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江胡鬥 中共官媒罕見長文歌頌胡耀邦

大紀元記者薛飛綜合報導)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辭世將近20年。19日,中共官方媒體新華網罕見發表長文,重新回顧了胡耀邦早期在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平反冤假錯案等重大事件上的經歷和主要作用,通過一段段介紹其讓賢,納諫,?量的介紹,高度讚頌其公僕品質,人格魅力,民主風範。文章在大陸論壇上貼出後跟貼如潮。而該文發表在中共兩會召開之際引發外界揣測。

胡xd邦墓碑。(胡:d邦史料信息網)
中共官媒罕見長文歌頌胡耀邦

中共官媒長文頌胡耀邦

新華網這篇文章摘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擔標題為:胡耀邦的公僕品質: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文章開始即說:胡耀邦辭世19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豐功偉績,他的公僕品質,仍然深深銘刻在人們的記憶深處;他的良操美德,他的高風亮節,他的人格魅力,仍然被人們廣為傳頌。文章接下來分四部分&為20869;容央頌了胡耀邦生前的:讓賢;納諫;雅量;睿智。

在第一個部分「讓賢」中,文章引述了胡耀邦說過的一句話:「我十幾歲參加革命,從來就沒想當什麼官。」並轉載了一封保存在團中央檔案室里的一份材料——胡耀邦1956年9月22日發給中央的一封信加以佐證。信中講述胡耀邦對被自己被選為中央委員,而一些貢獻比其大的老幹部還是候補委員而鳴不平,一再請求把自己的名字也擺在候補名單里去。

在稱頌胡耀邦「雅量」的部份,文章著墨最多,文章引述多位中共元老贊胡耀邦「鼓勵人犓話,動員人說話,「 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辮子,不裝袋子」,就是他身體力行的名言。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的田紀雲回憶稱,凡是胡耀邦主持的會議,大家敢說不同意見,並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即使跟他爭論得面紅耳赤也沒關係。所以,田紀雲認子,胡耀邦主持中留工作期間,是中國共產黨最民主,政治生活最正常、最活躍的時期之一。

在睿智的部分,文章談到胡耀邦在文革後平反冤假錯案中的堅持和重要作用,及胡耀邦在推行農村改革——聯產承包責任制中如何克服遇到的巨大阻力,使之得以實行。文章稱頌胡耀邦是一個極富智慧、極懂策略的政治家。聯產承包責任制曾經給中國農民帶來走向富裕的路,但是近年已經很少提起。

因為六四事件,胡耀邦的名字從那之後便鮮少被中共官方媒體提起。並且正值中共兩會召開之際,中共罕見發出此長篇歌頌胡?d邦的文章,尤其是讓賢的部分,難免引起外界揣測中共的人事變動。

網民懷念

該文章在一些熱門論壇貼出後,點擊量快速颯升,僅僅一天的時間,在關注民主民生的貓眼論壇的點擊量達到6萬,超出所有其他帖子的點擊和回帖速度。在絕大多數帖腐被封閉而剩下的p言中,言語間都是對胡耀邦的懷念,感傷和對中共時局的感嘆。

「一個大寫的人!」

「有過多少歲月,仿佛就在昨天。那年我初中畢業,只是看到了表面,對事情不是太了解.倒是現在越來越清晰了。可惜,中國錯過了一次很好的改革的機會,一次富強興國的機會。」

「我們沒有遺忘,我們的後代也不會遺忘」

「又喝得個大醉,突然間見到這貼,頓時有說不出的傷感。唉,匆匆忙忙的,已將近不惑之年。酸楚中,想起南宋進士余良弼的課兒詩:「白髮無憑吾老矣,青春不再當知乎體」唉,我們都漸漸地老了!歲月已離我們而去了!」

「在中國,好像有一個規律, 就是幾乎有良心,有正義感和敢於說真話的人,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反之,明哲保身,阿諛奉承,自私自利的小人能夠在中國的官場上持久。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世風日下,道德敗壞,政壇9敗的根源。」<關>在另一個胡耀邦史料信息網上,由於信息敏感,一個相關討論的留言板被關閉。

重新評價胡耀邦呼聲

1987年,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因主張對要求民主的學生抗議活動採取溫和路線而受到中共內部強硬派的攻擊,並被迫辭職。被迫辭職之後的胡耀邦反而得到中國民眾更廣泛的愛戴。他在1989年4月去世,在中國各地引發了規模更大、範圍更廣的民眾要求民主的示威。中共最高當局最後在1989年6月3號下令軍隊進行了武力鎮壓。之後,胡耀邦的名字在大陸官方媒點中成了敏感詞彙。

但是近年來,中共黨內外和社會上要求重新評價和肯定胡耀邦的功績的呼聲日益突出,2005年,胡耀邦誕辰九十周年之際,中共最高當局曾計劃舉行大規模紀念活動,這是「六四」事件以來,中共官方首次打算紀念胡耀邦的冥誕,引起海兾外媒體的熱切7注。

紀念活動被外界認為是胡錦濤有意展示開明、親民的改革形象,向改革派示好,以鞏固領導權力基礎。因為仍有不少人懷念胡耀邦在中共總書記任內創造的政治開明氣氛。與平反六四並沒有直接關係。

但此決議在政治局常委會上遭到了江家幫的反對,兩次未獲通過,後經提交政治局會議才通過決議。其後胡曾就紀念活動達成妥協。

同一年底,中共團報《中國青年報》的《冰點周刊》以接近兩版篇幅刊登曾任團中央第一書記胡啟立的13,000字長文《我心中的耀邦》,但事後《冰m》遭到中宣部興師問罪。2006年初,連續報導敏感事務的「冰點」被勒令停刊。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220/7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