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真計程車兵說:《士兵突擊》除了寂寞,其他都是假

一直到今天,當戰爭和歷史再度成為人們影視消費的最佳賣點時,螢幕上充斥著的仍然大都是姜文所說的謊言和廢話。在剛剛結束的2007年,年終的兩部國產賀歲片無一例外都是在講述軍隊和戰爭,再現兩場20世紀最慘烈的中國內部戰爭。

這一代人的戰爭觀

本刊記者 田 磊

「你想成為像許三多這樣計程車兵嗎?」

2007年的電視螢幕造就了一個恐怕是近幾十年來最深入人心的中國大兵形象,《士兵突擊》裡的許三多和他的戰友們受到如此多年輕觀眾的喜愛,以至於一年一度的冬季徵兵來臨時,中國人民解放軍選用了《士兵突擊》的鏡頭作為招兵宣傳片。

「有意義就是好好活!」「不拋棄,也不放棄!」許三多的這些話,比往年招兵宣傳片裡威武雄壯的飛機、坦克和艦艇更讓年輕人對部隊充滿嚮往。

在真正計程車兵眼裡,《士兵突擊》只是一部青春勵志片,跟軍旅生活無關。「沒有戰爭,部隊裡只有寂寞是真實的。」魏科說。他是記者少年時的同窗,跟《士兵突擊》裡的馬小帥類似,讀軍校,入軍營,如今已是一支王牌野戰軍的基層軍官。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在一個海防哨所,百無聊賴之際,他看完了《士兵突擊》。他說,只有草原上的五班那段,那種寂寥讓他感同身受,其他的都是假的,在現實的軍隊裡,沒有哪個士兵會受到如此多的矚目,「部隊最不缺的就是人,無數的強人。」

這個生於1980年代的少尉連長,在他出生的時候,中國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戰爭----對越邊境作戰已經結束,對於戰爭,他說自己概念模糊,「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天天在網路上探討模擬台海戰役的年輕人,大多是在瞎扯。」

招兵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軍隊徵兵從不需要大規模動員,往往是中央軍委一聲令下,地方無條件配合,「參軍光榮」的標語往村裡的土牆上一刷,大批的農村孩子就會蜂擁而至,擠滿了各地的徵兵站。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當兵不意味著打仗,更多意味著一條生存的道路。許三多就是如此,為了當兵,他的父親費盡心思,「在部隊上呆兩年,回來能分配個工作,進縣城,這就算走出去了,跟國家掛上鉤了。」這是他父親的想法。

社會全面的非軍事化要求,使真正的犧牲變得日益困難,對戰爭的普遍支持是淺薄和不穩定的,因而戰爭不得不作為類似奧林匹克運動會那樣的比賽或像計算機遊戲那樣呈現,在其中,沒有人真的死去或受傷。戰爭是殘酷的,但是,失去作戰機會的軍隊也失去了對年輕人最具吸引力的光環。二戰結束以來,徵兵制度的不斷衰落是各個國家軍隊面臨的共性挑戰。

而中國,儘管已經經歷了近30年的和平,卻因為參軍對那些出路甚少的農村青年的現實好處,徵兵制度從來都沒有衰落過,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徵兵名額遠遠不能滿足年輕人的當兵需求,往往要走後門、送禮才能進部隊,《士兵突擊》裡,許三多同村的夥伴成才就是靠此途徑才進了部隊,雖然囿於現實考慮,電視劇並沒有就此細節展開,但是,進入軍營之前的部分,確實是《士兵突擊》裡最具現實感的一段。

《士兵突擊》裡的鏡頭生動地闡釋了新一代計程車兵精神,製作者希望這些能成為吸引這一代生活優越的年輕人步入軍營的動力,而不再僅僅是現實的好處。

事實上,隨著退伍軍人安置制度的改革以及中國社會飛速的進步,當兵給一個年輕人帶來的現實好處也遠遠沒有以前那樣豐厚了。30年的發展已經讓中國社會全面邁入了一個非軍事化時代,在這樣的時代,戰爭往往只有通過影視作品來呈現。

人性

一直到今天,當戰爭和歷史再度成為人們影視消費的最佳賣點時,螢幕上充斥著的仍然大都是姜文所說的謊言和廢話。在剛剛結束的2007年,年終的兩部國產賀歲片無一例外都是在講述軍隊和戰爭,再現兩場20世紀最慘烈的中國內部戰爭。

電影《集結號》因為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充滿了人性化的解讀和重現,而備受官方和民間推崇。電影中的解放軍士兵和基層軍官,雖然滿口東北話河北話,卻被導演賦予了美國大兵一樣的人性。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性成為戰爭文學的時髦標籤,連東方民族的基層軍官也被美國大兵靈魂附體,不再像原本鐵血、紀律嚴明的共產黨軍隊。

近幾年軍事文學再度興起以來,幾乎所有的軍事文學作家、導演都在不遺餘力地宣講戰爭中的人性,順帶都會批判、鄙視一下他們的前輩,那些在特殊的歷史階段,製造出《地道戰》、《地雷戰》等等一大批影響巨大但卻因時代影響而顯得粗糙、刻板,意識形態色彩濃郁的戰爭影片的軍事劇作家。

這樣的情形在從蘇聯到俄羅斯的轉型中同樣出現過。二戰結束後,蘇聯的文藝家們曾經拍攝了一大批優秀的戰爭影片,《解放》、《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士兵之歌》、《燕南飛》、《一個人的遭遇》、《伊萬的童年》等等電影充滿了對自己民族所經歷過殘酷戰爭的真誠,這些用自己的話語方式和價值觀講述的戰爭故事,在世界電影史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而到了俄羅斯時代,拍攝的戰爭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戰爭片的影響,無論主題立意、人物定位還是表現形式、視聽技巧,都顯示出西方商業電影的某些特徵,卻再也產生不了真正優秀的戰爭電影。中國和俄羅斯一樣,具有悠久文化傳統、足以使用自己的話語進行電影講述,尤其是戰爭和歷史題材。

事實上,真正具有人文意味的戰爭電影即使在美國的電影史上卻也是不多見的,他們更多的是全景式的戰爭片,表達的是理想主義、英雄主義和愛國情懷。但是,在當下的環境,我們只是把美國這些人文意味的戰爭電影進行放大和模仿。

我們正在遭遇著雙重困境,一方面,從來沒有擁有過真正豁達的空間,來用自己的話語進行自己的戰爭講述,另一方面,使用他者的話語和精神資源來講述自己的戰爭歷史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推崇。這樣的情形造就的戰爭記憶,對一代人戰爭觀的形成將會是錯亂的四不像,是一個我們自己也無法認識的怪胎。

從這個角度講,電影人和《鬼子來了》裡的說書人如此相像。當年他們聽命於意識形態,製造了一大批刻板的影片,而現在,時代變了,人人都在談人性,他們又開始扛起人性的大旗,對曾經的歷史進行再一次毫無原則的剪輯,從本質上來講,這跟他們所批判的上一代意識形態濃郁的戰爭電影沒有任何區別。同樣缺乏的是對自己民族過去一個世紀裡的戰爭真誠的態度,塑造的將會是又一代人畸形的戰爭觀。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南風窗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224/76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