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吳庸:如何對待中共九十華誕?

中國共產黨九十華誕,大陸一片紅歌陣陣,最強音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連和尚、尼姑、道士、教徒也一本正經地「唱支山歌給黨聽」。統戰部門為顯示自己的業績,就把屬下的信教者趕上舞台,大唱特唱「舊社會的鞭子抽我身,母親只會淚淋淋。共產黨號召我鬧革命,奪過鞭子揍敵人!」信教者本是慈悲為本,如今卻仇恨滿懷,歌謳鬥爭。強迫信教者改變人性,改變素質,太缺德了!唱紅是由西南王薄熙來發起的,他的膽子更大,開唱曲目往往是《東方紅》,眾口一腔:「他是人民大救星……」餘音裊裊,繞樑不絕。現在紅潮北上,紅遍北京,薄熙來暗自慶幸,難怪有些人會來事兒,呼籲推他為中共總書記。十八大尚未揭幕,權力爭奪的鑼鼓已經敲響。

對待中共九十華誕的最佳方式莫過於回憶該黨走過的道路,了解中共如何實施其戰略、策略,這是認識中共的最有效方式。將近一個世紀的中共歷史,並不是所有中國人都非常清楚的。具體把握這個黨如何運籌帷幄,使出九九八十一種招式,才能對中共的「偉大光榮正確」有切實的體會。下面從三個方面略陳在歷史關鍵時刻,中共如何實施它的政治謀略。

(一)抗日戰爭爆發,這是關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1937年8月(離「七七」蘆溝橋事變發生僅一個月),中共在陝西洛川縣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抗日對策。毛澤東提出的方針是:「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警告全黨:「要冷靜,不要到前線去充當抗日英雄,要避開與日本的正面衝突,繞到日軍後方去打游擊,要想辦法擴充八路軍、建立抗日游擊根據地,要千方百計地積蓄和壯大我黨的武裝力量。對政府方面催促的開赴前線的命令,要以各種藉口予以推拖,只有在日軍大大殺傷國軍之後,我們才能坐收抗日成果,去奪取國民黨的政權。」他還說:「有的人認為我們應該多抗日,才愛國,但那愛的是蔣介石的國,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祖國是全世界共產黨人共同的祖國即蘇維埃(蘇聯)。」這些話說得赤裸裸,叫作假抗日、真利己,連自已的祖國也不承認,成了認賊作父的漢奸。他的洛川謬論有悖民族大義,無顏見諸陽光,因之所有毛的選集、文集、內部文件都不敢披露,這些講話至今只能秘密流傳。洛川會後,他以中央軍委主席身份,全力貫徹這項背叛民族利益的奪權方針。彭德懷發動的百團大戰雖然經他同意,事後卻大批特批彭德懷違背敵後游擊戰的規定,認為百團大戰暴露了中共部隊實力。抗戰八年,中共隱蔽地發展實力,部隊從1937年的3.2萬迅速增至1945年的上百萬,擴大約29倍;「解放區」增至19 片,管轄近億人口,約占全國人口1/5。如此實力為奪取國民黨政權打下雄厚基礎。

(二)八年抗日戰爭,中國軍民傷亡3500多萬,財產損失及戰爭消耗達5600餘億美元。抗戰勝利,中國贏得世界四強地位,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廢除了與美、英等國的不平均條約,蔣介石政權使中國站起來了!當時,國家元氣大傷,本該休養生息,和平建國,無奈中共領導集團武裝奪取國民黨政權的意志毫不動搖。在蔣介石一再邀請下,毛澤東雖然赴重慶進行國共談判,達成《雙十協定》,規定了「政治民主化、軍隊國家化及黨派平等」的原則,還簽署了《關於軍隊整編及統編中共部隊之基本方案》,但是,毛回到延安向幹部報告重慶談判情況時卻一口咬定:「人民的武裝,一枝槍、一粒子彈,都要保存,不能交出去。」中共的那些關於「軍隊國家化」的簽字,原來都是假的。毛去重慶談判,唯一的收穫是,他看穿蔣「搞民主沒雅量,搞專制沒膽量」,益發鼓起他反蔣奪權的野心。

(三)國共內戰,中共號稱殲滅蔣軍800萬,而中共1945年只有兵力百萬,顯然不足,翻一番至200萬,再增加是 300萬,兵源只有能從農民中挖掘。1947年頒布的土改政策,顯示了中共的全盤性謀略。政策決定:對地主實行肉身消滅,以激發貧困農民鬥志;對富農實行經濟消滅,以增加貧困農民分地、分財份額;對中農土地實行削平政策,以滿足貧困農民絕對平均主義要求。甚至刨墳頭、挖地財,這些喪盡天良的事都幹了。一切都打亂重分的土改政策,滿足的是農村懶漢、二流子願望,農村流氓無產者的氣焰由此陡張,他們正是毛澤東依賴的主要對象。於是,兵源有了,軍糧有了,為部隊運送給養的勞力也有了。毛澤東憑這些實力將國民黨政府趕出大陸,武裝奪權成功。

上述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時的毛共頭目所為清清楚楚表明,他們既無民族氣節,也無與政敵和解的意念,心目中牢牢刻印的只是一個「權」字。「文革」時流傳很廣的「權權權,命相連,奪權奪權奪大權」正是他們的心聲。林彪說,有了政權就有一切,喪失政權就喪失一切。這句箴言從側面印證了「權」的至關重要。明乎此,也就可以明白,中共黨綱所寫「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是一派地地道道的謊言。


(2011.6.30)

網友作品 賤黨偽業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新世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630/209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