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大陸娛樂 > 正文

揭秘《中國好聲音》背後三大貓膩

  貓膩一:《中國好聲音》力捧吳莫愁是為簽約賺錢。在浙江衛視的網站上用「破壞女王」來形容吳莫愁!達人鈞鈞想說,請不要隨意踐踏、貶低女王這個詞的含義!一個90後的女生,初出茅廬,混都沒混幾天,怎麼就能在江湖稱王?正是這個王的運用,透露出整個節目組炒作的心態。吳莫愁晉級根本沒有什麼好激動,金池你也沒有什麼好遺憾的。君不見蘇寧易購早早的就選用吳莫愁、李代沫、吉克雋逸等4個選手做代言了嗎?為啥名次還沒出就找這四個人代言?顯而易見,這是《好聲音》節目組力薦的唄!這說明,很早很早以前,《好聲音》早就決定要力捧吳莫愁、吉克雋逸。吳莫愁和金池比她的最大優勢是什麼?說實話她唱的也不如金池、長得也不如金池。她最大的優勢就是年輕!90後啊!簽了她我可以穩賺20年!金池啊金池,今年都快35了。還要結婚生孩子。簽了她能賺幾年錢還都不一定呢。這年頭哪有什麼公平的好聲音啊!好聲音的背後不都是錢嗎?不是都傳《好聲音》節目組15個人賺了8000萬嗎?錢都進了人家腰包了!咱還跟著傻樂呵啥呀!


  金池一票之差抱憾離開! 「好聲音」留在觀眾腦海

  貓膩二:庾澄慶力捧吳莫愁是為了歌壇還是為了自己?恕我直言,如果說以前的庾澄慶還是個歌手的話,現在的他根本就跟音樂半點關係沒有,他現在的身份就是節目主持人。而《好聲音》之所以請他做評審,也不是因為他的音樂成就,而是因為在這4個評審中,必須有一個人是懂電視懂綜藝節目的。那英接受媒體採訪中無疑爆料:你們不要小看哈林,節目剛開始錄的時候,我們三個都不知道該怎麼點評。整個錄製的節奏都是靠庾澄慶把握的,沒有他都不知道怎麼說。所以說,《好聲音》並不是沒有主持人,而是讓庾澄慶代替了華少。正是出於這樣的定位,個人覺得庾澄慶不是在選歌手,選好聲音,而是在博收視率,博眼球。試問,選手火不火跟他庾澄慶有屁關係?從這個角度上講庾澄慶是聰明的。吳莫愁就是他挖掘的,所謂吳莫愁的「破壞性」是他一手策劃導演並營銷推廣給各位電視觀眾的,這位 「產銷售後」一條龍服務的王牌主持讓我們再次領略了港台娛樂從業人員的造星本領。我之所以說這些,是我在想,在各種利益驅動下早就的這個吳莫愁能帶給歌壇什么正能量?不要忘了小孩子聽到她的歌聲都嚇哭了!

  貓膩三:媒體力捧好聲音是為了造話題。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微博上罵聲一片,被網友指責「鬼見愁」「你是壞姨」的吳莫愁在媒體投票環節居然先戰勝了絕世名伶王韻一,接著戰勝了靈魂歌者金池。我就搞不清了,一個90後的大學生她何德何能,讓這些高智商的媒體人把票都投給了她?是吳莫愁真的如同當年的宋祖英毛阿敏張惠妹那樣一張嘴就驚為天人嗎?當然不是!這些跟吳莫愁本人沒半點關係!而是很多媒體都在等待吳莫愁、李莫愁甚至xx莫愁的出現。這就是所謂的特點!回去好寫稿,好交差!在媒體的眼中希望每年都能出個李宇春、曾軼可、吳莫愁……他們回去聽他們的歌嗎?可能還真的不聽,他們可能喝著咖啡,聽著王韻一或者金池的歌聲,大寫特寫吳莫愁!華少在《酷我真聲音》裡說,他以為最後金池會勝,結果卻是吳莫愁,庾澄慶說了一句話徹底讓他服氣。他說:「在所有歌手裡,你都能聽到別人的影子,只有吳莫愁,她是具有破壞性的,全新的。」可達人鈞鈞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每個人去吃同一個食物,我們感受的味道都是一樣的,它都是「酸甜苦辣咸」,難道你非得造出一個奇葩來說你覺得甜的東西,她說是苦的?情感是永恆不變的共鳴,王菲是模仿鄧麗君走紅的,那英是模仿蘇芮走紅的。可她們共有一個特徵是能讓我們覺得好聽。可「鬼見愁」能帶給我們什麼呢?你們真的覺得吳莫愁可以走gaga的路線嗎?gaga是可以模仿的嗎?人家從多大就開始給各種大牌寫歌了?gaga自己的創意和導演才能又豈是誰想模仿就模仿的?一個越癢越騷越癢的奇葩就想改變歌壇了?你們真的會買她的專輯半夜製造《夜半歌聲》嗎?我懇請大家多寫點正能量,少一點製造話題的噱頭!最後一句,我不看好吳莫愁!她什麼時候買專輯我也不會聽!我不想被各種貓膩開涮!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新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1004/26288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