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魏京生和孫延軍討論:韓戰中國的代價

朝鮮戰爭是中共建政之後的第一場戰爭,無論在國內經濟社會發展,還是在國際關係方面,韓戰對中國都有很大影響。在韓戰爆發六十周年之際,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石山,邀請了中國著名異議人士魏京生,和旅美中國學者孫延軍,就韓戰對中國後來發展的影響進行了討論。


記者:「今年是韓戰爆發六十周年,在中國官方舉辦了一些比較大的紀念活動。

官方對韓戰的基本態度還和以前差不多,認為韓戰中國叫抗美援朝,對中國影響很大。它認為中國當時是被動介入。

雖然中國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和代價,但是也打出了國威和軍威。最重要的是贏得了東北亞的發言權。魏京生先生,您怎麼看韓戰對中國後來這六十年的影響?」

魏京生:「我想這個影響非常巨大。這點是對的。但是這個和他們說的正好相反。所謂贏得東北亞的發言權正好相反是喪失了在東北亞國際事物中的發言權。」

記者:「為什麼這麼說呢?」

魏京生:「因為在當時其實在中共內部都很大的爭論。跟東西方同時保持良好關係還是靠蘇聯一家。

毛澤東採取了這個一邊倒的政策。韓戰實際上喪失了和西方所有國家的關係。

本來這個關係還是可以恢復的,還在繼續藕斷絲連地維持著。但韓戰中國軍隊一旦介入了以後跟整個西方關係就完全斷絕了。

而且受到西方的經濟制裁。什麼都得依靠蘇聯了。中國的幾十年經濟發展不起來其實跟這個一邊倒的政策和走向了一黨獨裁有很大的關係。」

記者:「那孫教授,您的看法怎麼樣?」

孫教授:「我是贊成魏先生的看法。首先,這場戰爭中共不是被動介入而是主動介入,在北韓發動南侵戰爭之前,毛澤東就已經跟蘇聯官方承諾過要支持北韓的武力統一行動。

這個是在1950年1月19日蘇聯駐北韓大使施德克夫在給蘇聯外交部長維辛斯基的密電中透露了這個信息。

另外,除了的人員傷亡的這幾個數字不算,在國際事務中由於這一場韓戰,聯合國的席位本來應該是中國大陸去接這個席位,但是因為韓戰的席位也推遲了若干年。

剛才魏先生講了,說蘇聯曾經給了一些援助,實際上這些援助大多都是軍工系統方面的,這些軍事生產線,這些落後的武器對當時急需恢復民生、恢復生產的中國大陸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大作用。

當時中國民眾是泣飢嚎寒,這些東西給中國經濟造成的巨大損失;另外中國和蘇聯的關係也沒有變好。

最終也分道揚鑣了。所以說這場戰爭中共沒有撈到什麼好處。中國民眾損失最重。」

魏京生:「我再補充一點,蘇聯那個援建項目裡頭其實還包括很多的監獄。有名的那個秦城監獄就是蘇聯的援建項目,包括北京市警局那個K字樓那個建築,也是蘇聯的援建項目之一。」

記者:「對,它援助的項目並不是主要的在民生方面,改善老百姓生活的項目。」

魏京生:「對。實際上對中國確實是跟孫教授講的那都是中國付錢的項目。而且你一邊倒之後實際上最後你只能聽蘇聯的。可是那個對中國損失非常大。但是實際上好處根本沒有。」

記者:「因為中國官方的一些學者他們是這麼說的『現在朝鮮發展核武器,六方會談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中國』。所以他們認為這個就是當年韓戰打出來的。魏先生,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魏京生:「這跟那個毫無關係,因為像朝鮮擴散核武器,就是中國和蘇聯同時援助,其實是後來的一種政治行為,就是破壞擴撒核武器這個條約這樣一種行為。」

記者:「因為打了韓戰所以就沒有辦法解放台灣了。所以,中國統一的進程被拖了這麼多年,孫教授,你怎麼看這個事兒?」

孫教授:「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當時美國明確表示了不介入台海問題。

有一種說法『在韓戰爆發之後,第七艦隊協防台灣』。

第七艦隊的主要目的不是協防台灣。後來通過解密方案發現第七艦隊主要的目的就是怕中國大陸參戰,怕中共去參戰。

那美國官方希望不要在中共去參戰的時候蔣介石或者是國民黨在東南沿海發動戰爭。」

記者:「魏先生,最後給我們講一下您怎麼看台灣沒有被解放的這個事情?」

魏京生:「韓戰對於台灣沒有被解放不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剛才孫教授還講到了實際上美國第七艦隊的介入反而是防止蔣介石、防止國民黨軍隊再反攻大陸。

所以,實際上當時的形勢正好是調過來的。共產黨再空軍和海軍發展起來之前,當時共產黨毛澤東他們這幫人自己也認為打台灣可能性不大。」

記者:「非常感謝魏金生先生和孫延軍教授。」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1026/182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