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大唐戰神薛仁貴單人殺入25萬大軍 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

薛仁貴(614—683年),唐朝名將,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名禮,字仁貴,以字行世。唐朝著名軍事將領。山西絳州龍門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創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諸方面在軍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勳。

同年10月,龐同善繼續進攻,在金山路上遇到高麗大軍10多萬人,被打的落荒回逃,高麗軍追的興起,薛仁貴率本部兵馬衝殺出來,將敵人大軍攔腰截斷,敵軍大亂,薛仁貴領兵奮力殺敵,此戰殺的昏天暗地,敵人數不剩數,最後薛仁貴大敗高麗軍,斬首五萬人。(注意啊,斬首多少人並不是敵人的總兵力,而指的只是斬殺的人數,並沒有算逃跑等的人數)唐軍乘勝攻占南蘇(今遼寧撫順東蘇子河與渾河交流處)、木底(今遼寧新賓西木奇鎮)、蒼岩(今吉林集安西境)3城,與泉男生部會合,贏得了金山之戰的勝利。高宗親筆寫詔書慰勞仁貴:「金山大陣,凶黨實繁。卿身先士卒,奮不顧命,左沖右擊,所向無敵,諸軍賈勇,致斯克捷。宜善建功業,全此令名也。」金山之戰是唐初年的罕見的大規模遭遇戰,是滅高句麗四大戰役最關鍵,最大的一次戰役,基本消滅高句麗精銳部隊,為徹底勝利奠定基礎,此戰由薛仁貴親自指揮,功不可沒。

同年的11月下旬,薛仁貴僅帶2000人的兵馬向前進軍,發兵扶餘城(今吉林四平),有的將領大力反對,認為人實在太少了,搞砸了不好收場但是薛仁貴說:「兵不在多,顧用之何如。」不在多少,就看你主將會不會用,歷史上能說出這樣「大話」的將軍也沒有幾個。兵貴神速,接著一場人類戰爭奇蹟又出現了。高麗派出數萬大軍快速出兵新城,想奪回主動權,這正好就應了薛仁貴的道了。當敵人行軍的時候根本無法想像唐軍居然會那麼快就打過來.時逢冬天,東北大地,白雪藹藹,薛仁貴2000玄甲騎兵全部著白衣。當他們發現敵人的時候,薛仁貴當機立斷,利用騎兵平原優勢,衝殺敵人。於是在白色的雪域平原上,正在行軍的高麗兵看見一大團白色飛沖而來,還以為是雪崩呢。薛仁貴指揮殺敵,用了7個時辰,不到15個小時的時間斬殺俘虜敵人萬餘,剩餘軍隊四散潰逃,這次戰役也要看出唐玄甲軍的戰鬥力恐怖之處,據考證這是最早利用保護色的戰役。

接著薛仁貴率領2000將士繼續前進,乾封三年(668),薛仁貴的部隊攻占堅固的扶餘城。之後高麗連續40多座城市直接向薛仁貴投降,薛仁貴聲名鵲起,威震遼海,神威四方,自此,高麗所最懼怕之人為薛仁貴。

就這樣薛仁貴大軍沿途破城抵達平壤城下,與從行軍大總管李績等諸路大軍會師平壤,大軍合圍,攻破平壤,薛仁貴親自接受高麗國王投降,根據史料記載,高麗國國王高藏在向薛仁貴投降簽字的時候,連抬頭看薛仁貴的勇氣都沒有,威懾力到了何種地步。真有張遼使江東小孩夜不敢哭的風采。自此,隋唐幾代帝王滅亡高麗的願望終於在高宗這裡得到了實現.如果仔細研讀過這段史料的話,大家會很清楚,高麗實為薛仁貴所滅,他起了關鍵和決定性的作用,而並非是李績。

可是呢,後世史書上卻把征東的大功勞給了李績。薛仁貴在滅高麗四大戰役,新城、金山、扶餘、平壤中的金山和扶餘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其中消滅有生兵力最多的金山之戰,和破城最多的扶餘之戰幾乎由薛仁貴獨立打勝的,同時他也參加了大部隊都參加的平壤戰役,並且救援了新城,沒有讓李績的錯誤導致戰局的崩盤,所以滅高麗的關鍵性人物是薛仁貴。後世百姓也著寫《薛仁貴征東》以紀念這位英雄人物。

高麗楊廣3次征討,唐太宗再次次征討均告失敗,雖說薛仁貴時期,高麗內部有政治分裂。但是薛仁貴能滅,可見其實力。

之後,高宗命薛仁貴率兵留守平壤,並授薛仁貴為右威衛大將軍,封平陽郡公,兼檢校安東都護。薛仁貴受命後,移治平壤新城。他任安東都護期間,做為地方長官,表現出了傑出的政治才能,立即投身於恢復和平,恢復生產,醫治戰爭創傷的工作中。史書說他這時撫養孤兒,贍養老人,治理盜賊,提拔任用高麗的人才,表彰獎勵品德高尚、行為優異的百姓,一時間高麗人都非常喜悅,忘記了亡國之痛。(史書原文為「撫孤存老,檢制盜賊,隨才任職,褒崇節義,高麗士眾皆欣然忘亡。」)

從這裡看出可以使人忘記亡國之痛,可見薛仁貴的政治才能是非常出眾的,同樣他又當上了看門將軍,不過是中國東大門的看門將軍,也應了守天下之門這一說。總章二年(669)薛仁貴編撰《周易新本注義》這是世界第一部辨證法理論的軍事著作,軍事價值很高,很了不起.這時期是薛仁貴最風光的時期,是他人生的頂點,但是人會有低潮的時候,隨後薛仁貴進入自己人生的最低點。

人生總有低落時,花甲飲恨青海湖 要說薛仁貴一生中唯一的敗仗,那就是青海大非川之敗了,有的只知道薛仁貴簡單事跡的人,看見薛仁貴的評論總會說,唐朝初年薛仁貴青海大非川大敗,是唐初最大的敗績,導致丟失安西四鎮等重大損失,我只能說我很無奈,當不了解一件事情的真實情況的時候,請不要妄加評論。

吐蕃進軍西域,薛仁貴已經56歲了,只要稍稍仔細了解就可以知道薛仁貴的在這場戰爭中的計謀。唐書中有這樣的一句話「烏海險遠,車行艱澀,若引輜重,將失事機,破賊即回,又煩轉運。彼多瘴氣,無宜久留。大非嶺上足堪置柵,可留二萬人作兩柵,輜重等並留柵內,吾等輕銳倍道,掩其未整,即撲滅之矣。」這是主帥薛仁貴同副將郭待封之間的一段對話,意思就是烏海路途遠而且險要,車很難行動,如果帶著輜重走的話,就把破敵的機會給延誤了,我們打敗敵人就班師回朝,如果再把輜重從遠處來回搬運很麻煩。這地方瘴氣很濃,大部隊不留太久,這地方的地形正好適合安營紮寨,給你2萬人留在這裡看輜重糧草,我帶兵快進破敵人。注意這句話「破賊即回,又煩轉運」,滅完敵人就班師回朝了,運送輜重很麻煩,薛仁貴為什麼要說這句話?難道吐蕃軍會立刻主動來找他?就地與唐軍結束戰鬥?那薛仁貴為什麼要輕裝前進去找吐蕃軍?這不又走遠了,況且這是大仗,不是消滅一萬人可以解決問題的,為什麼呢?這就是薛仁貴的計謀了--拋磚引玉,他前進到烏海乾掉吐蕃一萬來人,他算得出吐蕃一定會判定唐軍這樣的速度攻擊,一定是輕裝部隊,而糧草肯定是放在後方了,吐蕃一定會馬上集中兵力去找唐軍的糧草,因此他的軍隊集結會倉促,後魏元忠彈劾薛仁貴的一句話也證明了這點「彼吐蕃蟻結蜂聚,本非勍敵,薛仁貴、郭待封受閫外之寄,奉命專征,不能激勵熊羆,乘機掃撲。」而且這是吐蕃和土谷渾的聯軍,而他到達郭待封的防守的地方的時候,郭待封是據險而防守,以益待勞,用2萬軍隊守城當住20萬倉促集結的軍隊,阻擋他一段時間沒問題,這時候薛仁貴再殺回來,薛仁貴的軍隊是乘勝而回,鼓勵他的將士,是去救兄弟,而且是救糧食去了,等到薛仁貴回,吐蕃那是疲憊之師,薛仁貴從後面出現,郭待封再出來,這是前後夾擊,10萬軍隊就可以大破吐蕃20萬,這就是為什麼他說運送輜重麻煩,因為他想的就是把吐蕃軍勾引出來,然後就地全部解決,薛仁貴之前可用2000人幹掉好幾萬人過,這是多麼周密的計謀啊,兵法曰「軍馬未動,糧草先行」有人問了,薛仁貴這不是犯兵家大忌嗎?恩,他就犯了,真正的藝術型軍事指揮家是因地制宜的使用計謀的,書是死的,人是活的,只會按部就班的將軍打不出漂亮仗。咱開國大將陳庚還使用過兩次埋伏的計謀,這不也是兵家大忌嗎?可是人家是大勝.可見薛仁貴的計謀到的何等地步。按照安排,吐蕃基本就栽在這裡了,可是因為一個人,這一切都成設想了。

那個人就是薛仁貴的副將,名將郭孝恪的二兒子,郭待封,也就是給薛仁貴看糧草的那個,那郭待封是名門之後,並且出征前官位甚至和這個農民出身的薛仁貴一樣高,憑什麼當他的副將啊,所以書上就寫了「多違節度」,總違反命令。按照開始的計劃實施,薛仁貴先打到烏海,勝利了,砍死一萬來人。這下一步就完蛋了,郭待封沒聽薛仁貴的,繼續帶著糧草前進,薛仁貴知道這事情以後差不多就預感要完了,他再帶部隊回去接郭待封,在平地上讓敵人的優勢兵力給包圍了,那就徹底完了,他下令讓郭待封快點走,郭待封也沒急行軍。等快到了烏海了,還沒碰上薛仁貴呢,人家吐蕃的20萬軍隊真出來了,郭待封這小子把糧草輜重全丟了。薛仁貴聽到這個,也就知道基本完蛋了。然後吐蕃糾集60萬軍隊和薛仁貴這支7萬人無糧食的軍隊決戰,還是歸於薛仁貴能打啊,才能保下一些軍隊,吐蕃應該也損失很多,否則他完全可以殺了薛仁貴,為什麼不殺呢,他被薛仁貴這種氣勢給震住了,他們想像的到,這次他們利用了唐軍將帥不和的矛盾,取得了勝利,但是如果再來一個薛仁貴,他們就受不了了,可以後世唐朝再鮮有薛仁貴這樣的人物了。這次戰爭並沒有全軍覆沒,且《舊唐書》上也沒有記載,只是宋的《新唐書》和《資治通鑑》寫了,但是議和罷兵和全軍覆沒明顯矛盾,舊唐書的記載應該是真的。本來這場戰爭完全可以壓制住吐蕃,估計也不會發生92年之後長安被攻破的慘景了。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互動百科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212/371621.html