話通知不到,還再派秘書去接:「有一天毛主席秘書徐業夫同志來電話通知我去游泳,正好我去了鄱口,不在住地,徐業夫同志還坐了汽車來找我。」這讓江青極其反感。有一次,「游完泳後已經是晌午,主席留我們吃飯。飯擺好了,江青還沒有回來。大家說:『請毛主席先用餐,好早點休息,我們等江青同志來了再吃。』毛主席說:『咱們一起吃吧!』大家剛坐好,江青回來了。她一見這場面很不高興,立即沉下臉來,生氣地說:『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主席哈哈一笑!不好說什麼。」

江青這一怨聲其實也代表了劉少奇,只不過劉少奇有城府,一聲不張,採取了另外的報複方法,這種報復甚至可能只是一種下意識的「意識流」——八大中將「毛澤東思想」從黨章中取消,在「七千人大會上」將「三年自然災害」歸結為「三分天災七分人禍」,威脅毛澤東「餓死人是要記入史冊的」,「四清」時攻擊毛主張的「開調查會」過時了,應採取蹲點調查新方法,劉少奇都是第一先鋒,這中間有沒有因反感毛澤東邀請王光美同泳的因素在暗暗推波助瀾?恐怕不能排除。

劉少奇被打倒的標誌性事件是1966年8月5日毛澤東寫下《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但毛澤東寫《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是因為前一天劉少奇激烈頂撞了毛澤東。王光美回憶:「在全會期間的8月4日,毛主席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開了個小會,發了脾氣,嚴厲批評少奇、小平同志。主席說:『新市委鎮壓學生群眾,為什麼不能反對!我是沒有下去蹲點的,有人越蹲越站在資產階級方面反對無產階級。』當主席責問為什麼怕群眾時,少奇插話說:『革命幾十年,死都不怕,還怕群眾?』主席還批評少奇在北京專政,少奇說:『怎麼能叫專政呢?派工作組是中央決定的。』少奇還說:『無非是下台,不怕下台,有五條不怕。』8月5日,毛主席寫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他當天沒有拿出來,大家都不知道。……8月12日,八屆十一中全會根據毛主席意見,重新選舉中央政治局常委。少奇同志雖然還在常委名單中,但由第二位降到了第八位。」

如果劉少奇在1966年8月4日不那麼極端地蔑視毛澤東,說出「不怕丟官,不怕開除黨籍,不怕坐牢,不怕離婚,不怕殺頭」之「五不怕」,也許毛澤東不一定怒不可遏地寫下《我的一張大字報》,不至於讓劉少奇慘死於開封。將心比心,當時誰作為「一號人物」,聽了劉少奇那番「誓死頑抗」,難免都會走向極端。劉少奇何以要在當時如此不顧一切地激怒毛澤東?史料證明,也與王光美其時不斷受到紅衛兵的殘酷批鬥有關。劉少奇一向極其寵愛王光美,這只要看看劉少奇不僅親自陪同王光美巡迴全國二十九個省市作「桃園經驗」報告,創下中共領袖公開為夫人捧場的空前絕後之先例,就可明了。

王光美陪同劉少奇出國「兩訪」,劉少奇親自陪同王光美巡迴各地報告「桃園經驗」,極大地傷害了江青作為「第一夫人」的尊嚴,使毛澤東在江青的不斷「小報告」下疑恨劉少奇;而毛澤東多年邀請王光美同泳,又使劉少奇不斷遠離毛澤東,最終大膽說出了想說而不敢說的不同政見,想干而不敢幹的「資產階級反動路線」。

可以說,劉少奇的悲劇焦點,就在於他不知王光美是他最大的克星——因為王光美事實上離間了毛劉的親密關係,不論她是有意還是無意——是王光美的存在與走紅而破壞了毛澤東與劉少奇的相互信任。說文革源於毛劉的政見不同,當然是有道理的,但激化毛劉關係的導火線,可能還是王光美。

這是人性在政治風波中的深沉影響的又一經典個案。


2006年 11 月 5 日於深圳「早叫廬」


——首發《動向》2006年11月號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6/1128/22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