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大陸娛樂 > 正文

選秀:愛真實不愛偶像 娛樂包裝百姓夢想


2010 年7 月30 日,新一屆《美國偶像》選秀冠軍克里斯·艾倫在加州沙漠裡為首張個人專輯拍攝MV。

  這是一個千篇一律的時代,我們的選秀娛樂似乎總掙脫不了這條魔咒。

  當「超女神話」剛寫下五年,2010「快男」卻在另一片冷漠之中迎來尾聲,內地選秀產業無疑正在經歷自其誕生以來的「七年之癢」。各式黔驢技窮的炒作手段越發低端,再惡俗大家也波瀾不驚……與此同時,一部照抄《英國達人》模式的《中國達人秀》,開播一個多月以來,不僅收視率頻創新高,更讓廣大主流觀眾和文化精英一致叫好,在眾生頹倒的選秀衰年裡,逆勢而行。

  達人秀模式究竟具有怎樣的魔力,可以讓「毒舌」周立波的談吐變得溫情脈脈?內地選秀首次不限年齡、身份、表演主題的真人娛樂,是否能夠像2005年的 「歌唱選秀熱」一樣,掀起又一輪全民狂歡?選秀到了今天,還需要選俊男美女來當偶像嗎?為什麼我們總能在國外的選秀節目裡聽到種種「不和諧」之聲?在本期的「主題策劃」之中,我們將結合數個話題關鍵詞,縱觀中外的最新熱潮,為你解讀這個「不愛彪悍,只愛真實」的「後選秀時代」。

  達人秀:民生娛樂才更有生命力

  2010年7月16日,在一片質疑聲中,《中國達人秀》悄然登場,一檔被定義是抄襲、山寨的娛樂節目,從一出生便飽受鄙夷。沒有海選的新聞轟炸,沒有 「偽娘」「鳳姐」的惡意炒作,當「達人秀」的概念突然走進公眾視野,伴隨著已在街頭巷尾口耳相傳的「無臂鋼琴王子」「孔雀哥哥」的傳說。相應而來的是節節攀升的收視率——從首播的上海8.0%,全國1.37%;到近期第四場的上海16.49%,全國2.83%。僅僅開播四集、一個月,從備受鄙夷到 「開創中國真人秀節目新時代」,「達人秀」已風靡全國。

  獨家觀察 從抄襲、山寨到

  「開創內地真人秀新時代」

  「你是真實的,所以大家才這麼愛看你……」電影《楚門的世界》中上演了一場牽動人心的真人秀。在此,我們無須探討真實的力量,就像探討自然與愛的力量,它們都能直達人心,戳破堅硬、虛偽的外殼。從2004年第一屆超級女生開始,中國選秀節目已走過七年,與「七年之癢」相伴而生的是令人作嘔的作秀、包裝、炒作、低俗、噱頭,所有的一切與真實漸行漸遠。

  而觀看《中國達人秀》,是一個笑中帶淚的過程,充滿真實的搞笑與感動,沒有成敗得失,沒有殘酷競爭,這只是一個造夢的舞台。個體戶、拾荒者、破產的千萬富翁、退休婦女,還有咿呀學語的小盆友,舞台上是一群不同年齡段的真實草根;雜技、舞蛇、表情秀、腹語、氣功、肚皮舞、饒舌,比賽內容千奇百怪;中國版 「蘇珊大媽」、上海80後饒舌饒舌男、鴨脖夫妻、沒有手臂的鋼琴少年、學驢叫的害羞歌手,不斷出爐的「達人」總能占據各視頻網站的點擊排行榜。

  國產「達人秀」與風靡國際的《英國達人》如出一轍,同樣的舞台布景(音樂廳),同樣的鏡頭表現(13個近軌道攝影機全方位捕捉每個細節和表情),同樣的主持風格(在後台用情感與選手互動),同樣的評委構成(三個評委各司其職),唯一不同的是參賽選手的技藝以及背後的故事。這檔最初被定義為山寨、抄襲的娛樂節目,實際上卻是「堂堂正正」的複製,《中國達人秀》的製作方花400萬美元向英國Fremantle Media公司購買了版權,該節目模式目前已覆蓋全球40多個國家,所到之處都創造了收視奇蹟。

  「達人秀」能在中國選秀節目哀鴻遍野之時異軍突起,除覆蓋各年齡層次的拓展性外,其他選秀節目的衰落也成全了它:《快樂男聲》和《花兒朵朵》的收視率已進入歷史新低,此前鬧得滿城風雨的《非誠勿擾》也在幾經整頓之後節節敗退。儘管創下了收視新高,《中國達人秀》離締造奇蹟還相差甚遠,要知道,《非誠勿擾》曾創下4.23%的全國收視率,而目前穩坐選秀收視之巔的仍是2005《超級女聲》總決賽(11.65%)。

  「達人秀」本身也存在不少硬傷,爭議主要來自兩方面:評選標準和評委水平。部分「達人」背後的故事真實動人,但如果總打「感情牌」,難免有點強迫觀眾「被感動」之嫌。主辦方也承認,他們會「把夢想打磨得更亮」,比如讓參賽農民的打扮看起來更土,人為製造戲劇衝突性。

  從評選標準看,目前不少晉級選手依靠情感因素多於才藝水平,如何把握這之間的「度」也成問題。「蘇珊大媽」藉助非凡的唱腔才讓夢想綻放,而煽情過多則會令觀眾更多抱以同情,而非欣賞。再說《中國達人秀》的評委,專職「哭」的伊能靜頻頻起立鼓掌,被疑「作秀」明顯,而周立波的嬉皮、調侃、搞怪也被批太搶風頭。與《英國達人》的著名毒舌評委們相比,這裡更多只有鼓勵,而溫情補品吃多了難免會讓人營養失衡。

  「早上好,假如碰不到你,祝你下午好,晚上好並且祝你晚安!」為追求真實,電影中的男主角楚門最終選擇勇敢離開了眼前虛構的「真實」。《中國達人秀》吸引參賽者的是造夢光環;吸引觀眾的則是真實的感動。6場初賽,3場複賽,1場總決賽,每個選手最多露臉三次,目前賽程已入中段,而一眾中國本土選秀節目仍然處於模仿、學習的初段。能否成功,取決於是否能將「夢想」與「真實」小心呵護,不要淪為「虛假」與「人為」。

  對話「中國達人之父」 用娛樂包裝百姓夢想

  金磊是《中國達人秀》的總導演,該節目能在內地選秀浪潮衰退的2010年逆市而行,許多出自他大腦里的點子自然功不可沒。這位「中國達人之父」 告訴記者,大眾的口碑才是「達人秀」收視率的基本保證,因為「它匯集了全國各地普通民眾的夢想,並且成功抓准了中國主流觀眾的價值觀」。

  記者:很多選秀節目在幕後都要用到一套嚴密的炒作、煽情手段,你的節目完全不需要嗎?

  金磊:我們想去除所有偽善、不真誠和虛假,把所有最真實的還給老百姓,讓他們來當真正的主角。所以,這個節目去掉了所有常規的煽情手段,常規的主持人和選手、評委互動的形態,在現場你可能看不到任何電腦燈,也聽不到任何特殊音效。這樣樸素而隆重的形態表達了一種關懷:我們一直想做人文的娛樂、溫暖的高端。老百姓很聰明,知道哪些東西是假的,哪些東西是真正留給他們的。

  記者:沒有固定的評分標準,就會讓「情感牌」的作用變大,太過強調情感因素,會不會讓選秀失掉公正性?

  金磊:節目選的是「達人」,所以才藝才是最終的評判標準。一切達人秀的核心標準都是去發掘百姓當中有沒有驚人的才藝,有沒有能帶給人感動的奇蹟。

  記者:你做選秀到底是為了做什麼?是為了把娛樂變成「感動中國」?

  金磊:我相信,百姓當中擁有超人才藝的,一定有他自己的故事。《中國達人秀》總冠軍的標準,是強調選手能否代表中國登上世界舞台。今年10月6日,來自全世界的「達人」們將一起在世博演出,總冠軍也將簽約國際公司。所以,只有符合這個標準的選手才能真正走遠。

  在「達人秀」里,可以讓一個拾荒者去音樂廳唱歌,這是現在這個時代對庶民的尊重,對百姓願望的關注。我想做的娛樂就是真實娛樂、民生娛樂,這樣的娛樂才有生命力。因此,這個節目傳遞的是老百姓真的成主角了,並不是被電視台忽悠了,那種真人秀的命運感會被極大地放大。從某種程度上講,達人秀的舞台就是以娛樂的形式講述小人物身上的大故事。

  記者:節目完全克隆《英國達人》,其實也是一種缺少創新,你打算怎麼做出中國特色?

  金磊:雖然是購買版權的舶來品,但《中國達人秀》真正獲取成功的核心元素,就是將視角對準了最最普通的中國民眾,每一個在舞台上出現的選手,都讓人感到無比親切、熟悉,仿佛就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鄰居、朋友、同事……而這些普通人身上體現出來的真摯情感,毫無半點矯揉造作,也很能傳遞出「和諧社會」的理念嘛。

  記者:偶像選秀節目在國外長盛不衰,但在中國,從「超女」時代的全民痴戀,到後來的無人問津,短短几年便成頹勢,是什麼原因令其如此步履維艱?

  金磊:把《中國達人秀》和以往的內地選秀相比根本沒必要,因為它根本不是傳統的偶像選秀的概念。過去幾年,各地衛視做了很多嘗試,也順應了世界範圍內的規律,但為什麼近來的偶像選秀卻走入了瓶頸?很多業內人士覺得這是因為內地進入了「後選秀時代」。

  可偶像選秀在歐美依然很火啊,每年依舊有過百萬唱片的銷量和眾多大型演唱會。這是因為在美國和英國,有非常巨大的唱片工業和娛樂產業做支撐,有著非常成熟的市場。但整個產業鏈在中國卻是缺失的,特別是唱片方面,所以繼李宇春之後,我們的偶像選秀冠軍不可能再擁有巨大的唱片發行量。而李宇春也是時代產物,當年我們其實是在選出某個80後的意見代言人。

  記者:中國電視節目喜歡克隆,一擁而上,當「達人秀」被各地紛紛效仿後,會不會也將像以往的相親類節目、選秀類節目一樣出現審美疲勞?

  金磊:達人選秀是我們以前一直很質疑、不敢觸碰的。因為我們一直誤認為選秀要有一個標準,要麼比唱歌,要麼比跳舞,後來發現其實未必。不一定要去比什麼,正是因為「達人秀」沒有死板的標準,才抓住了選秀的核心理念,那就是小人物大夢想,平凡人創造奇蹟。參加偶像選秀的年輕人需要一夜成名,不排除有功利心在,所以是比較窄眾的萬人狂歡。「達人秀」則要做到所有人狂歡,無論50後、60後、70後都可以獲得共鳴,所以它好比奧運會,偶像選秀則好比田徑錦標賽。在受眾層面上真正拓寬了,找到了讓更多人加入狂歡的理由,所以我不太擔心達人秀模式的生存能力。


  專家評審團 達人秀提供了一個「中國夢」的故事

  在《中國達人秀》開播一個多月之際,我們也請來了一個由選秀評委和文化學者組成的專家評審團,讓他們來對這檔節目的優劣長短、價值觀取向,進行一次徹徹底底的「大清查」。

  周立波 《中國達人秀》評委,海派清口代表人

  選秀節目到了該轉型的時候了


當評委的周立波情緒激動



《中國達人秀》完全沿用了《英國達人》的成功模式,包括舞台設計和評委席設置


近期「達人秀」捧紅的又一話題人物是外號「羌族小煞」的「表情帝」楊迪

  「不要為了『毒舌』而『毒舌』,我覺得『達人秀』和別的所有選秀不同,它是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和價值的,不論你處在社會的哪一個層面,你都有快樂的權力和展示快樂的權力。在初賽階段,我們三位評委會留給選手更多的機會,因為我不想把某些精彩扼殺在搖籃里,而初賽只是對他們精神狀態的一個評判。

  至於各地模仿達人秀的模式,會不會造成審美疲勞?我想不會,為什麼?因為它的結構、創意不同,最關鍵的是真實性,包括我們這些評委都沒有作秀,都非常真誠地記錄著整個過程。縱觀現在很多的相親選秀,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會覺得是在看戲,看戲就不真實了。《中國達人秀》不作假,就是呼籲其他節目,是不是應該到轉型期了?我覺得它會對整個娛樂界有推動作用,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榜樣。」

  高曉松 《中國達人秀》評委,內地選秀的評委常客,音樂製作人

  偶像選秀產業鏈的容量很有限

  「達人秀模式發展到最後,會變成一種大Show。現在最火的Show就是由許多絕活藝人來演繹的故事。之前我擔任過評委的一些歌唱選秀模式已經遇到瓶頸了,因為音樂產業鏈斷了。音樂產業鏈里,又包括偶像、唱將和原創。偶像,最好消化,所以大家都爭著去選他/她;原創,僅僅在行業里還是需要的;一說到唱將,就『杯具』了。但現在連偶像也傾斜了,粉絲總共就那麼多,偶像卻出來得太多了。就算大眾偶像產業鏈是存在的,但畢竟容量是有限的。我在湖南衛視和東方衛視兩家電視台的評委工作,其實沒有可比性,兩個選秀的性質差異很大,一個是一家藝人公司的專業選拔賽,另一個是全開放的平台。」

  陳富清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編輯部副主任、高級編輯

  對「秀」字已經聽得快不能容忍了

  「既然《中國達人秀》叫『中國達人』,而不是『中國音樂達人』,那它反映的就該是整個中國社會和中華民族層面的。所以,選拔範圍還應更寬一點,現在大部分還局限在才藝方面,尤其是在音樂方面,有些不妥。該節目的三位固定評委中有兩位來自音樂界,能不能增加一些非音樂界的朋友?另外,大家對『秀』 字已經聽得快不能容忍了,能不能把『秀』從名稱里去掉?像《英國達人》和《美國偶像》一樣就好,有非要叫『秀』的必要嗎?」

  張頤武 著名評論家、文化學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達人秀找回了原有的那批沉默觀眾

  「達人秀提供的就是一個關於『中國夢』的故事,所有人都沒有抱怨生活不公,而是想著怎樣讓自己生活得更好。

  年輕觀眾本來不屬於電視生活,但這些年,由於有了『超女』,有了選秀,收視觀眾的平均年齡往下移了。《中國達人秀》出現的意義是重新找回主流觀眾,而以往的主流觀眾往往都是電視劇的死忠,不一定對綜藝節目感興趣,這一次,他們卻成功找到了路徑。達人秀模式找回了我們原有的沉默的那批觀眾,他們其實才是支撐中國電視文化、電視精神的最主流的一群人。」

  2010內地選秀的第七年很「癢」

  從2004年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打響大規模選秀節目的第一炮開始,如今,內地選秀徹底迎來了「七年之癢」。縱觀以往一些很有影響力的「選秀牌」,分析它們的成敗,竟也能由此揣摩出今年《中國達人秀》緣何如此火爆的原因——在100%拷貝國外優質節目的同時,避免涉足內地前輩們已走過的彎路,直到自己這個後浪把前浪們都拍死在沙灘上!

  獨家觀察 「快女快男」為何風光不再

  曾幾何時,在湖南衛視播出的《超級女聲》(後更名為《快樂女聲》)和《快樂男聲》這兩張選秀強牌引領了整個內地的娛樂風潮。可惜在今日,它的昔日光輝卻早已不在。對於已進入最緊張的「5進4」環節的幾位2010新「快男」,部分媒體記者可能還記不牢他們的長相,充其量,也只能用資質平平來形容。

  為何現在選出的「快女」「快男」越來越湊合?首先是觀眾已經嚴重審美疲勞。日前,《人民日報》推出題為「選秀,你厭了嗎?」的網絡調查,65%的網友稱對選秀心生厭倦,他們中更有接近60%的人表示2010年的選秀「感覺最差,建議以後停辦」。

  其次,選秀所受的限制也越來越多。擔任過國內眾多選秀節目評委的樂評人祁又一認為,今年的《快樂男聲》只有最後10場比賽能上星播出,覆蓋全國,而且時段被安排在晚上22點30分的非黃金時段,極大削弱了節目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更重要的是,全國衛視都在『自我閹割』,師洋、劉著、鬍子哥這些話題人物都早早地被拿下,哪怕讓他們進入20強啊,也能增加不少收視率吧?」為其佐證的另一個例子是江蘇衛視的《名師高徒》,本來有一個女選手唱得很好,甚至還作為選手代表去了節目的發布會(可見電視台也有意栽培),但因她自稱「賣唱女」,而有關方面說「賣唱」在國內不是一個職業,所以她很快黯然離場。

  既沒實力唱將,又無爭議人物,當然什麼節目都火不了。

  這幾年來,芒果台對觀眾資源的掠奪性開發也備受爭議。支持選手要發簡訊,想讓心儀選手「復活」要發簡訊,點評節目要發簡訊……商業目的本身無可厚非,但過於明顯的斂財意圖令人不爽。而簡訊投票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則是可能存在的「黑箱作業」。

  也許,導致「快女快男」沒落的根本原因還是對新人開發和培養的嚴重不足。每年有那麼多的冠亞季軍,10強、20強的,但真正被大眾記住的只有零星幾個。沒有作品支持,再多的曝光率也無法長久。至於與《中國達人秀》的「造夢」功能相比,祁又一認為,哪個「快女」「快男」又沒有夢想呢?「師洋帶著 20多箱衣服來參加比賽,刻苦排練每一次舞蹈,你能說他沒有夢想嗎?只不過沒有實現的機會罷了。」

  綜合盤點 內地選秀牌的那些得與失

  《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兒》

  播出平台:東方衛視

  人氣指數:★★★★

  創意指數:★★★☆

  造星指數:★★★★☆

  得失點評:

  為了和湖南衛視的「超女」較勁而誕生的欄目,雖然人氣比後者略差一點,但是也算地方電視台中的強者。前者號稱更關注音樂性,捧紅過年輕的實力派唱將如王嘯坤(2006年《我型我秀》總冠軍),但自從造出了「師洋」這樣的搞怪分子後,風格也只好隨之改變;而後者的最大特色是開發了「男色」這一領域,令湖南衛視扼腕嘆息,後來不得不以《快樂男聲》奮起直追。但《加油好男兒》的定位模糊問題比較明顯,由於沒有清晰的選拔標準,缺乏對觀眾的主題引導,很多差強人意的選手也晉級了決賽。

  《舞林大會》

  播出平台:東方衛視

  人氣指數:★★★☆

  創意指數:★★★★

  造星指數:★☆

  得失點評:

  眾「星」拾柴人氣高,高雅藝術通俗化的一次銳意改革。讓有點「過氣」的眾星互相PK國人不擅長的舞技,這一創意成就了這一檔比較特殊的明星選秀節目。當然後期也不免走向了炒作明星曖昧、甚至走光等低俗話題的方向。


  《絕對唱響》+《名師高徒》

  播出平台:江蘇衛視

  人氣指數:★★☆

  創意指數:★★

  造星指數:★☆

  得失點評:

  前者無甚特點,後者的特點是「無PK、無淘汰、無評委」的三無,強調男女混搭、音樂和其他藝術混搭,總之是玩「虛」的比較多(最後總決賽請到了周杰倫還算有點「乾貨」)——據某知情人透露,這也是因為沒有拿到廣電總局的選秀許可證導致的,所以該節目中不能說「比賽」(要說「節目」),不能說「選手」(要說「嘉賓」),不能說「評委」(要說「老師」),不能說「媒體評審」(要說「媒體代表」)……少了競爭的刺激,誰還會眼巴巴地守在電視機前?

  《紅樓夢中人》

  播出平台:北京衛視

  人氣指數:★★★☆

  創意指數:★★★☆

  造星指數:☆

  得失點評:

  雷人電視劇的始作俑者,翻拍風潮的高潮。雖然後來的電視劇與該選秀關係不大(真是個諷刺),但二者的雷人程度不相上下。雖然是大打文化選秀牌,並針對全民,但較強的功利色彩與古典名著的真誠解讀之間一直在博弈。最「杯具」的不是被忽悠了一把的孩子們,也不是關注投資回報的眾商家,而是沒有發言權只能冷眼看眾生的曹雪芹。

  《樂拍樂高》

  播出平台:廣東衛視

  人氣指數:★

  創意指數:★★★★☆

  造星指數:無!(歌手都戴著面具演唱)

  得失點評:

  現場拍賣原創音樂作品,讓明星主持人和明星嘉賓來分別擔任拍賣師和買家。但據某位參加過該節目的嘉賓透露,根本沒有人「付款」,大家就是瞎喊一通競價,作秀痕跡太重,甚至有欺騙觀眾之嫌。由此看來,廣東衛視在經歷大改版之後,指望該節目在綜藝領域出出風頭還是很難。

  《花兒朵朵》

  播出平台:青海衛視

  人氣指數:★★★☆

  創意指數:★

  造星指數:★★☆

  得失點評:

  填補了「後超女」時代選秀節目的空白。但完全拷貝芒果台的做法令人無奈。而「獲勝者簽約唱片公司」已不再是誘人的餡餅,反倒是令人止步不前的陷阱,很多唱功好者只好虛晃一槍,達到曝光目的便撤。



在《舞林大會》現場,光線傳媒的當家女主持柳岩在張藝謀導演面前大跳肚皮舞,大有攀親密之嫌。明星類選秀節目為蓄意炒作各式八卦、緋聞提供了絕佳的平台


參加《紅樓夢中人》決賽的女選手正在緊張彩排。因為選秀造型貫穿古今,該節目頻頻觸犯「雷」池,笑料不斷


本屆《花兒朵朵》的10 強選手在京城集合拍攝寫真。青海衛視攜手天娛傳媒製作該節目,有意打造《快樂女聲》的新替身

  TIPS 最有新意的PK最沒腦筋的

  娛樂媒體人是和選秀打得最火熱的職業之一,他們的工作總能使其接觸到選秀各個層面,了解許多環節中不為公眾所知的內幕。在他們眼裡,什麼樣的選秀模式才是最有新意的?什麼樣的又是最沒腦筋的?讓我們看看幾位隨機抽取的80後媒體人會如何回答。

  調查參與人:

  劉楊(男 某入口網站的音樂編輯) 王宇(男 某英文報紙的音樂記者) 林靜(女 某英文雜誌的文娛編輯) 楊鴻(女 某入口網站的娛樂編輯) 春瞳(女 某音樂雜誌執行主編)

  什麼樣的選秀才是有新意的,耐得住看的?

  王:讓那些每天環繞在你身邊的普通人「麻雀變鳳凰」,是選秀節目滿足觀眾的基本切入點。所謂的新意就只能靠實現夢想的手段了,節目製作人和觀眾都要思考,我們期待什麼樣的普通人成為什麼樣的明星?

  林:選秀可以涉及專業的知識和真實的職場,展示多重的價值觀。尤其是針對一些比較神秘的行業,如廣告創意選秀、編劇選秀、導演選秀等,最終以贏得資金支持作為獎勵。這樣可以真實幫助一些有才華的人從零起步。美國有很多類似的節目,小到幫人改善某個餅乾店的經營,雖然最終都是選出一個冠軍,但參與者的生活都會真正受益。而為了展現生活的豐富多樣,又可以將「想像力」「觀察力」作為選秀的切入點,一如日本的老牌節目《超級變變變》。

  春:新意其實不重要,點子早被想光了,怎麼做才好看其實才更重要吧。別光玩什麼八卦啦、罵街啦、誰和誰打起來啦之類的,咱們已經上演了好多年動物園型的選秀了,是不是該商量著往「美型」方面變變了。

  什麼樣的選秀讓人覺得沒想法,又很俗套?

  劉:當年激情洋溢的朗誦總算劃上了休止符,今天的選秀如果再走老路,恐怕不太令人痛快。所以,不能因為選手沒特長,就把現場搞成《感動中國》或者《藝術人生》,賺人熱淚,混淆視聽,純粹靠「感情牌」撐場子,這種行為有悖比賽的公平原則。

  王:可笑的是還拿評委來作秀的,似乎一定要找個尖酸刻薄的才行,這招用在兩年前還好,可現在已勾不起任何觀眾的興致了。

  楊:《紅樓夢中人》就是選秀失敗的典型例子,甚至不得不無疾而終,選出來的「人才」未必進得了劇組,讓觀眾看到的更多是節目設計的混亂。還有今年的「快男」,毫無任何值得一提的新聞點,除了「偽娘」劉著,但劉被淘汰之後,就再無關注度。

  林:首先,不要為了出名而出名,該手法太低級了。其次,別再比唱歌了,藝術門類有那麼多,幹嘛死揪著一個不放。還有那些打著「比美」的幌子在賣丑的,大部分選手的言論都很腦殘。

  全民真人秀的「老祖宗」在國外


國外的選秀現場

  火爆的國外選秀節目在國內幾乎都能找到「克隆」,比方說超女的「模板」是《美國偶像》,《中國達人秀》的模板是《英國達人》等。但國內選秀往往只學到了種種炒作噱頭,卻不願鑽研國外成功節目的基本內核,這也直接導致了那些國產「克隆體」患有不可治癒的先天疾病。說到底,國外選秀通常並非純粹的 「造星運動」,它們更注重參與性和全民性,給平凡人提供實現夢想的民主舞台。大部分節目的創辦宗旨,甚至帶有濃濃的「美國夢」色彩,可謂最近風靡內地的以《非誠勿擾》《中國達人秀》為代表的「真實娛樂」「民生娛樂」的老祖宗。

  每種職業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舞台

  《美國偶像》這類單純以選拔「偶像」為目的的節目就要過時了!國外的全民選秀運動正逐漸朝更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演變。各門各派都有為自己量身定製的選秀欄目,每種職業都可以找到比拼絕技的舞台,從舞者到模特,從商業精英到導演,從廚師到減肥者,哪怕你的夢想只是當一名合格的卡車司機,都能夠找得到一檔直播節目,讓你把才技秀給全世界觀眾看!

  火爆推薦之一 《舞林爭霸》

  FOX電視台製作的最新檔舞蹈真人秀。該節目在芝加哥、紐約和洛杉磯開展海選,製片人親自走遍美利堅大陸,尋找最能代表「美國節拍」的舞者。

  人氣指數:★★★★★

  創意指數:★★★★☆

  造星指數:★★★☆

  流行秘訣:當下最火的《舞林爭霸》並不以舞蹈類別作為評判選手水平的標準,而更注重創意和激情。該節目簡直就是各類舞蹈的「世博會」:從街頭風格的嘻哈到小丑舞,從機械舞到時下最流行的莎莎拉丁舞,從靈巧的「小快步」到瀟灑的牛仔舞,這些每集都不會重複的出神入畫的舞技大大增加了可看性。

  火爆推薦之二《全美超模大賽》

  由聯合派拉蒙電視網(UPN)播出,是其標誌節目之一。貼身追蹤十幾位平凡少女如何飛上枝頭,變身艷光四射的名模鳳凰,成為超模界新寵的故事。來自美國不同地域,不論階層和職業,年齡介於18至27歲之間的年輕人都可以報名參賽。除角逐不菲的獎金外,獲勝者還將有機會贏得著名國際品牌的代言合約。

  人氣指數:★★★★☆

  創意指數:★★★★

  造星指數:★★★★★

  流行秘訣:與其說是選秀,還不如說是一場熱鬧的真人秀。這個節目會讓各路青年男女體驗到成名所需要付出的艱辛。他們除要參加各種魔鬼式集訓和模擬測驗,還要時刻提防競爭對手的陰謀詭計。選手們之間的鉤心鬥角甚至成了《全美超模大賽》霸占收視率的一把利器,只有那些心理素質「超狠」的人才能堅持到最後。

  火爆推薦之三《未知元素》

  歌唱真人秀的鼻祖、英籍製作人西蒙·考威爾憑藉《美國偶像》成功打入美國市場之後,又於2004年返回英國推出了這檔節目。與以往的歌唱選秀不同,《未知因素》的三位裁判分別負責青年組、中年組和團體組的決賽選手選拔,然後所有人馬重返舞台,由觀眾投票決定最終總冠軍。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未知元素》的最後大贏家,曼徹斯特城的21歲男孩Shayne Ward創造了網絡單曲下載量最高的金氏世界紀錄。

  人氣指數:★★★★

  創意指數:★★★★★

  造星指數:★★★★☆

  流行秘訣:可以完全視做《美國偶像》的英國版,但更具英國選秀節目的傳統特色。和《美國偶像》純打「明星牌」不同,《未知元素》走的是更重親和力的平民路線,男女老少都可以來報名,並且都有可能獲得唱片合約,尤其是青年組、中年組、團體組的組別劃分,使節目的包容性、公正性都邁上了一個台階。

  獨家觀察 尊重 真實的人生

  拋開美好的瞬間,國外的選秀也並不迴避各類「不和諧」的聲音。因此,我們會經常在《美國偶像》中看到有選手當面指責評委,甚至朝觀眾潑酸水,當然,也少不了為了實現個人目的的選秀,向評委和觀眾極盡討好、諂媚之能。把這些現場插曲毫不掩飾地播出來,一方面能夠調動節目的看點,刺激收視率,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尊重真實的人生。也許,偶像們在成為偶像的道路上,並不如粉絲想像得那般完美。

  反觀國內選秀,總是一片歌舞昇平的太平盛世之景,評委客客氣氣,選手畢恭畢敬,甚至有的評委還沒開金口,觀眾便已知道他想要說什麼了。本來,在 2009《快樂女聲》中掀起「評委罵戰」的包小柏是非常有潛質成為西蒙·考威爾那樣的毒舌評委的,但無奈製作方並不喜歡敢於說真心話的評委。

  同樣,選手之間的鉤心鬥角也是國外選秀模式的重要成分,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特別設計的壓力測試環節,不時有選手因不堪承受而退出比賽。選秀就是殘酷人生的縮影,國外媒體喜歡從全方位的角度來闡釋它的方方面面,自然有好也有壞。而我們國內的選秀選手卻大都表面親如兄弟姐妹,沒有惡性的競爭,也沒有揮手作別的失敗壓力,在一團和氣之下,產生了一個眾望所歸但又不痛不癢的冠軍。

責任編輯: 沈波  來源:精品購物指南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904/179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