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美媒:《南周》公開抗議是對北京攤牌 要高層就改革表態

一些中國新聞從業人員罕見地公開對抗一名高級審查者,此前一家以尖銳報導聞名的南方報紙被迫將其呼籲政治改革的新年獻詞改寫對共產黨的頌歌。

周四,廣東省《南方周末》的60名記者因稿件在最後一刻被改而發表公開信,他們稱,對稿件的改動沒有得到編輯部同意。

周五,由該報35名前記者組成的另一批人更進一步,要求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震辭職,他們稱,庹震對稿件的改動負有個人責任。他們還表示,強大且可信的媒體對國家乃至執政黨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媒體失去公信力和影響力,請問,執政黨靠什麼來發聲?靠什麼說服人民?」他們在公開信中寫道。

中共機關報旗下的《環球時報》發文還擊,為政府辯護。該報社評稱,媒體無法脫離國家政治現實而單獨、浪漫地存在。這場口水戰已在中國人氣頗高的微博網站——新浪微博上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另一家顯然受到中國審查機構壓力的媒體是總部位於北京、支持改革的《炎黃春秋》雜誌。周五,在中國大陸已經無法訪問《炎黃春秋》的網站。該刊經常挑戰審查制度,近日發表新年獻詞提倡政治改革。

《炎黃春秋》副社長楊繼繩稱,周一,工信部在沒有給出任何理由的情況下,下令關停該雜誌的網站。周五,該刊工作人員發現網站已在中國被封。

近年來,中國媒體在某些類型的報導上越來越自由放任,比如對名人和體育明星的聳人聽聞的報導。然而,對政治問題的審查依然很嚴格(儘管政府官員通常聲稱不存在任何審查),這些限制日趨招致新聞採編人員和公眾的公開批評。

引發最新對峙的是周四《南方周末》的新年獻詞事件。該報每年發表的新年獻詞以大膽聞名,已成為受歡迎和具有影響力的傳統。

2013年新年獻詞的主題本來是憲政。原稿呼籲民主、自由和遵守憲法(提到1982年版憲法中有關司法獨立和法治的承諾)。中國的共產黨領導人一直因為懼怕其對權力的壟斷受到削弱而不願兌現那些諾言。

中國夢本應就是憲政夢,」原稿是這麼寫的,依據是網上廣為傳播的版本,並經作者、該報編輯之一戴志勇在電話採訪中證實。

這個版本後來受到淡化處理,作為該報紙與上級主管部門尋常審查流程的一部分,這個流程一部分是自我審查,一部分是與共產黨審查者磋商。《南方周末》的採編人員稱,之後,在發表前一晚,在一線記者和編輯不知情的情況下,該文遭到進一步淡化。

最後發表的版本稱,在中國的共產黨領導人的領導下,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近了。

新聞採編人員反對的,不僅僅是對文本的改動,還包括對標題和設計的修改。他們稱,在一段明顯是被審查者硬塞進報紙頭版的話里,出現了一個涉及中國民間歷史的重大錯誤:把4000年前的大禹治水故事說成2000年前。

周五,廣東省委宣傳部辦公室的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南方周末》前記者在要求庹震辭職的信中稱,他給廣東媒體業帶來了30年來最黑暗的時期,廣東向來擁有中國最大膽的媒體。

上海的獨立媒體觀察人士趙楚稱,這次干預並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北京的拍板。黨依然急於維護自己的統治,而《南方周末》這個中國媒體理想的標誌,已在黨控制輿論的努力中成為一個靶子。

北京外國語大學新聞學教授展江在自己的微博上寫到,黨對《南方周末》的明顯干預,與中共政府宣稱沒有新聞審查的言論相悖。

「這顯然是告訴國際社會,中國食言了,」他說。

周五,當外交部女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到這一問題時,她說她不了解事情的具體情況,但補充說,「中國不存在所謂新聞審查制度,中共政府依法保護新聞自由,也充分發揮了新聞媒體和公民的輿論監督作用。」

香港中國傳媒研究計劃(China Media Project)的研究員班志遠(David Bandurski)稱,中共政府通常通過指導來控制媒體,審查並不以紅墨水的形式進行,而是通過宣傳部門官員和編輯之間的磋商來完成。《南方周末》事件中的不尋常之處在於,宣傳官員明顯越權代行編輯之職。

「這種不告知編輯的干預行為,很嚴重,也很讓人擔心,」班志遠稱。

班志遠稱,判斷這是一起孤立事件還是顯示什麼趨勢還為時尚早,《南方周末》前記者的公開信就是向北京叫板,要求高層表態。

「這封信是在說,攤牌吧,告訴我們你們對於開放究竟採取什麼立場,」班志遠說。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106/276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