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百度等網站深陷「奶粉門」:刪一條1萬元?

作者:
    隨著部分批次產品被國家品檢總局檢出含三聚氰胺,部分聲譽頗佳的國產奶製品企業目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幾乎與此過程相伴隨的是,包括百度在內的多家國內主流網站也因對此次奶粉事件所牽涉一些企業的關鍵詞不同尋常的處理,遭到很多網友的強烈質疑。
     
    記者注意到,除了百度方面數次積極回應網友質疑,並表示「搜索結果說明一切」外,遭質疑的多數主流網站都選擇了沉默。面對網友們一波又一波的質疑,類似國產奶製品企業的信任危機同樣困擾著這些網站。
    
    「三鹿300萬公關百度文件」曝光的影響依然在延續。那份網友提供的文件中稱,三鹿的公關公司建議三鹿花300萬擺平百度,屏蔽腎結石等負面新聞,並稱伊利、蒙牛等都是花500萬拿下百度的,該文件還稱三鹿已經與新浪搜狐建立強強合作,「除非涉及國家權威機構的通報,該兩網站今年內不會有任何關於三鹿集團的負面新聞」。
    
    百度否認了。其他網站沒有發表聲明。不過網友們卻在不斷用各種方式探求真相,不斷提出質疑。為什麼三聚氰胺事件里百度搜索結果比谷歌少?為什麼新浪新聞標題的原始碼里里「伊利」成了「伊  
     
     
    利」……
    
    在受到網友質疑的網站中,作為占國內搜尋引擎市場份額最大的百度首當其衝。搜尋引擎,幾乎是每個網民搜索新聞和信息的必備網絡工具。然而,自「三鹿」奶粉事件以來,部分網友認為,使用百度搜索到的相關網頁的數量遠低於其競爭對手谷歌。
    
    網友發現,第一篇點出三鹿名字的新聞報導《甘肅14名嬰兒疑喝「三鹿」奶粉致腎病》,用這個標題在百度搜索只有幾百個結果,而在谷歌則有十幾萬個結果,這被認為是百度在屏蔽這個標題。網友「pang_ying」也發帖稱,同樣搜索「三鹿結石寶寶」,百度搜索到的相關網頁數量僅為谷歌的1/30.類似的帖子在很多論壇都有出現,並成為網友質疑百度的證據。
    
    就此,百度公關部的負責人日前接受《南方都市報》記者採訪時解釋稱,這主要是百度在搜索過程中使用了精確匹配,而谷歌採用的是模糊匹配。該負責人稱,《甘肅14名嬰兒疑喝「三鹿」奶粉致腎病》這個標題百度採用的就是精確搜索,而谷歌上那麼多結果其實更多是《甘肅14名嬰兒同患腎病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雖然是同一篇文章,但前者這個標題確實沒有多少網站採用,新聞網站廣泛採用的就是後者。
    
    這位負責人還指出,另一個導致百度有關「三鹿」奶粉事件的搜索結果少於谷歌的原因,是很多網友在早期使用了錯誤的關鍵詞。他表示,很多網友在「三鹿」奶粉被曝光的最初幾天裡,使用的搜索關鍵詞是「三聚氯胺」而非「三聚氰胺」。記者搜索後發現,這一現象的確存在。如網友「愛心洋溢」曾於9月13日在貓撲論壇發帖,建議網友比較百度和谷歌對「三鹿」的搜索結果,其中另一個關鍵詞使用的是「三聚氯胺」。記者注意到,這些解釋隨後很快也出現在網絡上。
    
    百度發了聲明講述自己的「精確匹配」。不過又有網友拿出新的「證據」質疑百度。9月18日,知名網際網路網站「DONEWS」的一位網友發表文章指出,「百度的『精確匹配』之說,說到底只不過是一個障眼法,試圖以所謂的『高深』搜索理論來蒙蔽普通網民,轉移網民的視線」。
    
    這位網友在文章中比較了用百度和谷歌分別搜索「汶川+大地震」和「三鹿+三聚氰胺」的結果,發現百度在搜索前一個關鍵詞組合的結果要多於谷歌,而搜索後一個關鍵詞組合的結果要少於谷歌。「為什麼偏偏在『三鹿奶粉』如此對社會公眾生命健康安全構成巨大威脅的事件發生之後,搜索關鍵詞要遠落後於谷歌?」
    
    對此,也有網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DONEWS」的博客「現代法律評論」上,網友「Hello」就跟帖表示,「你懂什麼叫精確匹配嗎?那麼多的算法和策略,你兩個比較就行了?隨便搜索一下『踵塃』,baidu只有一條記錄,谷歌有近2000條記錄,匹配算法不一樣,差異的地方太多了,不懂的東西就不要亂說,說話還是要負責任的」。
    
    但幾乎同時,一則《曝百度刪除負面信息標準:1萬元/條》的帖子也開始在網絡上流傳。帖子中附加了兩封據稱為百度內部郵件的內容,並稱百度一位高級管理人員給刪網頁結果的出價是1萬元/條。截至目前,百度方面尚未對這部分的質疑做出公開回應,郵件內容的真實性也尚未得到證實。不過,記者注意到,此前「DONEWS」網站上那篇質疑百度精確匹配之說的文章已經被刪除。
    
    有網友提出,影響巨大的主流網站應更加重視自己對公眾與社會的責任。事實上,在此次由「三鹿」奶粉引發的國內網站信任危機中,百度也並非孤立的個案。在品檢總局9月17日通報《22家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產品檢出含有三聚氰胺》後,很快就有網友發現,包括新浪在內的多個主流網站的轉載報導中,上榜企業「伊利」公司的關鍵詞「伊利」二字中間多了一個空格。
    
    這些網友提出,對於網絡搜尋引擎來說,對「伊利」和「伊利」的識別有很大的區別,前者是一個關鍵詞,而後者則是兩個關鍵詞的組合,這意味著涉及「 伊利」的這篇負面報導,將隱藏中眾多含有「伊」「利」字樣的網頁中,很難檢索到。這一現象很快成為眾多論壇和貼吧的話題。
    
    很快,部分網站調整頁面顯示的內容,去掉了「伊利」中間的空格,但好奇的網友並沒有輕易放棄。9月19日,網友「百毒不侵」發帖聲稱,從很多網站有關「伊利」在此次奶粉事件報導的頁面源文件中,發現其原始碼為「伊
    
    
    
    利」。這再次成為網友們質疑這些網站被「伊利公關」的證據。同一條新聞,蒙牛等都沒有這個符號出現,只有伊利有----—因此,這是人為干預的結果而非巧合或排版錯誤「,9月20日,一位百度貼吧的網友這樣跟帖寫道。
    
    面對網友們的質疑,很多網站都選擇了沉默。截至目前,尚未有新浪這樣遭到質疑的網站做出回應。「希望不是真的」,9月18日,網絡編輯社區的網友「小編輯」這樣寫道。

責任編輯: 紫薇  來源:南方都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924/104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