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國際娛樂 > 正文

讓人難以忘記 日本最有魅力的十個女演員



  


  吉永小百合——1945 年生於東京都,是和日活演員濱田光夫合演了象徵日本「青春」的影片的明星,1985 年以《阿繁》及《天國車站》榮獲日本學院最佳女主角獎,現在仍然活躍於影壇。推薦:《有化鐵爐的街》(1962,浦山桐郎)。

  《文藝春秋》月刊,是日本小說家與劇作家菊池寬(1888-1948)創刊於1923 年的雜誌,在目前閱讀不景氣的年代仍有數十萬讀者。2007 年,《文藝春秋》也創立了季刊。《文藝春秋》季刊2009 年的夏季號(總第9 號),是以「電影讓我了解人生」為專題的特別號,用了192 頁的篇幅來談論電影諸問題,也公布了票選的日本十大女優與男優,以及海外十大女優與男優4 個名單。《文藝春秋》在1989 年(平成元年)亦曾於它編輯及出版的《150 部最佳日本電影》一書中列出20 名最佳女優的投選結果,前十名的女演員依次為:原節子、吉永小百合、高峰秀子、田中絹代、岩下志麻、京町子、山田五十鈴、若尾文子、岸惠子、藤純子。

  2009 年選出的十大女優,出生於東京的占了7人,出生於20 年代、30 年代、40 年代、50 年代和70 年代的各有2人,於20 年前曾入選的亦有6 人。今回排名第4 的夏目雅子於1989 年位列第11,今回第10 位的松坂慶子20 年前亦曾上榜排名20。今回名列十大的兩個新面孔是36 歲的宮澤里惠和32 歲的松隆子,前者入行22 年,電影有19 部 ;後者從影僅13 年,電影有10 部,而主演的只有下列5 部:《四月物語》(1998)、《隱劍鬼爪》、《律政英雄》(2007)、《怪人二十面相傳》(2009)與《維榮的妻子》(2009)。分量稍輕的松隆子的入選十大無疑令人感到意外。

  至於位居榜首的吉永小百合,迄今從影51 年,拍了101 部昭和電影和12部平成影片,一向只當主角,曾四度榮獲日本學院的最佳女主角獎,也是日本電影觀眾最喜愛的女星。

  


  原節子——1920 年生於神奈川縣,戰前已活躍於影壇,1949-1951 年主演了《晚春》、《白痴》及《飯》等日本電影史上的名作,1962 年於《忠臣藏》中扮演了大石內藏助的妻子理玖後引退。推薦:《白痴》(1951,黑澤明)。

  


  高峰秀子——1924 年生於北海道,戰前已活躍於影壇,戰中多演出明朗的角色鼓舞人心,戰後與木下惠介及成瀨巳喜男合作主演多部名作,1979 年拍完《衝動殺人,兒子啊》後息影。推薦:《二十四隻眼睛》(1954,木下惠介)。

  


  夏目雅子——1957 年生於東京都,1977 年演出《貨車小子桃次郎》後引人注目,1982 年於《鬼龍院花子的生涯》中開創新境界,正期待更大發展時卻因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於1985 年逝世。推薦:《鬼龍院花子的生涯》(1982,五社英雄)。

  


  岸惠子——1932 年生於神奈川縣,1953-1954 年主演了空前賣座及成為社會現象的《請問芳名》三部作,1957年婚後往來於法國和日本,繼續演出不少電影,現以日本為據點,演戲外也亮相電視及從事寫作。推薦:《女子學園》(1954,木下惠介)。

  


  岩下志麻——1941 年生於東京都,1960 年在小津安二郎的《秋日和》初顯才華後,主演了小津的遺作《秋刀魚之味》(1962),成為松竹的首席女優長逾16 年,曾以《孤苦盲女阿玲》(1977)榮獲第一屆日本學院的最佳女主角獎。推薦:《心中天網島》(1969, 田正浩)。

  


  


  宮澤理惠——1973 生於東京都,十歲後已當模特兒,以第一部電影《我們的七日戰爭》(1988)榮獲日本學院的新人獎,2002 年以《黃昏清兵衛》榮獲日本學院的最佳女主角獎,近年的舞台活動亦受注目。推薦:《和父親一起生活》(2004,黑木和雄)。

  


  若尾文子——1933 年生於東京都,戰爭中疏散到仙台居住,高中畢業後立志當女優前往東京,成為大映的台柱明星,1971 年大映破產後轉至電視及舞台發展,2005 年重上銀幕參演了行定勛的《春雪》。推薦:《妻子的告白》(1961,增村保造) 。

  


  松隆子——1977 年生於東京都,銀幕處女作是1997 年竹中直人的《東京日和》,2004 年在《隱劍鬼爪》中飾演女僕喜惠廣受好評,主要在舞台演出,但亦活躍於歌壇。推薦:《隱劍鬼爪》(2004,山田洋次)。

  


  松坂慶子——1952 年生於東京都,1970 年首次演出大映的電影,大映破產後改投松竹,1978 年以《事件》的玩命演技成為優秀明星,戲路廣闊,擅演古裝片到喜劇的成熟女性角色。推薦:《蒲田進行曲》(1982,深作欣二)。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環球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608/170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