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元中都」揭開一座都城的消失之謎

元中都復原圖
元中都宮殿復原圖

在河北省張北縣西北的饅頭營鄉有一座廢棄的古城,當地人稱它為白城子,傳說是遼代的牲畜交易市場——北羊城。然而,從1998年開始,考古工作者經過兩年多時間的探查和試掘之後,卻揭開了一個驚天的秘密,白城子竟然是消失了近700年的元中都。這一發現在史學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當年就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為此,國家文物局要求考古隊繼續發掘元中都,全面了解元中都的形制和規模,從而揭開中都的消失之謎。

2000年春天,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組成的元中都考古隊重返張北縣,在前兩年調查、試掘的基礎上,對元中都進行更深入的發掘。

考古隊經過兩年多時間的調查和勘探,雖然獲得了一些有價值的信息,但僅憑對一號大殿西北角的揭露,遠遠不足以說明問題,只是揭開了元中都的冰山一角。元中都當年究竟建成了什麼樣子?武宗海山為什麼要建立元中都?這些疑問成了史學界的一個謎,幾乎沒有人知曉。

據《元史》記載,大德十一年六月甲午,也就是公元1307年7月1日,武宗海山剛剛登上皇位十天,就下令「建行宮於旺兀察都之地,立宮闕為中都」。由此可知,當時最先修建的應該是宮殿。但宮殿究竟建成了什麼樣子,史書中沒有任何記載。

元中都自從元帝國滅亡以後,便從歷史的視野中消失了。作為一座都城,不僅它的建設情況記載不詳,就連它的毀滅竟然也沒有任何記載,這在中國歷史上十分罕見。這次發掘究竟能否有所收穫?考古隊充滿了期待。

宮城裡共有30餘處建築遺址,考古人員把位於中心最高、最大的一處遺址,命名為一號建築遺址。

一號遺址南北長120米,東西寬38米至59米,是一個亞腰形堆土台基,台基高出地面四五米,上面長滿了雜草。當考古隊鏟去雜草以後,台基上露出了許多排列有序的大坑,這些大坑裡還殘留了一些漢白玉石塊。考古隊推斷,這可能是大殿的柱礎坑,而那些漢白玉柱礎石已經被挖走,或者被破壞了。

據村民們反映,上世紀70年代,縣裡在附近修建水庫,把這些漢白玉柱礎和石條全部砸碎、挖走修了水庫。幸運的是,當年挖掘得不夠徹底,考古隊竟然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

在後殿部位,考古隊員發現了兩個漢白玉柱礎,雖然略有損壞,但大體形制基本完整。其中一件的覆盆還雕有寶狀蓮花,非常精美。柱礎直徑在1.05—1.2米之間。如果根據《營造法式》的記載推算,它上面的立柱直徑至少也在半米左右。由此可見,這些地面上的建築,當初是何等的氣勢恢弘、雄偉壯麗。

經過幾個月的發掘,元中都一號遺址被徹底揭露了出來,其規模之大令人驚嘆。

在30多厘米厚的表土層下,就是大殿的原始台基,台基上還殘存了許多漢白玉柱礎和鋪地方磚。特別是在台基中部的東西兩側和台基南部的東側,出入大殿的坡道都保存完好。坡道寬4米,上面鋪設有長方形草葉花紋磚和方形青磚,以及大量的建築構件和珍貴文物。

      元中都遺址出土的螭首

        元中都遺址出土的螭首

隨著發掘工作的深入,考古隊揭去了覆蓋在大殿基礎上的文化層以後,令人振奮的一幕出現了:在大殿台基的四周,出土了70多個漢白玉螭首,這是一個驚人的大發現。

在台基的四圍,有70多個漢白玉螭首,這些螭首,不是規規矩矩地擺在那裡,有的是翻轉過來,有的頭被砸斷。也有幾件完整的,但都不是原來的位置。

這些螭首橫七豎八地躺在那裡已經有幾個世紀了,從慘遭破壞的那一天起,就保持著這種狀態,它們見證了一個帝國的榮耀和恥辱。從螭首損毀的情況看,當時對元中都的破壞是十分徹底的。是什麼人對這座都城如此仇恨,考古隊暫時無法考證。

一號殿址還出土了大量的琉璃構件,有塑龍琉璃殘塊、浮雕牡丹花,還有筒瓦、瓦當、滴水、鳳鳥、仙人,以及大殿屋脊上華麗的裝飾殘件等,藝術造型寫實逼真,栩栩如生,表現了大元帝國工匠們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厚的造型藝術功底。

考古專家介紹:最重要的是這些琉璃構件的三個拐角都出來了,就是三出闕。三出闕,是指宮廷建築基座拐角處的形制,從拐角處向外經過三次縮折與牆體相連,顯得基座寬闊、厚重、穩固、霸氣,它代表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最高規格。

在元代,只有元大都的大明殿和城門採用了這種三出闕建築形制。但是,由於元大都已經被明故宮所覆蓋,並沒有發現實體的三出闕建築遺蹟,僅僅是根據文獻記載推測而已。那麼,在元中都一號遺址發現了這樣的建築結構,著實令考古人員興奮不已。因此考古隊推斷,這很可能就是元中都的中心大殿,類似北京故宮的太和殿,也就是皇帝處理政務,召見文武大臣的地方。

經過一年的發掘,一號遺址徹底地揭露了出來,發掘面積達 9000平方米。宮殿整體平面為「工」字型,台基分為上下兩層,總體高出地面約2.8米,周圍用青磚包砌。上層基面為宮殿的主體部分,下層基面為宮殿的迴廊部分,在台基的周圍一共有7條上殿通道。柱廊兩旁各有一條上殿通道,這兩條通道和宮城的東門和西門正對。在前殿的南側共有三條上殿通道,中間是御道,兩邊是文武大臣上殿的通道。

元中都工字大殿的發現,在中國考古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這對於研究中國宮廷建築的演變,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的融合,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為了更加直觀、形象、立體地認識元中都一號大殿的形制,了解元中都與中國歷代宮廷建築的傳承關係,考古隊委託中國社會科學院古建築研究所,根據元中都考古隊的發掘結果,結合元大都的《營造法式》,對元中都的一號大殿進行了復原。從復原的模型可以看出,元中都一號大殿遺址與元大都大明殿基本一致,也和北京現存的故宮太和殿相類似。

元中都的發現讓史學界著實為之驚嘆,原來在這茫茫的垻上草原,曾經存在過一個規模如此宏大的都城。這樣一座氣勢恢弘的都城,為什麼在中國歷史上記載不詳,以至於在近700年的歷史長河裡,關於元中都竟成了一個傳說。

    元武宗海山

     元武宗海山

元武宗海山,是元朝的第三任皇帝。當年他為什麼要在張北縣建一座都城?元中都究竟建成了什麼樣子?要搞清楚元中都的歷史之謎,還得從武宗海山登上皇位開始,去探求它的歷史真相。

公元1307年2月10日,元朝的第二任皇帝成宗鐵穆耳去世,由於成宗皇帝無子,他的兩個侄兒海山和愛育黎拔力八達,都有可能繼承皇位。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因身居帝國的權力中心——大都,在母親的支持下搶先宣布登基。而海山早在10年前就被成宗皇帝封為宗王,派到漠北鎮守帝國的北疆。那時,海山年僅17歲。在鎮守漠北的10年間,海山從一位少年成長為傑出的軍事將領,為保衛元帝國的疆土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當他聽說弟弟在大都搶先登上了皇位,自然是心中不服,於是海山統領三路大軍從漠北返回上都。迫於哥哥的軍事壓力,愛育黎拔力八達將皇位又拱手讓給了海山。

武宗海山奪取了皇位以後,為了避開大都和上都遺老遺少們的掣肘,以及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的勢力範圍,儘快樹立自己的權威,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肇建中都城。

此外,武宗海山17歲以宗王的身份鎮守漠北,時間長達10年。軍旅生涯和殘酷的戰爭,練就了他堅毅頑強、獨斷專行的性格。他崇尚武力,具有強烈的創業激情,對先祖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赫赫威名更是尊崇有加。據《皇帝尊號玉冊文》說:武宗由上都到達隆興,也就是今天的張北縣,「徘徊太祖龍旗九斿,剪金於斯,肇基帝業,為城中都。」意思是說,武宗海山到達隆興以後,在太祖成吉思汗龍旗飄過的地方徘徊,想到先祖在這裡以區區8萬精銳,大破金朝40萬大軍的歷史壯舉,他決定在這裡開始他的帝業,為此建城中都。

公元1307年7月1日,海山在上都開平城繼位,這位年僅27 歲的皇帝登基才10天,就下令修建中都城。為了完成這一宏偉藍圖,還專門成立了領導中都宮闕建設的行工部。公元1308年正月,武宗不顧垻上地區天寒地凍,命令樞密院急調18500名六衛親軍,開赴旺兀察都作為建都工役。同時,又從上都侍衛親軍中抽調3000人參與中都建設。除軍隊之外還有大量的工匠、民夫、義工,建造中都的隊伍無疑是相當龐大的,由此可見武宗建設中都的決心。

令人驚訝的是,從公元1307年7月1日到公元1308年7月23日,「旺兀察都行宮成」,從動議到行宮建成正好一年。而建設的大規模進行,顯然是從正月算起,歷時不過半年時間,工程速度之快,就是今天看來也同樣令人嘆服。

關於修建中都的情況,在史書中沒有記載。我們只能通過元代的監察御史張養浩撰寫的《時政書》中,窺測到當時的一些情形。他說:修建中都,調將闊兵,征罰徭役,大量的工匠死於非命,人民缺衣少食,憤怒之極也無處控告。那些監工們只知道拿著皮鞭抽打督促、偷匿公費,哪裡顧得上國家財政枯竭、民不聊生呢?

中都宮闕建成以後,武宗皇帝在公元1308年中秋節這一天,舉行了隆重的慶典儀式,並「以中都行宮成,賞官吏有勞者」。同時,著手建立了相應的行政管理機構——留守司。

留守司這個機構,只有都城才能建立。它是一個掌管都城宮闕、調度物資供應、負責禁宮安全的機構,它的設立象徵著國家權力中心的轉移。

元中都的創建,徹底改變了垻上地區的歷史地位,將有史以來中原王朝的北方疆界,變成了元帝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民族融合的中心,這是一次歷史性的跨越。它標誌著歷代中原王朝傾舉國之力修築的萬里長城,第一次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使草原文明與農業文明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大眾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1106/224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