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大陸娛樂 > 正文

奧運冠軍桑雪從藝救母:不如周洋聰明 賺錢要早



  沒有人能夠自己成為名人,除非媒體把他推向了舞台。站在舞台上的人,一種是自願的,一種是被動的。前一種人往往會被指炒作,如鳳姐、曾哥、方舟子。後一種人往往是處於無奈,如潛伏多年的貪官和被拉出來遊街的妓女。

  當媒體再一次聚焦桑雪時,我幾乎忘了她是奧運冠軍。搜索關於雪梨奧運會的記憶,更清晰的是她丟掉了10米跳台的單項金牌,並不是她和李娜獲得的雙人跳冠軍。十多年過去了,讓我們心跳的奧運冠軍太多了。比起一個奧運冠軍,我們需要用更多的時間來關注房價和大蒜,我們在意的只是在某一刻,我們共同以祖國的名義經歷了一次心跳。僅此而已,這樣說似乎有些刻薄。有人說劉翔的冠軍證明了中國人的短跑能力,你能給我再找一個嗎?運動員的成績其實什麼都證明不了,因為那只是一個特例或者是人類反覆訓練加強了某項功能而已。運動的意義除了強身健體就是國家榮譽。榮譽是一件很奢侈的東西,多數平凡的人是不能奢望的。我們首先應該考慮的是活著,體面的活著,有榮譽地活著。再看看桑雪的人生,除了奧運冠軍的光環之外,還有五四傑出貢獻獎章、全國新長征突擊手、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等,國家能發的榮譽基本都得過。她帶著榮譽活著,卻並不體面。否則,誰也不願意把自己患病的母親拿出來說事。我寧願相信這是一次炒作。大眾應該接受這種並不高明的炒作,因為她曾經是一個奧運冠軍,帶給我們一次心跳。

  奧運冠軍開小店、擺地攤、賣獎牌……這樣的新聞層出不窮。不用去討論舉國體制的弊端,因為這種體制培養出來的冠軍們的確在某個時候給中國人打過一針雞血,並且,在體制面前,我們只是一群屁民。倒是關於奧運冠軍的出路有一些想法:

  一、奧運冠軍賺錢要趁早

  奧運冠軍是一顆流星,別把它當一枚太陽,當你為國家帶來榮譽,當你處於舞台中央,各界領導登門致謝的時候,一定要嘴上感謝國家,心裡想著父母。該說的一定要說,該要得一定要要。領導不常來,賺錢要趁早。周洋可作表率。在長春市政府為周洋舉行的慶功會上,市委書記問:現在還有什麼困難?周洋說:「我父母還沒有工作!」書記當即表態:各個相關部門的領導都在這裡,可以解決一下了!周洋是個誠實的孩子,一個大智若愚的孩子。試想當初領導拜訪桑雪的時候,如果她能說:我媽還沒上醫療保險。也不至於今天落得個從藝救母的下場。不要妒忌某個冠軍得了多少錢,想想他們背後流了多少汗,身上害了多少病。

  二、娛樂圈不好玩

  在舉國體制下培養出來的運動員,基本是一台榮譽機器。十幾年日復一日地重複一個動作,練到極致,就成了超人。與此同時,別的功能也退化了。獲得榮譽的時候也就是機器快報廢了的時候。退役之後將是另一種人生,有人依靠專業能力做了教練。更多的則自謀出路,很多人靠著冠軍的榮譽進了娛樂圈,多數都相當慘澹。不是有名氣就會演戲,即便有副好臉盤,也不過是田亮那樣蹩腳的牛郎,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娛樂圈的門檻很低,廟台卻很高,除了名氣,還需要燒錢和人脈。當冠軍們那點名氣日薄西山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只不過是誤闖娛樂圈,演了一把路人甲或者路人乙。

  三、 母親不是用來炒的

  桑雪奪冠已成歷史,桑雪進娛樂圈也並不算新聞,這次新聞的焦點是為救病母,中國人最惡毒的髒話就是問候母親,我相信桑雪的母親的確是病了,但是,請不要拿自己的母親出來作噱頭,賺取曝光率,繼而獲得利益。這是自己對自己最惡毒的咒語。母親永遠都應該藏在每個人內心最深處最高貴的地方。而不是作為一個廉價的話題拿出來博取同情。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守在原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723/174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