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共面臨最艱巨難題:上海 失敗城市化試驗場



  FT中文網5月4日報導 中國面臨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化問題,而世博會許諾帶來世界上最好的解決方案。


  根據麥肯錫(McKinsey)近期發布的《迎接中國十億城市大軍》報告,到2030年,中國城市人口將增加3.5億,達到10億。到2025年,中國將有219座城市人口在100萬以上(歐洲目前只有35座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城市),24座城市人口超過500萬。

  目前人口已接近2000萬的上海,是一場活生生的城市化實驗——而且在大體上是失敗的。污染嚴重的黃浦江兩岸密布混凝土公寓高樓的住宅小區,幾乎沒什麼綠化(晾的衣服倒是不少)。公園很少,遊樂場幾乎聞所未聞;行人專用區有限,步行被視為該市最危險的運動之一。

  多年來,上海狂熱地興建高樓大廈,遮蓋了自己的歷史,而世博會對此起到了推動作用。上海政府確實把世博會場址的一間鋼鐵廠改造為劇院。不過,別處的許多傳統建築都被拆除了。

  上海著名小吃街吳江路不復原貌。原來這裡的排擋有各種小吃,從章魚到雜碎串,沒有坐的地方,垃圾箱總是滿的。但市政當局並沒有擺放長凳,也沒有安排環衛部門更頻繁地收集垃圾,而是選擇拆除。現在,那裡有星巴克(Starbucks)和卡卡圈坊(Krispy Kreme),可著名的「小楊生煎包」沒有了。

  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本屆世博會的部分意義,就是確保市政當局在拆除下一條吳江路之前三思而後行。「上海(在城市化方面)可能越過世界其它地區,因為上海希望做、也需要做的事情規模如此之大,」思科(Cisco)世博會項目總監安東尼•埃爾維(Anthony Elvey)表示。

  抱著把綜合城市管理系統推銷給中國各個城市的希望,世博會思科館稱頌著以微晶片技術改進生活的歡樂,包括一種手錶大小的監測器,兼具檢查孕婦子宮收縮情況、叫救護車、通知產婦的丈夫、把產科醫生從床上叫起來、預約產房等多種功能。

  的確,「互聯城市生活」是世博會企業館的一個重點:學童可使用全球定位設備查找回家的公共交通路線,到家時,鄉下的奶奶正等著他們——在電子設備的那一端;汽車聯繫交通網格,查詢最方便的停車地點。

  有些世博會因發明長久應用而得到世人銘記;有些世博會不過是超前技術的墳場。上海世博會將永遠改變城市生活,抑或只是一場城市空夢?答案也許要幾十年後才能知道。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505/165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