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近平政經一把抓加強集權

圖片:中國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上對中國經濟狀況做總結講話。(視頻截圖/YouTube)

中國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上對中國經濟狀況做總結講話。香港媒體報導觀察到,這打破了以往由國務院總理主管經濟,主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慣例,突顯中共的黨政權力集中的新格局。有專家分析,中共未來政治權力正在向集中在一人之手的方向演化。

以往,中國的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多由國務院總理主持,並對中國經濟的未來展望進行總結。香港《明報》星期五報導說,上周在北京閉幕的今年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卻打破了這個慣例,由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作會議總結。這再次強化了國家主席對經濟工作直接領導的趨勢。

報導引述中國大陸一些學者的觀點說,中國目前的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經濟改革已經難以單獨突破,而必須有全面的改革進行配合。因此,中央主要領導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對更好地解決經濟發展難題、推進經濟健康持續發展有利。

美國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就此表示,習近平上台之後,尤其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中共總書記獨掌中國黨政軍大權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習近平把黨政軍的大權,把內政和外交的大權,把經濟和非經濟事務的權力都集中在自己一個人身上。」

夏教授介紹說,世界現代政治制度有總統制和議會制兩種,前者是總統統管國家所有的行政大權,總統有選民選舉產生,行政權力受立法機關國會的制約,但總統權力不是由國會授權的,代表國家為美國和法國。議會制也被稱為內閣制,行政首長由國會的多數派掌握,行政機構由國會授權,代表國家如英國、德國和日本。

夏教授認為,以前共產黨專制體制中,行政首長委派更接近議會制或內閣制,實際最高權力完全掌握在共產黨手中。目前習近平正在向接近總統制的方向,對中國政體作出較大改變。

「反應在三中全會設置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和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現在有消息說,習近平不但會擔任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負責人,也會出掌改革領導小組。這樣一來就完全顛覆了中國國家憲法規定的體制。」

中國的網絡作家劉先生也持類似看法,他認為,共產黨專制體制後期,都會出現類似變化,原因是黨內派別太多,各種勢力和部門對最高掌權者的執政構成很大阻礙,因此要通過這種方法加強中央核心的權威和權力。

「如果掌權者比較強勢,他一定要想辦法收緊權力,會往總統制的方向走。」

在劉先生看來,在中國大陸,這種趨勢實際上從江澤民時代便已經開始。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之後,中國的國家主席一職,開始從以前的名義元首,逐漸演化成一個真正掌握實際權力的行政首腦,這種情況在習近平接班之後明顯加強。

「實際上江澤民後期已經有這種傾向,當時雖然受很多制約,但已經有權力逐步擴張的傾向。現在習近平更有條件,向一種接接近總統制的結構發展。」

夏明教授評論道,在中共十八大,各派權力鬥爭達成的妥協並不穩定,目前的一些變化可以看成是各派權力鬥爭的延續。習近平通過對經濟活動的直接管理,實際上削弱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實權。

「我覺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習近平在把李克強邊際化,這種邊際化,可能和黨內派別鬥爭有一定的關係。」

不過,香港《明報》引述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張希賢的話說,今年習近平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作總結,主要是今年的經濟工作很多超出了國務院管轄的範疇,需要中央統一部署。今後國務院工作主要在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方面,需要集中精力。

在中國的劉先生說,另一種看法是,習近平包攬集權的做法,實際上是對具體改革操作的保護。

「也有另一個說法,就是現在的改革都部分涉及到政治體制改革,黨內壓力很大。習近平想要把這些壓力放到自己頭上,幫助李克強和王岐山頂著,讓他們能夠做具體的改革操作。」

劉先生表示,中國改革步履維艱,中共高層認為,原因是各個利益團體各行其是,不願配合,因此希望加強中央權威以推動全面改革。但他認為,以集權的方式推動全面改革其實也有很大的危險性,尤其在中國社會缺乏普遍的改革目標和價值觀共識的時候,加強中央權威也有可能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石山的報導。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1221/358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