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人民幣大規模外升內貶 已成抽血機

作者:

近些年來,由於人民幣大幅度升值,出國購物越來越划算,中國人搶奢侈品如搶白菜。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央視在採訪路人時,有位小伙子就說人民幣對不起人民,他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

有媒體報導稱,2013年12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0969,在2005年7月21日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8.2765。截至去年年底,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35.7%。對於出國留學和旅遊購物的人來說,人民幣更值錢了。但對於更多沒有踏出國門的中國人,則沒有這種「賺」了的感受,體會到的卻是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8年來,國內很多商品的售價都已翻了幾倍。據統計,在人民幣升值的這段時間裡,國內CPI年均上漲3.1%,人民幣呈現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現象。

究竟這種困境是如何發生的?一切還要從2005年的匯改開始,美國藉口中國匯率非市場機制,頻頻向中國施壓,表面上他們主張要有彈性,所謂有彈性就是能夠升值,也能貶值,然而,事實證明所謂的市場波動機制只有升值,很少有貶值的機會。到了去年底,升值了35%還要多。很多人認為這樣可以減少流動性,事實證明不但沒有減少貨幣投放量,反而加速和加大了貨幣投放量的投放,外匯占款倒逼貨幣超發,這些負面效果,我們都沒有充分地考慮。

在這八年裡,股市發生過暴漲和暴跌,最高點達到了6000多點,之後又跌回到了1600點左右。中國房地產調控越調越漲,而且發生了幾次暴漲。在這八年裡,中國經濟總量超越日本成為第二大經濟國,貿易總額也在近日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貿易國。然而,這種躍升,有一個重要原因在起作用,就是人民幣這種外升內貶的效應。這種效用對中國傷害非常大,堪稱抽血機,也就是所謂「捧殺」策略,用紙幣的不確定性讓人圖虛名而遭實禍。

對於人民幣外升內貶的現象,有網站進行過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5%以上的人認為這種現象不好,原因在於,升值影響出口,助推國內通脹,還有很多負面效應,對個人的生活影響很大,例如,物價、房價、換匯都受到影響,而且很多人都預期,人民幣升值是長期趨勢,兌美元進入「5」時代很有可能。這裡已經不僅僅是預期的問題了,而是現實的抽血機制在起作用,長此以往雖能保持虛假繁榮或數字增長,但是,對百姓財富和實體企業摧殘無可估量。這些年出現諸多問題和經濟兩難,與人民幣外升內貶的機制密切相關。

首先,這種機制對民間財富進行敲骨吸髓式抽血,近日蘭紀平的測算是,以大米價格(2005年1.90元/斤,2008年3.30元/斤)為例計算得出:2013年100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相當於2005年的576元,8年時間縮水424元。不僅僅從數據上來說如此,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指責房地產出現財富效應,金融屬性高於居住屬性,然而,房地產「升值」,不過是人們為了避免外升內貶損失的一種投資。並不僅僅是因為中國房地產市場需求過旺或者供給過剩這一原因導致樓市價格一路攀升,而且更重要的是這種機制具有強制性。當一個人發現辛辛苦苦搞實業還不如炒樓炒地時,就會出現所謂的跟隨戰略,當大量的跟隨戰略者出現時,唯有一破了之才能遏制這種循環。

其次,這種機制對於中國實業和出口形成了重創。雖然說2013年中國貿易總額超過4萬億美元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貿易國,但是中國製造內在競爭力正在急劇削弱。據最新可用的數據顯示,去年前11個月中國製造業吸引的海外投資較上年同期下滑5.7%,至647億美元,2012年下滑了7.1%。大量的資本轉移至越南等新型市場,日本之所以這三十年來經濟一直處於緊縮狀態,一個重要的遭遇就是美國實施的貨幣戰爭。如今,美國故伎重演,人民幣也出現了大規模地外升內貶的效應,而且還有加速傾向:2013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已經累計41次創新高,上漲1984個基點,升值幅度幾乎是2012年的3倍,堪稱人民幣的「升值年」。再這樣的升值年過後,2014年如果再出現如此大規模的升值,大規模的貨幣超發,中國經濟的未來真真切切不容樂觀,這些是無法用數字式增長來掩飾的,更無法對中國經濟發展戰略提供良好的基礎,為了避免日本式衰退之路,是到了實施戰略大反擊的時候了。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116/364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