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股價持續下跌 Google終於撐不住了

  北京時間4月3日《商業周刊》文章指出,隨著廣告點擊數增長率降低,股價持續下跌,一直風光無限的搜索巨人漸漸失去往日的光輝。

  谷歌終於撐不住了。 谷歌在去年第四季度第一次出現業績不達華爾街預期的情況。緊接著,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在今年前兩個月發布的統計數據表明,其付費廣告點擊數增長率也開始降低。 六個月前,其付費點擊數年增長率還在40%以上。

  這些消息已經足以令投資者對谷歌失去信心了。從去年11月的最高點每股747.24美元算起,谷歌股票現在已經下跌了38%,是同期表現最差的藍籌股之一。 更大的問題還在後面,美國宏觀經濟已經陷入衰退,谷歌肯定會受到極大影響。美國技術研究所分析師Rob Sanderson說:「整個金融界在看待谷歌時都變得比較謹慎了。已經有16位分析師調低了谷歌第一季度的利潤預期目標。 所有人都害怕了。」

  也許對於谷歌這樣一個飛速發展、擁有高利潤業務和搜索技術的公司來說,發生這種突然的逆轉變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谷歌同意面臨著微軟等技術巨人過去也面臨過的問題,那就是它能否保持曾經使它成為全球最具魅力公司的魔力呢?

  新的問題層出不窮。谷歌旗下的重要人才現在已經開始尋求可能更有發展潛力的新機遇。 銷售副總裁Sheryl Sandberg在上個月跳槽到Facebook擔任首席營運長,著名工程副總裁Douglas Merrill也將於4月28日離職,轉到百代公司擔任數字業務總裁。而且,谷歌似乎並不打算在網絡視頻廣告、辦公軟體和無線通訊服務等其他領域尋找新的收入增長來源。而它的競爭對手們,小到初創公司Facebook,大到技術巨人微軟一直在努力爭奪谷歌以前所開創和控制的網絡貿易市場。

  許多人擔心,谷歌的業務最終可能被證明是毫無用處的。谷歌將在4月17日發布第一季度財報,預計收入至少會增長40%達到35億美元。然而每股收益的增長率可能只有22%,在4.50美元左右,谷歌執行長施密特說,這主要是因為公司去年招收了大量人才,對研發的投入也很大。但是谷歌高管們仍然堅持說,他們還沒有看到經濟衰退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而且,目前還不清楚谷歌公司採用的比較少見的管理模式是否能夠讓公司安然渡過今後更為嚴峻的艱難時期。在施密特與布林、佩奇兩位創始人組成的三頭最高管理層的鼓勵下,公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行動第一的企業文化,正是因為這種企業文化的影響,公司才能在短期內快速發展到今天的規模。

  但是投資者們發現,股票飆升時體現出來的吸引力在股價下跌時轉化成了對他們的耐性的考驗。谷歌沒有給出業績預期。

  谷歌公司允許員工每周抽出一天的時間處理個人事務,這種做法讓技術業界的權威人士也迷惑不解。它的廣告業務採用了秘密的、複雜的數學公式,令分析師苦惱不堪,因此分析師們將谷歌公司戲稱為黑盒子。

  因此,comScore公司在今年頭兩個月發布的數據才會對谷歌的支持者造成如此大的影響。谷歌則給出了自己的辯解,它說付費點擊數增長率明顯下滑是它有意造成的。它減少了廣告可點擊範圍的大小,以此來減少意外點擊數,提高點擊的質量。結果,廣告客戶在第四季度對單位點擊數給出的平均價格增長了15%。然而,這種說法並不能得到所有人的接受。研究公司Didit的執行總裁Kevin Lee稱:「我認為谷歌付費點擊數增長率降低是因為它受到宏觀經濟衰退而造成的。」

  谷歌同時面臨著許多其他的競爭壓力,因為它的野心很大,並不局限於網絡廣告業務。它在去年推出了網絡版生產力軟體,同微軟Office套裝辦公軟體展開競爭。它最近又以3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雙擊公司,在2006年以1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YouTube,它還打算打入顯示和視頻廣告市場。儘管它在今年的頻譜競拍中空手而歸,但是它仍然打算推出無線網絡軟體。

   與搜索廣告不同,谷歌必須同那些市場上的所有對手進行競爭,而且那些競爭對手的實力也不弱。TCG Advisors公司的戰略顧問常務董事Geoffrey Moore說:「他們以前從來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 尤其是,谷歌的最大競爭對手微軟一直在實施針對谷歌的戰略,它收購了多家與廣告有關的公司,而且又提出以45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雅虎。

   與其他那些不可能長期不犯錯的強者相比,谷歌面臨著一些關鍵性難題,那些難題需要谷歌從內部解決,而不是從外部解決。多年來,它一直連續取得不錯的成就,因此造成許多員工開始感覺到無聊了。除了高管人才的流失之外,還有許多工程技術人才也跳槽到Twitter和FriendFeed等其他初創公司。由於股價下跌了這麼久,因此還有可能會發生許多員工挽留的問題。 幾千名員工手中持有的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比谷歌目前的股價要高。

  到目前為止,谷歌仍然對年輕一代技術人才有很強的吸引力。史丹福大學的管理和工程學教授Tom Kosnik說,學生們對創新型文化很感興趣,就象他們也很喜歡免費食物和大學氣氛一樣。 現在,谷歌或許真的應該想想辦法,去努力保持它的魔力。

責任編輯: ChengYunHai  來源:商業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405/81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