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巴基斯坦批評美國擊斃本.拉登突擊行動

本.拉登藏身的阿伯塔巴德院落示意圖
圖片來源: VOA

本.拉登藏身的阿伯塔巴德院落示意圖

巴基斯坦外長星期二嚴厲譴責美國在巴基斯坦城市阿伯塔巴德打死恐怖分子頭目本.拉登的行動。與此同時,對於有關巴基斯坦沒有積極打擊恐怖分子的指責,巴基斯坦總統予以否認。

在星期二的一份聲明中,巴基斯坦外長嚴厲批評美國擊斃本.拉登的的突擊行動。這份聲明說,這次行動是在伊斯蘭瑪巴德不知情或沒有授權的情況下進行的。聲明還說,巴基斯坦情報機構自2009年開始就與美國中央情報局以及「其他友好的情報機構」分享有關本.拉登在阿伯塔巴德住所的消息。

*扎爾達里為巴辯護*

華盛頓郵報星期二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里為他的政府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的表現進行辯護。文章說,儘管打死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登的行動不是美國和巴基斯坦聯合進行的,巴基斯坦幫助查明了基地組織的信使,他的行蹤使得美國情報官員找到了本.拉登的藏身之處。

*巴反對派:政府懼怕報復*

美國國會對巴基斯坦的批評越來越多,對於受到通緝的世界頭號恐怖分子為什麼能夠在阿伯塔巴德藏身而沒有引起注意,國會要求展開調查。阿伯塔巴德駐有大批軍隊,也是巴基斯坦的軍事學院所在地。

在巴基斯坦國內也出現質疑,就是對打死本.拉登的行動,政府都知道些什麼。反對派政治人物阿克塔爾說,扎爾達里政府保持沈默的原因是懼怕恐怖分子的報復。

他說:「我絕對不可能相信在我們的國家,有四架直升飛機能夠飛進來,並干擾我們的雷達,而我們毫不知情。然後歐巴馬總統致電我們的總統說,『非常感謝你,我們進來了,還打死了這麼多人』。事情不是這樣的。我們害怕的是後果,這是我們保持沉默的原因。這也是我們不願意詳細說明的原因。」

*美特使:拉登之死對美巴阿都有利*

許多巴基斯坦人對他們認為是一種侵犯他們主權的行為感到憤怒和難堪。突襲發生後,巴基斯坦各地的局勢緊張。星期二,美國重新開放其在伊斯蘭瑪巴德的使館和在喀拉蚩的領事館,但是白沙瓦和拉合爾市的領事館出於安全顧慮仍然關閉。

美國負責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事務的特使格羅斯曼先前在伊斯蘭瑪巴德,參加預定的美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間的三邊會談。格羅斯曼說,本.拉登之死對美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都有利。

他說:「與會的三個國家都致力於結束暴力的極端主義,三個國家都認為星期一本.拉登之死是阿富汗、巴基斯坦和美國的一個共同的成就。」

*巴基斯坦議員促美從阿富汗撤軍*

但是,現在本.拉登已經被打死,一些巴基斯坦人要求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他們說美國在阿富汗駐軍的目的已經消失。美國官員對這一建議不予理會,表示美軍將繼續留在阿富汗,協助阿富汗政府直到他們有能力打敗塔利班。但是巴基斯坦議會的一位議員汗堅稱,美國到了離開阿富汗的時候了。

他說:「美國已經達到目的,消滅本.拉登是美國為自己制訂的目標。在達到這個目標之後,現在是美軍離開阿富汗的時候了。美軍已經沒有理由留在阿富汗了。」

*扎爾達里:巴不會被嚇倒*

美軍領導的在阿富汗境內的軍事行動在巴基斯坦非常不受歡迎,特別是使用無人駕駛飛機發動襲擊,消滅在巴基斯坦邊境的激進分子。巴基斯坦有人擔心,恐怖分子將會因為本.拉登之死對巴基斯坦採取報復行動。

扎爾達里總統在他為華盛頓郵報撰寫的文章中提到,在本.拉登被打死後不久,塔利班對他及他的政府發出恐嚇。扎爾達里說,巴基斯坦將不會「被嚇倒」,並宣稱「反恐戰爭對巴基斯坦來說和對美國來說一樣重要。」

======================================

相關新聞:巴基斯坦告誡他國勿入其領土進行突襲

遭到美國部隊突襲的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藏身的院落
Reuters
遭到美國部隊突襲的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藏身的院落

巴基斯坦政府對美國發動襲擊,打死本.拉登的行動反應強烈,並警告說其他國家不要以為他們可以自由出入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外交部在星期二晚上公布的一份聲明中對華盛頓在伊斯蘭瑪巴德事先不知道或沒有授權的情況下,在巴基斯坦城市阿伯塔巴德展開軍事行動的方式表示「深切關注和保留」。它說,這次在巴基斯坦領土上「未經授權採取的單方面行動」不應當成為一個先例。

聲明還說,巴基斯坦情報機構自2009年以來就和美國中央情報局以及「其他友好情報機構」分享有關本.拉登在阿伯塔巴德住所的消息。

多年來,巴基斯坦說美國無人駕駛飛機對巴基斯坦靠近阿富汗邊境的部落地區的激進分子嫌疑人發射飛彈是侵犯它的主權,並對此提出無數次的抱怨。最近,巴基斯坦要求美國公布所有在該國的秘密工作人員的姓名。在這之前,一名伊斯蘭瑪巴德以前不知道的美國中情局合同雇員擊斃了兩名他說在拉合爾企圖搶劫他的巴基斯坦人,從而引起了一次外交風波。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美國之音中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504/203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