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美國之音中文部申華為中共《建國大業》歌功

圍繞建國大業的討論


Aug 27, 2009

慶祝建國60周年趕製的獻禮影片《建國大業》很快將與觀眾見面,影片和過去的歌頌共產黨及其領袖的作品有所不同。至於影片中一些名演員具有外國國籍的問題,有專家認為,現代影視是全球性產業,不是民族性產品。

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名為《建國大業》的歷史題材影片預計9月10號投放市場,國慶期間在兩岸三地同時放映,影片雖未公映,但讚揚不少

*不同於過去突出領袖個人*

這部影片講述了從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建國前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線是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的籌備,突出了當時多黨合作以及政治協商制度形成。

影片再現了毛澤東、蔣介石、宋慶齡、宋美齡蔣經國、蔡廷鍇、馮玉祥等眾多歷史人物以及他們的活動,擺脫了單純歌頌毛澤東和共產黨的模式,在這一點上,影片《建國大業》明顯不同於1964年的大型獻禮作品音樂舞蹈詩史《東方紅》。

黃式憲是北京電影學院資深教授。他對美國之音說,《東方紅》創作的年代還是帶有對領袖的崇拜,對毛澤東的崇拜。經過了文革和改革開放30年,個人崇拜時代已經過去,中國社會的禮讚方式已經變了。

他說,《建國大業》這部影片比較寬泛,其文化的心態不再是在領袖光環下表現一個大歌舞,這就跨越了文化上的局限性,或歷史的狹隘性。這次的文化心態比較放鬆,寬泛,影片表現的是一種民族大團結,人民共奮鬥的歷史聚會。」

*拿外國護照的名演員出演惹爭議*

報導說,這部歷史巨片的拍攝,匯集了幾乎所有中國的實力派編導和演職員170多人,他們中有陳凱歌、陳沖、陳紅、蔣大為、徐帆、李連杰、斯琴高娃、唐國強、馮小剛、葛優等等。這些明星中不少人的外國國籍和移民身份同《建國大業》影片的政治性是否和諧再次引起議論。

例如一位署名「水晶」的作者日前在新浪網上說,《建國大業》的電影工程,怎麼竟然由美、加、日、德等眾多「外國人」為主承攬?。作者表示,這種情況著實會讓自尊比命更重要的國人感到「尷尬和難堪」。

對此,北京電影學院資深教授黃式憲說,這是一種狹隘民族主義的觀點。他說:「我認為,這是目前一種民眾裡面民族主義狹隘情緒的反應。一些中國人取得美國國籍回來拍這部片子,角色合適不合適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他的國籍。這是一個藝術概念,而不是政治概念。」

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史蒂夫·佛爾也持類似觀點,他說:「娛樂產業正在成為全世界各國公民共同的工作領地,換句話說,這些世界公民就住在飛機場,他們家可以是世界各地的任何一個機場。」

他說,在現代社會裡,電影演員的國籍與演技正在變得越來越不相干,國籍在中國電影業中也面臨這種趨勢。就中國電影製作而言,現在有關中國題材的電影,正在呈現所謂「泛中國化」趨勢,演中國題材的演員會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華人。

*對部分演員心態的分析*

但是有不少中國人不這麼看。其中有些人根本反對演藝明星改換國籍,認為這是背叛祖國。另一些人能夠接受人才外流的現象,但是認為「你走可以,走了就別回國揚名和賺錢來了,把機會留給別人吧。」

還有些人能夠理解人性的趨利避害和人往高處走,能以平常心看待明星改換國籍和回國演出,但是總感覺由這些外國人來出演歌頌祖國和愛國主義的《建國大業》是個矛盾和諷刺。

有的演員為標榜自己的愛國情懷而貶低自己的外國國籍的重要性,說得好像不需要效忠外國似的。於是,網民們就提到入籍宣誓,在論壇上紛紛貼出美國入籍誓言及其中文譯本。

*專家談影片的不足*

影片《建國大業》凝聚著許多人的期望,由於是趕製的,可能存在不足,黃式憲教授說:「也許它在美學的層次上還有缺陷,影片基本上是趕時間做出來的,不是在很從容的節拍下做出來的,也許藝術上還有一些缺憾。另外,有這麼多明星加盟,每個人的鏡頭剪接也是很費工夫的,可能會帶來藝術上的一些瑕疵,但是,這些都不是重要的。」

黃教授說,這部影片的價值在於,新中國建國前的特定歷史時刻和歷史節點,這次將全面得到展示;眾多歷史人物在影片中的形象,更加鮮活,具有人性化,生活化,歷史題材的文藝作品,再次與時俱進了。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828/140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