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辛亥革命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潮迅猛傳播,震撼著中國思想界,並推動民主革命運動的到來。首先覺醒的是新興知識分子群體。近代知識分子宣傳民主革命學說,以報刊為重要陣地,創辦了《江蘇》 《浙江潮》 《蘇報》 《中國白話報》等20多種政治性刊物;還出版發行了陳天華的《警世鐘》《猛回頭》,鄒容的《革命軍》等宣傳民主革命思想的小冊子130餘種。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還翻譯了不少西方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著作,蔡元培翻譯了德國科培爾的《哲學要領》,嚴復翻譯了赫胥黎的《天演論》、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等著作。

與民主思潮廣泛傳播的同時,國內外出現許多革命團體。影響較大的有
興中會華興會科學補習所光復會。1905年8月20日,中國同盟會成立。孫中山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作為政治綱領。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標誌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一個新階段。

清政府的「鐵路國有」政策一公布,立即引起
四省各階層人民的反對,出現了廣泛的保路運動。保路運動規模最大、鬥爭最激烈的是四川。1911年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會,宣布「以保路、廢約為宗旨」。9月,全省60餘縣成立保路公會,數千萬人捲入運動。清政府一面調湖北新軍入川,一面命「實力彈壓」保路運動,四川保路運動成為武昌起義的直接導火線。

四省保路風潮興起時,
湖北武昌文學社共進會便積極準備相機發動武裝起義。10月9日,孫武漢口機關配製炸藥不慎,起義機密泄漏,劉復基彭楚藩等人被捕。10日晨,彭、劉被殺,清軍四處捕捉革命黨人。當日晚,武昌城內新軍士兵,打死鎮壓革命士兵的排長,攻占楚望台軍械庫,打響武昌起義的槍聲。經一夜戰鬥,11日,起義軍占領武昌城,成立湖北軍政府;12-13日,起義軍攻占漢陽、漢口。武昌首義的成功,鼓舞了全國各地人民的革命鬥志,全國各地革命黨人紛紛起義響應。首先響應的是湖南和陝西。此後,江西山西雲南貴州浙江江蘇廣西安徽、四川以及福建廣東等省先後宣布脫離清政府而獨立。

1911年10月10日
辛亥革命圖片集


江寧將軍鐵良(中)匆忙逃走


10月11日晨,經過一夜激戰,革命軍占領了湖廣總督署


10月11日,革命黨人宣布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軍政府門前是兩面十八星大旗


湖北新軍二十一混成協統領黎元洪


持槍逼黎就任都督的李翊東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814/99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